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化学   656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28篇
物理学   6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条件,对时谐变场e导出用矢量势A直接表达电场强度E的一个显式,并对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2.
Nanocrystalline anatase TiO2 films with indium tin oxide(ITO) coated glass as the film substrate were fabricated through spin-coating technique. The TiO2 pastes were prepared with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DBS) modified TiO2 nanocrystals, synthesized by sol-hydrothermal processes in advance, together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polyethylene glycol(PEG) macromolecules. The as-prepared films we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UV-Vis) spectroscop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相似文献   
123.
制备一系列包含或不包含铜、钼组分的Ni/γ-Al2O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考察了铜、钼负载量,浸渍顺序(包括连续浸渍和共浸渍),反应条件对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性能的影响。根据TG数据,使用过的20Ni-6Cu/γ-Al2O3催化剂其热失重小于20Ni/γ-Al2O3催化剂,这表明,铜的引入能够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积炭行为。对于20Ni-6Cu/γ-Al2O3和20Ni-6Cu-nMo/γ-Al2O3(n=2、5、8和12)催化剂,NH3-TPD分析结果显示,钼物相的引入对载体γ-Al2O3的酸性位有着显著影响,当钼负载量达到5%时,可以观察到一个新的酸位对应于中强酸位。铜和钼修饰过的催化剂其催化性能要高于Ni/γ-Al2O3催化剂。从XPS的分析可以看出,催化剂中的铜主要以正二价形式存在,钼主要以正四价和正六价形式存在,而且不同的浸渍顺序会影响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实际含量。此外,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和烷烃产品的收率也和所制备出来的催化剂的浸渍顺序有关。在所有的催化剂中,使用连续浸渍(先浸渍镍铜组分、浸渍钼组分)所制备的三金属20Ni-6Cu-5Mo/γ-Al2O3催化剂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350 ℃,2.5 MPa,WSHV=2.0 h-1,H2/oil ratio=1250 mL/mL),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和烷烃产品的收率分别达到98.4%和94.2%。  相似文献   
124.
二氧化钛溶胶凝胶的光致变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钛酸丁酯在酸性醇溶液中的水解制备二氧化钛溶胶和凝胶。在中压汞灯的照射下,溶胶和凝胶由浅黄色变成蓝紫色。电子自旋共振谱(ESR)表明,变色的原因是由于…Ti-O-Ti-O…网络中Ti^4^+离子被还原成Ti^3^+离子。Ti^3^+离子又会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成Ti^4^+离子,个人成分吏家产凝胶由蓝紫色褪为浅黄色。和变色溶胶的吸收光谱不同,在变色凝胶的吸收光谱上出现了四个明显的吸收峰,这些吸收峰是由于处于一定结构中的Ti^3^+离子的3d轨道上电子的跃迁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5.
 针对铁氧体磁芯,建立了以多层有损传输线为基础的同轴感应加速腔物理模型,并在短脉冲励磁条件下,通过低压及高压实验,结合PSpice电路模拟,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由此间接推算出了铁氧体磁芯在不同情况下的平均脉冲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实验和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铁氧体磁芯感应腔在脉冲励磁下的动态物理过程,为感应加速腔实验结果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及磁芯性能选取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6.
聚乙烯醇辅助合成CdS纳米线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醇为辅助剂, 使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CdS纳米线, 并用XRD、TEM、HRTEM、UV-Vis和PL(荧光)发射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该法制备的CdS纳米线为六方纤锌矿结构, 直径为70 nm, 长约10 μm, 沿[001]晶向择优生长, 具有量子禁域效应. 同时, 根据对比实验结果提出了CdS纳米线的聚合物辅助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27.
邵黎明  荆西平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0):2295-2300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Er3+,Yb3+双掺杂的GdOCl荧光材料,并研究其荧光性能。该双掺杂体系荧光粉吸收紫外光,发出红色(619 nm)和近红外(~979 nm)荧光。在这些荧光材料中,1个Er3+离子可以有效将其能量转移给2个Yb3+离子。通过改变Yb3+掺杂浓度,对比Gd0.998 5-yOCl∶0.0015Er3+,yYb3+中的Er3+的发射光谱和不同检测波长的荧光寿命变化特点,对Er3+-Yb3+发生量子剪裁的能级进行分析和指认,并计算了能量转化效率(η)和量子效率(Q)。正是由于具备这种荧光性能,该荧光材料体系有望在荧光太阳能收集器以及军事和医学的红外显示和探测技术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8.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四溴荧光素、四氯四溴荧光素、二碘荧光素、乙基罗丹明B、健那绿B等5种荧光染料探针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这5种染料探针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时,疏水作用力起决定性作用,静电力起次要作用,相比之下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阴离子的能力最强,其次为中性分子,最后为阳离子.通过疏水作用力,5种染料均是以非极性苯基进入BSA疏水性腔体中同色氨酸残基发生作用,弱氢键的形成加强了这种作用力,且使得光谱间能量转移效率明显提高.5种染料探针的极性部位由于极性和空间效应的原因难以进入腔体内部,致使反应均按接近1∶1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9.
Introduction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academicand industrial research that is directed toward the fabri-cation of large-area,monocolor and full color flat-paneldisplays[1].Ever since Tanget al…  相似文献   
130.
Poly-ortho-methylanilines (POT) in three states fully oxidized, fully reduced and oxidized in varying degre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ommon POT (C-POT) having nearly equal amounts of benzenediamine and quinonediimine units with iodine or phenylhydrazine, and the resulting 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13)C-NMR, SEM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inonediimine unit in C-POT could be reduced by phenylhydrazine to the benzenediamine unit,forming the polymer with low OD (oxidation degree) or in a fully reduced state and that iodine-oxidation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quinonediimine unit and decrease of benzenediamine unit. The solu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formed polymers depend strongly on the amount of quinonediimine unit in it.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content of quinonediimine structure un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lubility of aniline-class poly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