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5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1147篇
化学   2240篇
晶体学   157篇
力学   248篇
综合类   101篇
数学   539篇
物理学   16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聚乙烯塑料在连续超临界水反应器中的油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连续超临界水(SCW)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反应压力对聚乙烯(PE)降解油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0s、25MPa下,从500℃提高到550℃,液体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30℃达到最大值(79%);在520℃、25MPa下,随停留时间的延长,PE裂解程度加深,产物轻质化程度提高,导致液体收率降低,停留240s时,气体收率达到43%;反应压力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小,气、液产物中烯/烷比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合成吲哚的Cu/SiO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载体和活性组分Cu对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γ-Al2O3、活性炭、Na-Y,SiO2-MgO、MCM41、SiO26种载体中,SiO2是最好的载体;催化剂活性组分Cu含量为0.78mmol/gSiO2时,吲哚的收率高达88%,考察了水蒸汽、氢气、反应温度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G测试,得到了Cu/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吲哚适应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3.
以密胺-脲甲醛树脂合成的小试工艺条件为依据,完成了放大试验过程的工艺研究。研究结果与小试研究的工艺条件相吻合。  相似文献   
54.
A series of new complexes of formula Ln(acac)_s(Ph_3PO)_3 (where Ln~(3+)=Nd~(3+), Sm~(3+), Eu~(3+), Tb~(3+), Ho~(3+))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coordination of two ligands with lanthanide ions are studied by IR spectra, ~1H, ~(13)C, ~(31)P-NMR and metal-ligand charge tranafer tranaition is also discussed via electronic adaorption and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55.
先在0.5 mol·L-1硝酸介质中活化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再在含硝酸的总离子强度调节混合液(TISAM)中测定氟,线性范围为1×10-7~1×10-2mol·L-1,检出限为1.9μg·L-1。该方法应用于绿茶饮料、水、牛奶中痕量氟的测定,结果的RSD小于4.8%,回收率在96.1%至100.2%之间,对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硝酸介质中的活化机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6.
酞菁,酞菁铁及酞菁镍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片层分子为晶体单胞模型,用量子化学具有晶体轨道的EHMO方法研究了酞菁、酞菁铁及酞菁镍的导电性能,讨论了碘掺杂对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碘掺杂后,系体构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层间作用加强,从而前述几种晶体的能隙均显著降低,电导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7.
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卷积伏安法测定环境水中的ED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 ,研究了Fe(EDTA) -在修饰电极上的吸附还原行为 ,用卷积伏安法通过Fe(EDTA) -的检测测定了环境水中的EDTA。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峰电流值与 8.0× 1 0 -7~ 5 .0× 1 0 -6mol L的EDTA呈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epp′ =0 .75 2 5c - 0 .661 3,r =0 .991 ,最低检出限为 5 .0× 1 0 -7mol L ,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5 .8%。对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8 1 %~ 1 0 5 % ,对比HPLC的结果 ,相对偏差小于 5 %。  相似文献   
58.
在 1× 1 0 - 3 Pa~ 4 GPa的压力和 5 80~ 930 K温度范围内 ,利用高压技术并结合机械球磨 ,研究了压力、温度和晶粒尺寸对α-Fe与非晶 BN的固态反应的影响 .发现高压和晶粒细化可以极大地促进α-Fe和非晶 BN的固态反应过程 ,α-Fe与非晶 BN发生固态反应的临界晶粒尺寸约 8nm.压力和温度对反应产物及其晶体结构有明显影响 .2 GPa和 80 0 K时 ,反应产物为具有正交结构的 Fe-N新相 ;在 3~ 4 GPa和 690~80 0 K时 ,可形成单一ε-Fex N合金相 ;而在 4 GPa和 930 K以上 ,反应产物由 Fe-N合金相转变为 Fe3B相  相似文献   
59.
Pd-SiW12/SiO2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积分反应器和微分反应器对Pd-SiW12/SiO2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生成乙酸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乙烯在积分反应中氧化的主要产物为乙酸(选择性为77.6%),很少生成乙醛(选择性仅为8.1%);而在微分反应中氧化的主要产物是乙醛(选择性为98.4%).在微分反应中分别以乙醛和乙醇为主反应物时,乙醛氧化完全生成乙酸,选择性为100%,而乙醇氧化生成乙酸的选择性低于0.15%.可以认为,在Pd-SiW12/SiO2催化剂上,水蒸气存在下乙烯主要经由中间物乙醛而生成乙酸.通过对含有不同组分和不同还原条件处理的催化剂活性的比较,认为目的反应主要发生在Pd与SiW12相互接触的部位,催化剂中的Pd0是活性Pd物种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60.
CompoundsformedfromCu ,AgandAuwithdithio lateligands ,suchasthedialkyldithiocarbamate (DTC) ,mercaptothiazoline (HMT)anddialkyldithiophosphates(DDP) ,haveplayedanimportantroleintechnology .1Cu(I) Sclustersalsohavebeenimplicatedinbiologyasan ti oxidants .2Thecub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