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525篇
化学   1036篇
晶体学   47篇
力学   122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223篇
物理学   56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两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在中性抄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考察两性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阳离子合成的具有功能化、网络化的多元变性淀粉对纸张的增强效果,采用废纸浆为原料,在中性抄纸条件下,对该多元变性淀粉的增强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性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AS-g-PAM)及其阳离子化的衍生物(AS-g-CPAM)比两性淀粉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尤其可大幅度提高纸张的环压强度。与两性淀粉比较,用量为0.5%AS-g-PAM和AS-g-CPAM可分别提高环压指数22%和45%以上,对纸张的抗张指数、耐破度等也比使用两性淀粉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AS-g-CPAM在0.05%的低用量时,仍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62.
酯类化合物是酒类产品的主要香味成分,也是化妆品、饮料、食品中主要呈香物质,故对其水解行为的研究对揭示影响酯水解反应因素及提高和稳定上述产品质量,特别是解决酒类产品低度化过程中存在的质量下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1]。对酯水解反应的研究前人作了大量的工作:Bender与Ma  相似文献   
63.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行为的环状多烯类分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童辉  董永强  唐本忠 《发光学报》2006,27(3):281-284
研究了ΔH-pyrans,fulvenes,siloles等环状多烯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染料在溶液,固态及薄层层析板上的荧光发射行为.与大多数传统的荧光染料小分子不同,这些多烯类荧光染料分子在稀溶液中基本没有荧光,而在聚集态下呈现非常明亮的荧光发射,同时伴随着荧光量子效率的大幅提高(聚集诱导发光).它们在薄层层析板上也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射.但当薄层层析板暴露于有机溶剂气氛下,荧光消失,离开有机溶剂气氛,荧光恢复,这一可逆过程并可多次重复.在固体状态,它们的荧光发射与聚集态结构密切相关.通过从无定型态到结晶态以及从一种结晶态到另一种结晶态的变化,可以有效的调节它们的固体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64.
干宁  魏丹毅  王志颖  童爽 《光谱实验室》2006,23(6):1163-1165
研究了Nd-四甘醇醛缩苯丙氨酸Schiff碱配合物(NdL)与天然和变性DNA的相互作用.在DNA存在下,测定了NdL的紫外吸收光谱(UV)和荧光激发光谱(FL).利用紫外滴定法,测定了NdL与DNA的结合常数.在20mmol/L Tris-HCl缓冲溶液(pH=7.0),Nd-四甘醇醛缩苯丙氨酸Schiff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常数为4.11×103L/mol,化合物本身的UV和FL峰强度减小.NdL与DNA的作用模式为"静电引力".  相似文献   
65.
在碱性条件下,以混合模板剂pH调节水热合成了掺入铈的介孔分子筛Ce-MCM-48,并采用XRD,DRUV-Vis(紫外-可见漫反射),FTIR,XRF结合BET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所合成的掺铈介孔材料仍保持立方介孔的有序结构,同时适量的铈的掺入和pH调节使分子筛的有序性及吸附性能得到改善,晶胞参数增大,孔径更均一,孔壁增厚。从而可推出Ce-MCM-48的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催化活性及择形选择性可得到提高。掺入的铈以四配位状态高度分散在介孔的有序结构当中。红外光谱表明不同量的铈的掺入对骨架硅的各种振动扰动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6.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幅度检测方法易受噪声干扰,灵敏度差,信噪比和精度低,且受调制光源的影响较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相位检波的光寻址电位传感器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输出光电流信号分别与两路正交信号相乘,通过低通滤波提取直流分量并相除,即可得到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相位信息.与已有的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相位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算法复杂度低、实时性高的优点.实验研究了调制光源光强对光寻址电位传感器幅度检测和相位检测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传统幅度检测方法与正交相位检波检测方法对pH检测的灵敏度、线性度及信噪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幅度检测方法,调制光源光强对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相位检测影响更小,在频率为10 kHz,pH的范围为1.68~10.01的情况下,相位检测方法比幅度检测方法测得的灵敏度增加了7 mV/pH,精度提高了14.9 mpH,非线性误差减小了0.003%,均方差减少了0.1051×10^-5,信噪比增加了8.2827 dB.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弱光下的光寻址电位传感器检测.  相似文献   
67.
本文研究了铬天青SL(CA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酸性溶液中反应前后的吸收光谱,认为CAS 与BSA 主要通过静电引力而结合,研究发现这一探针反应不符合Scatchard模型,提出了处理此类体系溶液平衡的一个新的线性回归方程, 由此方程可以求算结合常数,最大结合数以及吸光系数等体系参数,最后考察了实验条件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Tb^3+与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BPD),枯草杆菌α-淀粉酶(BSα-A)的络合发光现象,实验表明,BPD和BSα-A分别在PH=7-8和5-6范围内与Tb^3+络合,并发射Tb^3+的特征荧光,Tb^3+与BPD和BSα-A的络合比分别为2:1和4:1。并应用Forster理论测定了Tb^3+与BPD和BSα-A之间能量传递的距离R分别为1.39nm和1.48nm,其临界距离  相似文献   
69.
牛血清白蛋白与甲基橙结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甲基登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认为两者通过非共价键结合,研究了溶液吸光 度与组分浓度的关系,对Scatchard模型用于自理蛋白质染色反应时存在的总是作了讨论,提出了表观结合常数的概念,推导了求算表观结合常数和最大结合数的线性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70.
利用极稀悬浮液中蒙脱土的解离作用并结合柱化技术过程,制备了介孔结构的铝铁/蒙脱土复合材料(Fe-Al/mmt);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氮等温吸脱附、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及苯酚催化羟基化反应表征了其结构和性能。结果显示,铁铝聚合前驱液中铁/铝比影响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的解离程度,且仅当低铁/铝比时(即Fe/(Fe+Al)物质的量的比介于0.05~0.3),嵌入解离的蒙脱土片层间的混合铁铝物种呈现能耐温350 ℃的热稳定性;氮等温吸脱附分析反映出这种解离的蒙脱土堆积结构呈现介孔特征,孔径分布窄,介于2.0~2.3 nm;红外分析表明材料表面具有L酸和B酸位,并且L酸位量与嵌入解离的蒙脱土结构中的混合铁铝物种相关;由于结构中混合铁铝物种的存在及相应的Si-O → Fe、Al-O → Fe间的电子跃迁,Fe-Al/mmt材料在紫外区呈现宽泛的能量吸收特征。这些结果说明,由于混合铁铝物种嵌入于解离的蒙脱土片层堆积结构中,形成了“卡片屋”式介孔结构。实验条件下,Fe/(Fe+Al)物质的量的比为0.3的Fe-Al/mmt呈现较佳的催化羟基化性能,苯酚转化率为36.7%,二酚产物选择性32.3%;并且初步表明铝掺杂后,通过铁铝比和表面酸性的调整,材料的部分选择氧化性能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