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551篇
化学   1189篇
晶体学   68篇
力学   160篇
综合类   81篇
数学   285篇
物理学   69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The spectral evolution of th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of 4-tert-butylbenzylmer-captan(4-tBBM)on gold nanopanlcles assembly under laser irradiation is reported.The reIative intensities of typical peaks in the spectrum of 4-tBBM gradually change with irradiation time.Comparison of the rate of spectral changes under sever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dicates that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induced heat in the gold nanoparticles assembly is the origin of the spectraI evolution.During the process of self-assembly,4-tBBM molecules do not form a compact ordered monolayer because of the spatial hindrance of the 4-tert-butyl end group.The heat induced by laser irradiation drives the 4-tBBM molecules to rearrange to a more stable 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32.
一些新型呋咱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 将其纯化得到脱氢松香酸, 然后经甲酯化、溴代、硝化、成环等步骤, 合成了三个新型脱氢松香酸甲酯呋咱的衍生物12,13-氧化呋咱脱异丙基脱氢松香酸甲酯、12,13-呋咱脱异丙基脱氢松香酸甲酯、12-溴-13,14-氧化呋咱脱异丙基脱氢松香酸甲酯. 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3.
碳纳米管在接枝二元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酰氯化,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己二胺. 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表征. 结果表明, 经过酰氯活化, 己二胺比较容易被接枝到碳纳米管上. 而且还发现碳纳米管在酸化后形成紧密块状结构, 在接枝胺后重新变得蓬松, 其表观比容甚至大于原始碳纳米管. 从理论上分析了碳纳米管的反应过程, 对碳纳米管在接枝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机理进行推测, 认为通过接枝, 己二胺插入碳纳米管之间, 改变了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酸化后因形成氢键而导致的紧密堆砌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34.
姚加  汪青  童达君  李浩然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0):1612-1616
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乙二醇-嵌段-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EG-b-PDMAEMA)三种具有不同PEG/PDMAEMA嵌段比的PEG-b-PDMAEMA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两嵌段比例是影响聚合物胶束化过程的关键因素: 只有当其中聚乙二醇含量较低(质量分数低于33%)时, 聚合物才具有其pH/温度敏感胶束化特性. 此外, 共聚物溶液随温度胶束化过程与共聚物嵌段比大小密切相关. PEG-b-PDMAEMA这种不同于传统双亲性嵌段共聚物(DHBCs)在选择性溶剂中独特的胶束化行为, 是由聚合物溶液体系中各种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决定的.  相似文献   
35.
枸杞多糖对白血病细胞作用热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枸杞多糖对小鼠白血病细胞L1210代谢作用的热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对L1210细胞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枸杞在防治肿瘤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36.
Ammonium magnesium phosphate monohydrate NH4MgPO4·H2O was prepared via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FT-IR and SEM. Thermochem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by an isoperibol solution calorimeter, non-isothermal measurement was used in a multivariate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kinetic reaction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lar enthalpy of reaction above is (28.795 ± 0.182) kJ/mol (298.15 K), and the standard molar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the title complex is (-2185.43 ± 13.80) kJ/mol (298.15 K). Kinetic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econd decomposition of NH4MgPO4·H2O acts as a double-step reaction: an nth-order reaction (Fn) with n=4.28, E1=147.35 kJ/mol, A1=3.63×10^13 s^-1 is followed by a second-order reaction (F2) with E2=212.71 kJ/mol, A2= 1.82 × 10^18 s^-1.  相似文献   
37.
采用了研磨后超声和离心分离方法制备了二硫化钼纳米片,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离心速度分离的二硫化钼纳米片进行了表征。使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在磺胺甲恶唑溶液中对二硫化钼纳米片修饰的玻碳电极进行了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显示,磺胺甲恶唑在二硫化钼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图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其峰电流值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是扩散控制过程。DPV扫描结果显示,磺胺甲恶唑的峰电流与其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研磨超声方法制备出的二硫化钼纳米片层材料在电极上能够加速电子的转移和传输,从而有效提高峰电流值,为进一步研制准确测定磺胺甲恶唑电化学传感器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材料和电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8.
乐学义  童明良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10):1023-1027
The complex [Cu(L-met)(phen)(H2O)]NO3·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ivity, spectroscopic and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where phen=1,10-phenanthroline and L-met=L-methioninate group. The complex crystallized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 with a=12.053(2)?, b=6.886(1)?, c=13.385(3)?, β=113.59(3)°, V=1018.1(3)?3, Z=2,Dc=1.598g·cm-3, μ=1.223mm-1, F(000)=506, R1=0.0306, and wR2=0.0742. The copper(Ⅱ) atom is ligated in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geometry by two nitrogen atoms of one phen and the amino nitrogen atom , one carboxylate oxygen atom of L-met in the base plane, and an aqua at the apical position. A one-dimensional chain configuration formed by the hydrogen-bonding and weak Cu-O (the uncoordinated carboxyl oxygen atom)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neighboring [Cu(L-met)(phen)(H2O)]+ cations. CCDC: 183368.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聚丙烯基体的熔体粘度(以熔体流动速率表征)、增韧剂POE的粘度(以门尼粘度表征)、增韧剂POE的含量等因素对聚丙烯复合材料熔接痕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基体/增韧剂的粘度比越小,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熔接痕强度越高,即聚丙烯粘度越小、增韧剂粘度越大,整个复合材料的熔接痕强度越高;增韧剂POE的含量越大复合材料的熔接痕强度越小。  相似文献   
40.
多孔活性金属材料因为内部存在大量的孔隙,大大地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其在空气中的燃烧较为猛烈,燃烧温度迅速上升。其燃烧过程属于固体燃烧的范畴,较为复杂。以镁为例,通过建立燃烧模型,来研究多孔活性金属的光谱辐射特性。首先,建立氧气总消耗量与活性金属剩余质量的关系,研究氧气在活性金属孔隙内的扩散浓度关系,通过求解活性金属热平衡方程得到活性金属燃烧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进而得到活性金属的峰值光谱辐射强度表达式;然后,将模型计算的仿真结果与红外热像仪测得的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误差在了10%以内;最后,通过建立的燃烧模型来研究活性金属燃烧规律以及其光谱辐射特性,解决了高空、高速下的活性金属光谱辐射强度难以实验获得的问题,大大减小了实验成本与时间。分别对比不同时间活性金属箔片在1~3,3~5以及8~12 μm波段下的辐射强度,得出活性金属燃烧时的辐射强度主要集中在3~5 μm波段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自燃金属最大燃烧温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下降,随气流速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速度为30 m·s-1时,温度达到最大;自燃金属的光谱辐射强度在2~6 μm波段达到最大。该模型也可以用来研究其他活性金属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