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0篇
  免费   2757篇
  国内免费   5398篇
化学   10887篇
晶体学   670篇
力学   947篇
综合类   418篇
数学   2177篇
物理学   713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569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883篇
  2013年   1229篇
  2012年   1158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1287篇
  2009年   1338篇
  2008年   1439篇
  2007年   1303篇
  2006年   1274篇
  2005年   1026篇
  2004年   834篇
  2003年   607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588篇
  2000年   711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6篇
  1971年   6篇
  196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5-苯并硫氮杂与苯乙酰氯反应生成1,5-苯并硫氮杂-α-苯基-β-内酰胺(Ⅱ)。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29H22CINOS,M=467.5,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2.864(3),b=9.511(2),c=19.489(4)A,β=92.41(3)°,V=2382(1)A3,Dc=1.305g/cm3,Z=4,F(000)=976,μ=0.2636mm-1,R=0.068,Rw=0.068。该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四员环上的2个苯基位于同一侧为顺式。产物分子中的七员环为类椅式构象。  相似文献   
992.
Atpresent,thecommonlyusedmethodforanalyzingherbalmedicinesis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However,theuseofHPLCisrestrictedformanyreasons.Themostseriousproblemisthatthechromatographiccolumniseasilycontaminated.ComparedwithHPLC,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ischaracterizedwithhighefficiency,rapidity,lowcostandmultiplemodestobechosen.Inaddition,thecapillarycanbeeasilyregenerated.SoCEisidealforanalyzing"dirty"samples,suchasChineseherbalmedicines.Infact,studiesintheareaarebecoming…  相似文献   
993.
单链脱氧核糖核酸在石墨电极表面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用5%(V/V)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PrNH2硅烷Ⅱ)在石墨电极表面硅烷化以导入氨基(-NH2),然后用乙基-(3-二甲基丙基)碳二亚胺盐要卤)EDC)关活化剂,将单链DNA(共价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采用显微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的ssDNA层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电极表面固定化ssDNA的杂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sDNA可以比较均匀地固定在石墨电极  相似文献   
994.
应用程序电位扫描法和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从定量角度在分子水平 上研究了CO2在Rh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性能。红外光谱结果指出CO2还原的吸附产物为线型和桥式吸附态CO物种。在所研究和还原电位范围(-0.15-0.40V)和相同还原时间,CO2还原吸附物种的氧化电量随还原电位的负移而增大,在每个还原电位下,时间超过250s时都可达到一个相应的饱和值。原位红外光谱和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CO2的还原与Rh电极表面氢吸附反应密切相关,同时需要一定数量相邻表面位的参与。因此生成的CO不能在Rh电极表面达到满单层吸附,而是形成均匀的亚单层分布。  相似文献   
995.
铅硫二元团簇Pb~nS~n~-~1^+ (n=2~4)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密度泛函方法,对铅硫团簇Pb~nS~n~-~1^+(n=2~4)的各种可能的异构体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异构体Pb~S^+(C~2~v)、Pb~3S~2^+(C~2~v)和Pb~4S~3^+(C~3~v)最为稳定,是该类团簇系列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同时,该类团簇的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较低,容易得到电子,表明其相应的中性团簇也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996.
Mg-Fe-LDH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阴离子交换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铁型层状双氢氧化物(简称Mg-Fe-LDHs)纳米颗粒,考察了粒子形貌、化学组成、晶体结构、阴离子交换容量及原料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片状纳米颗粒,化学组成与原料配比基本一致.在所研究的原料配比范围内,产品中n(Mg):n(Fe)在2:1~4:1范围内,产品具有水滑石层状六方晶系结构.随n(Mg):n(Fe)从2:1增大到4:1,粒径增大(从37.9nm增大到61.2nm),六方晶格参数a降低(变化范围为0.317~0.310nm),而六方晶格参数c增大(变化范围为2.380~2.412nm),层间距增大(从0.793nm增大到0.804nm),阴离子交换容量增大(从0.52mmol/g增大到1.28mmol/g).  相似文献   
997.
小角X射线散射法研究CH2Cl2,CHCl3和CCl4对PE液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研究了CH_2Cl_2、CHCl_3和CCl_4对磷脂酰乙醇胺(PE)液晶结构影响的机理.CH_3Cl_2、CHCl_3和CCl_4对PE液晶结构影响的差别主要是其空间旋转电子云密度分布形状不同所致.空间旋转电子云密度分布呈椭球状的物质有使PE液晶形成六角形H_1相的趋向;呈圆锥状的物质有诱发PE液晶形成立方六角相的趋向;呈球状的物质有使PE液晶形成片层立方相的趋向.  相似文献   
998.
C~6~0, C~7~0的烷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低价稀土化物(S~mI~2或YbI~2)与C~6~0、C~7~0及卤代烃(烯丙基溴、氯苄)的混合溶液反应,制得烯丙基化、苄基化的富勒烯。发现与C~6~0相接的苄基数可以从1到14,验证了Krusic等人的结果。此外,还发现C~6~0可以进行烯丙基化,得到(CH~2=CHCH~2)~nC~6~0(n=1-10),C~7~0可以进行苄基化,C~7~0上至少可以接13个苄基,实验证明这类反应是对富勒烯进行烷基化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选取四种不同种类离子液体(ILs),1-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Bmim]Br)、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_4)、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Bmim]H_2PO_4)与30%H_2O_2溶液在温和条件下对两种高硫脱灰煤样(LS、QX)进行脱硫实验研究。用化学法测定脱硫前后煤样形态硫含量,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热重(TG)对脱硫前后的煤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使H_2O_2氧化脱硫能力增强,煤中硫铁矿硫和有机硫化物硫被显著脱除;经ILs/H_2O_2体系作用后的煤样中小粒径的颗粒减少,颗粒间的缝隙增大,煤表面的凹坑明显,热重实验结果表明,ILs/H_2O_2体系作用后的煤样相对于原煤热失重增大,部分挥发性物质释放峰温提前。  相似文献   
1000.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抗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创制活性优良的PTP1B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1个含1,3-硒唑和1,2,4-三唑活性组块新型结构目标分子(ZLXZ1-ZLXZ11),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首先选择ZLXZ1和ZLXZ11在MOE 2015.10程序上,与PTP1B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在ZLXZ1分子中硒唑环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副催化位点Tyr46、Ala217、Lys120和Asp 48分别形成了π-H作用和氢键作用。 在ZLXZ11分子中硒唑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Asp181、Arg221和Asp48形成了氢键作用。 在分子对接模拟的基础上,测试了11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的抑制率均在87.02%以上,其中3个目标分子PTP1B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抑制活性优良,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