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684篇
化学   1355篇
晶体学   75篇
力学   179篇
综合类   144篇
数学   295篇
物理学   87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在编码器动态特性检测中,角度基准的快速反应和精度直接影响着动态特性检测装置的准确性。为实现角度基准的快速响应,提高基准编码器的测角精度,本文设计了高精度快速细分角度基准编码器。首先,通过对目前角度基准不足对编码器动态特性检测影响的分析,得出动态检测精度主要受基准编码器的数据处理延时影响。其次,通过对基准编码器结构、细分电路、处理电路等的设计,完成了23位高实时性角度基准编码器的制作。最后,为提高检测精度,利用RBF神经网络对角度基准进行误差补偿。所设计的角度基准编码器分辨率达到0.15",并且可以在10 r/s速度时,保证逐分辨率输出。经过测量,补偿前基准编码器的精度为1.30",补偿后的基准编码器误差峰峰值不超过2.5",精度优于0.6"。高精度、高实时性角度基准编码器的研制,提高了编码器动态特性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为研究编码器动态特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采用顶部籽晶溶液法生长Mn Te Mo O6晶体,研究了在不同配比生长溶液中Mn Te Mo O6晶体的实际生长形态,模拟计算了Mn Te Mo O6晶体的理想生长形态,探讨了生长溶液配比对晶体形态的影响,选择的3种生长溶液中Mn Te Mo O6∶Te O2∶Mo O3摩尔比分别为1∶2∶2、1∶3∶2和1∶3∶3。结果表明,在3种配比的生长溶液中Mn Te Mo O6晶体的(110)面具有最大的面网密度和最小的生长速率;生长溶液中Te O2和Mo O3的含量和比例影响了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生长速率,从而影响到Mn Te Mo O6晶体的实际生长形态。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水产品中甲基睾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平行蒸发仪浓缩,甲醇溶液溶解残留物,HLB柱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甲基睾酮质量浓度在0.02~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添加水平在10.0,20.0,50.0μg/kg时加标平均回收率在72.8%~93.2%,RSD≤8.5%。方法适用于水产冻品中甲基睾酮残留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4.
研究甲氨蝶呤(MTX)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MTX与溶菌酶(LYSO)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在pH 4.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石墨烯修饰电极对MTX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氧化峰电流相对于在裸玻碳电极上增加了5倍。线性范围为0.05~3.0μmol/L,检出限(S/N=3)为0.02μmol/L。对0.8μmol/L的MTX11次平行测定,RSD为3.5%。当LYSO加入MTX溶液后,其峰电流降低。紫外光谱有红移增色效应。MTX与LYSO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4.9×105L/mol。方法可用于MTX片药物的检测及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5.
选取“维生素C”这一生活中常见的还原性物质,面向已经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展项目教学活动。通过提出项目问题、师生共同拆解项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和子任务、学生实施子任务研究等项目教学环节,在形成相应子任务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从氧化性和还原性视角认识化学物质性质的认识角度,建立基于物质性质定量分析目标物质含量的实验思路和思维框架,提升学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功能和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6.
建立了用硫酸分离-火试金重量法测定碲化铜中的金和银含量的方法。用硫酸溶解碲化铜样品,过滤,除去铜和碲,得到含金、银的沉淀物,沉淀物经灰化、配料、高温熔融制得铅扣。将铅扣灰吹,得到金银合粒,用硝酸溶解分离金,用重量法测定金含量。用金银合粒的质量扣除金粒的质量和分金液、洗液中杂质的质量即为银含量。采用灰皿、残渣熔融法补正,或用含碲、铜物料做基体加入纯金、纯银同试样方法测定,根据金、银的回收率加以补正,从而得到试样中的碲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浓硫酸的加入量为30 mL,残余量应不少于15 mL。火试金中硅酸度为1左右,试样进炉温度以900℃为宜。该方法金、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3%~1.97%,0.28%~1.27%(n=9)。金的回收率为98.5%~100.2%,银的回收率为95.5%~101.4%。该法满足生产控制检测和贸易结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应用控制结晶法从溶液相制备球形FePO4.xH2O,再高温烧结得到FePO4前驱体,最后用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高密度L iFePO4/C.由XRD和SEM表征该材料的结构、形貌,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8.
对于空间环境中近乎无碰撞的等离子体,可采用Vlasov方程进行理论描述,基于Vlasov方程,讨论了等离子体湍流能量传输和耗散的过程:由亚格子应力引起的尺度间的能量传输,电场做功,压强张量做功(压强张量与速度梯度张量的相互作用).通过混合Vlasov-Maxwell(HVM)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了能量传输通道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9.
pH值对亚甲基蓝/β-环糊精包合常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亚甲基蓝/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平衡常数(简称包合常数K)。并探讨了包合物溶液放置时间、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溶液pH值对包合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蓝/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结比为1∶1,溶液放置时间和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不影响亚甲基蓝/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溶液pH对包合常数有较大的影响,pH=3~10时包合常数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包合常数在pH=7时为1×104L/mo。l  相似文献   
110.
植物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是评价土壤质量及健康的重要指标。为满足测定大批量生态地球化学植物样品中多金属元素分析要求,建立了交互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植物样品中7种痕量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讨论了ICP-MS的STD、KED(He)、交互模式3种方法测定植物样品中7种金属元素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工作曲线法配制Hg标准溶液,更改82Se在线校正方程系数为1.83,在ICP-MS的交互模式下测定植物样品中82Se、63Cu、60Ni、66Zn、111Cd、75As、202Hg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克服了植物样品中Se和Hg元素测定的难题。基于所建方法各元素校准曲线系数>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 4~0.08 mg/kg,加标回收率在96.2%~107%,测定GBW10010a(大米)、GBW10012(玉米)、GBW10021(豆角)3种标准物质,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相对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