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20篇 |
免费 | 607篇 |
国内免费 | 85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070篇 |
晶体学 | 89篇 |
力学 | 261篇 |
综合类 | 90篇 |
数学 | 450篇 |
物理学 | 15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230篇 |
2013年 | 244篇 |
2012年 | 212篇 |
2011年 | 234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276篇 |
2007年 | 253篇 |
2006年 | 276篇 |
2005年 | 223篇 |
2004年 | 161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6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6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固相萃取柱上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烷基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烷基酚(APs)主要降解产物辛基酚(4-t-OP)、壬基酚(4-n-NP)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固相萃取(SPE)柱上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水中APs的分析方法。以C18柱为固相萃取柱、N,O-(三甲基硅)三氟乙酰胺(BSTFA)为硅烷化试剂,设计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L16(45),对衍生化影响因素、衍生化溶剂、衍生化时间以及SPE主要影响因素pH值、盐度和洗脱剂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高于80%)和重现性(RSD低于10%)结果令人满意,4-t-OP和4-n-NP的仪器检出限分别为3.35ng/L和6.38ng/L。采用建立的方法,回收率略高于传统的SPE萃取衍生法,具有有机溶剂用量少,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河水和海水中痕量烷基酚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02.
依文思蓝光度法测定阿昔洛韦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5.74 HAc-NaAc缓冲介质中, 阿昔洛韦(ACV)与依文思蓝(E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 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 最大褪色波长为638 nm. 在此波长处, 阿昔洛韦的浓度与褪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从而建立测定阿昔洛韦的光度法. 在最大褪色波长处, 阿昔洛韦的浓度在0~2.01×10-5 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71×104 L·mol-1·cm-1, 检出限为7.47×10-7 mol/L. 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 可用于实际药品、血浆及尿液中阿昔洛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3.
挥发化合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挥发化合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环境水中痕量锌的可行性,着重优化了硼氢化钾与锌的反应条件,包括仪器和试剂条件.研究发现:适量镍离子和钴离子的存在能增强锌的荧光强度.在选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锌的质量浓度在0~1 2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对标准空白进行11次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53μg·L-1;对400μg·L-1锌进行11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平行测定8份水样,RSD为3.6%;分析了4种不同水样并做加入不同浓度锌(Ⅱ)标准溶液时的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8%~104%之间. 相似文献
104.
尿中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2,4-滴、2,4-滴丙酸和2甲4氯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用硫酸、三氯化硼、氯化氢和三氟乙酸等4种催化剂的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苯甲醇、三氟乙醇、五氟丙醇、二氯丙醇和五氟苯甲醇等10种醇的酯化衍生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尿中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各种衍生化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方法,其中较灵敏的方法2,4-滴和2,4-滴丙酸的检出限低于10 ng/mL,2甲4氯的检出限低于20ng/mL,适于职业接触者和中毒者的尿分析。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凝胶体系中羧酸对草酸钙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羧酸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抑制剂。本文采用双扩散法考察凝胶体系中一元羧酸HAc、二元羧酸酒石酸、三元羧酸柠檬酸和四元羧酸EDTA对草酸钙(CaOx)结晶的影响。HAc没有抑制作用。酒石酸和柠檬酸能够改变一水草酸钙(COM)晶体的形貌,并抑制草酸钙晶体二维生长,这种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EDTA使COM晶体在长度方向生长更快,而在宽度和厚度上生长更慢。随着结晶温度的降低,形成草酸钙晶体的时间增加,且二水草酸钙(COD)的比例增加。在5℃的低温条件下,添加有二元、三元和四元羧酸的CaOx结晶中,COD成为主要的物相。 相似文献
109.
110.
超分子化合物[M(4,4''''-bipy)2(H2O)4]·(4,4''''-bipy)2·(3,5-diaba)2·8H2O](M=Co,Ni,Cd)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合成了3个超分子化合物[M(4,4'-bipy)2(H2O)4]·(4,4'-bipy)2·(3,5-diaba)2·8H2O(M=Co(1),Ni(2),Cd(3);4,4'-bipy=4,4'-联吡啶;3,5-diaba=3,5-二氨基苯甲酸阴离子),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3个化合物的晶体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晶体学参数:化合物1:a=0.9389(2)nm,b=0.7751(1)nm,c=3.9284(6)nm,β=90.14(2)°,V=2.85880(69)nm3,Z=4,Dc=1.397g·cm-3,F(000)=1266,μ=0.380mm-1,R1=0.0349,wR2=0.0829;化合物2:a=0.9383(2)nm,b=0.7753(1)nm,c=3.9218(6)nm,β=90.09(1)°,V=2.85280(68)nm3,Z=2,Dc=1.399g·cm-3,F(000)=1268,μ=0.420mm-1,R1=0.0366,wR2=0.0805;化合物3:a=0.94091(13)nm,b=0.77885(11)nm,c=3.9712(5)nm,β=90.10°,V=2.9102(7)nm3,Z=2,Dc=1.433g·cm-3,F(000)=1308,μ=0.454mm-1,R1=0.0468,wR2=0.0964。3,5-diaba未参与配位,在配位阳离子[M(4,4'-bipy)2(H2O)4]2 中,金属离子M髤与来自2个4,4'-bipy的2个氮原子和4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呈八面体的几何构型。分子中还存在未配位的4,4'-bipy。通过配位阳离子、游离4,4'-bipy及未配位的3,5-diaba间的丰富氢键,构建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