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007篇 |
免费 | 3993篇 |
国内免费 | 279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8505篇 |
晶体学 | 307篇 |
力学 | 1564篇 |
综合类 | 247篇 |
数学 | 2710篇 |
物理学 | 94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252篇 |
2023年 | 586篇 |
2022年 | 849篇 |
2021年 | 1026篇 |
2020年 | 1144篇 |
2019年 | 1116篇 |
2018年 | 794篇 |
2017年 | 744篇 |
2016年 | 1211篇 |
2015年 | 1164篇 |
2014年 | 1368篇 |
2013年 | 1778篇 |
2012年 | 2217篇 |
2011年 | 2209篇 |
2010年 | 1542篇 |
2009年 | 1357篇 |
2008年 | 1551篇 |
2007年 | 1514篇 |
2006年 | 1368篇 |
2005年 | 1198篇 |
2004年 | 898篇 |
2003年 | 814篇 |
2002年 | 854篇 |
2001年 | 677篇 |
2000年 | 541篇 |
1999年 | 583篇 |
1998年 | 439篇 |
1997年 | 415篇 |
1996年 | 354篇 |
1995年 | 334篇 |
1994年 | 346篇 |
1993年 | 256篇 |
1992年 | 213篇 |
1991年 | 227篇 |
1990年 | 201篇 |
1989年 | 130篇 |
1988年 | 103篇 |
1987年 | 110篇 |
1986年 | 74篇 |
1985年 | 56篇 |
1984年 | 53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34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973.
为改善940 nm大功率InGaAs/GaAs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特性,通过模拟计算了非对称波导层及限制层结构的光场分布,并参照模拟制作了非对称结构半导体激光器器件。采用低压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LP-MOCVD)生长技术,获得了低内吸收系数的高质量外延材料,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激光器材料内吸收系数仅为0.44 mm-1。进而通过管芯工艺制作了条宽100 m、腔长2000 m的940 nm半导体激光器器件。25 ℃室温10 A直流连续(CW)测试镀膜后器件阈值电流251 mA,斜率效率1.22 W/A,最大输出功率达到9.6 W,最大光电转化效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974.
研究了真空状态下保温60 min不同退火温度对镜面纯铁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及晶粒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铁的多晶型性转变温度点以下,面均方根粗糙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在多晶型性转变温度及以上发生突变,从面均方根粗糙度为4~5 nm的镜面突变到700 nm;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发现在810 ℃出现再结晶细小晶粒。研究了原材料及860~960 ℃之间几个温度点的X射线衍射{200}晶面极图,结果发现:晶粒在860 ℃开始择优取向,随温度升高,取向越来越明显;再结晶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大,晶粒的择优取向使得晶粒在不同方向的膨胀系数不同,以及多晶型性转变导致体积的变化使得晶粒之间挤压造成晶粒之间的凹凸不平和表面较深较粗的晶界,这是造成粗糙度突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5.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包括聚变中子源和次临界能源堆,主要目标是生产电能。回顾了国内外混合堆的发展历史,给出混合能源堆设计的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说明次临界能源堆以铀锆合金为燃料、水为冷却剂的设计思想。利用输运燃耗耦合程序 MCORGS 计算了混合能源的燃耗,给出了中子有效增殖因数、能量放大倍数和氚增殖比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分析能谱和重要核素随燃耗时间的变化,说明混合能源堆与核燃料增殖、核废料嬗变混合堆的不同特点。论述了混合堆的热工设计并进行了安全分析。对于燃耗数值模拟程序,通过多家对算,保证其计算结果的可信性。针对次临界能源堆的特点,利用贫铀球壳建立了贫铀聚乙烯装置和贫铀LiH装置,并且专门设计加工了天然铀装置,开展铀裂变率、造钚率、产氚率等中子学积分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6.
977.
为了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质量,利用Nd:YAG激光器烧蚀土壤样品,研究了磁场作用下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激光输出能量条件下,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等离子体的辐射强度逐渐增强。计算可知,当采用的磁场强度为0.5 T时,样品元素Al,Fe,Ba和Ti的光谱线强度比无磁场作用时的分别增强了52.35%,46.64%,64.01%和51.73%,光谱信噪比分别提高了45.44%,69.64%,40.26%和41.33%;而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分别提高了1 355.01 K和0.531016 cm-3。可见,利用磁场约束等离子体的技术是提高激光光谱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8.
979.
大口径投影光学系统采用低成本、大口径菲涅耳透镜制作,可将远场散斑强度分布投影到CCD成像探测器上。通过CCD图像处理,能够对给定孔径上的接收功率、闪烁指数进行量化评估;在接收孔径足够大、保障散斑不会因为光束漂移效应而脱离菲涅耳透镜的条件下,该系统还可以对光束漂移和特征半径进行量化评估。同时讨论了CCD像元响应非均匀性误差及其影响、CCD辐照响应函数和图像几何投影系数的定标方法。实验表明,系统能够对激光大气传输过程中的远场散斑特征参数进行监测。特别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而言,可以为大气衰减和多种大气湍流效应综合作用下的中值电平慢衰落研究和检测阈值优化设计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80.
基于光谱光束组合技术,利用光栅的衍射和外腔的反馈,并通过加入光束整形系统,将标准的半导体激光阵列的发光单元锁定在窄线宽的不同波长上,以近似平行光束沿组合方向输出,以实现半导体激光阵列输出光束质量的改善和线宽的压窄。实验中采用发光单元宽度100 m,周期500 m,由19个单元构成的标准阵列,分别对快、慢轴准直后光谱组束、光束整形后光谱组束和线宽压窄外腔组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现了组合光束与单个发光单元近似的光束质量,同时得到了较窄的线宽输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