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21篇 |
免费 | 12382篇 |
国内免费 | 1655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9159篇 |
晶体学 | 2601篇 |
力学 | 5074篇 |
综合类 | 2296篇 |
数学 | 9328篇 |
物理学 | 292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13篇 |
2024年 | 1153篇 |
2023年 | 1315篇 |
2022年 | 2281篇 |
2021年 | 2219篇 |
2020年 | 2244篇 |
2019年 | 2158篇 |
2018年 | 2025篇 |
2017年 | 2716篇 |
2016年 | 1935篇 |
2015年 | 2814篇 |
2014年 | 3512篇 |
2013年 | 4509篇 |
2012年 | 4304篇 |
2011年 | 4680篇 |
2010年 | 4684篇 |
2009年 | 4955篇 |
2008年 | 5458篇 |
2007年 | 4930篇 |
2006年 | 4885篇 |
2005年 | 4092篇 |
2004年 | 3152篇 |
2003年 | 2320篇 |
2002年 | 2224篇 |
2001年 | 2336篇 |
2000年 | 2446篇 |
1999年 | 1445篇 |
1998年 | 739篇 |
1997年 | 571篇 |
1996年 | 546篇 |
1995年 | 498篇 |
1994年 | 515篇 |
1993年 | 478篇 |
1992年 | 489篇 |
1991年 | 316篇 |
1990年 | 293篇 |
1989年 | 320篇 |
1988年 | 291篇 |
1987年 | 234篇 |
1986年 | 214篇 |
1985年 | 150篇 |
1984年 | 152篇 |
1983年 | 134篇 |
1982年 | 103篇 |
1981年 | 84篇 |
1980年 | 77篇 |
1979年 | 89篇 |
1978年 | 23篇 |
1965年 | 38篇 |
1959年 | 2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半导体中的自旋弛豫--从体材料到量子阱、量子线、量子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半导体中的自旋弛豫过程给出一个简要的回顾,介绍了半导体材料从体材料到量子阱、量子线、量子点不同维数的结构中各种自旋弛豫过程,主要关注了自旋去相位和相干控制。对于不同材料中的各种弛豫机制,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能够在实验上以一种可以控制的方式来改变可调参数从而达到控制自旋弛豫过程。这些参数主要有电场、磁场、温度、应变、有效g因子等等。本文的组织上,首先介绍研究前景,第1部分简要介绍了自旋弛豫的四种机制。第2部分按照维数的不同将半导体中自旋弛豫分为3个部分:体材料、量子阱、量子线、量子点,在每一部分中又基本上按照电子、空穴、激子的顺序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对于不同的载流子,考虑了自旋弛豫对可调参数的依赖关系。这些结果要么试图解释了已有的实验结果,要么从理论上给出预言从而给实验指明了方向,为室温下可以使用的自旋电子学器件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固态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铺平了道路。最后简单地给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2.
以TTA为配体合成了新的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0.5Eu0.5(TTA)3Dipy,通过与PVK的掺杂,制备了以PVK:Tb0.5Eu0.5(TTA)3 Dipy为发光层的结构为:ITO/PVK:Tb0.5Eu0.5(TTA)3Dipy/BCP/Al的发光器件,在直流电压的驱动下,发现了铕在612 nm处的特征发射,和PVK在410 nm处的发光.此外,还观察到了位于490 nm处的新的发光峰,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新的发光来自于稀土配合物的配体和BCP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电致激基复合物.用PBD代替了BCP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VK:Tb0.5Eu0.5(TTA)3DiPy/PBD/Al的发光器件,得到了纯的红色发光. 相似文献
123.
Self-Organization of Topology and Weight Dynamics on Networks from Merging and Regen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We propose a model of weighted networks in which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is coupled with weight dynamics. Based on a simple merging and regeneration process, the model gives powel-law distributions of degree, strength and weight, as observed in many real network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in our model, the nontrivial degree-strength correlation can be reproduced and in agreement with empirical data. Moreover, the size-growing evolution model is also presented to meet the properties of real-world systems. 相似文献
124.
We present a four-state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two-photon absorption of multi-branched molecules by using the time-depended function method,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o-photo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has a strong enhancement for three-branch molecules compared to two-branch structures, The maximal two-photon-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is 2.358 × 10^-47 cm^4s/phot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ge-transfer process for the charge-transfer states is visualized in order to explain mechanism about the maximal TPA cross section. 相似文献
125.
Simulation of Helium Behaviour in Titanium Crystals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behaviour of helium in Ti crystals at 300 K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molecular dynamics. The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s of He-Ti interaction on the aggregation of helium atoms in the substrate. When a Born-Mayer potentia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He-Ti interaction, the He atoms are unable to cluster with each other due to the weak bridge barrier that cannot trap the helium atoms, Whereas using a He-Ti potential that is constructed by fitting the ab initio pairwise He-Ti potential, the clustering of He atoms can be observ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itable He-Ti potenti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He clusters in metals. Moreover, it is noted that the shape of the formed He cluster is irregular, and the produced defect prefers to congregating on one side of the He cluster rather than spreading symmetrically around it.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129.
简要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磁学研究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浪潮之时,科技人员纷纷走上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建立于1985年的中国科学院三环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代表,同时好也是我国现代磁学研究结出的一颗硕果。 相似文献
130.
1+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气膜冷却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 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设计了冷却方案,在高压动叶前缘滞止线,压力面和吸力面分别开设了冷却孔,并对冷却方案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为了研究变工况下,高压动叶气膜冷却性能,对三种典型的工况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转速对高压动叶前缘冷却效果的影响,以及吹风比对高压动叶前缘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给出了前缘、压力面、吸力面冷气射流的流动特征;分析了冷气喷射对高压动叶型面马赫数,型面压力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高压动叶吸力面后部70%轴向弦长处冷气喷射对高压动叶通道内波系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