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05篇 |
晶体学 | 13篇 |
力学 | 24篇 |
综合类 | 11篇 |
数学 | 23篇 |
物理学 |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A new 1,4-phenanthraquinone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Menispermum dauricum. The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as 7-hydroxy-3,6-dimethoxy-1,4-phenanthraquinone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32.
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吸附酚的热力学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水溶液中活性炭分别吸附苯酚、邻甲酚过程热力学与机理,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 常温下稀溶液中, 苯酚以垂直与平伏混杂取向被吸附, 高浓度时则以垂直取向为主。邻甲酚以平伏聚向被吸附且取向几乎不受浓度变化的影响, 但受温度的影响, 55~60℃时, 吸附情况与苯酚相似。体系的热力学与吸附机理关系密切。垂直吸附的熵变较小, 平伏吸附的熵较大。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本文进行了分析讨论, 并由此阐明了其它固-液吸附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3.
Aerobic oxidation of a number of diaryl and arylalkyl carbinols to ketones was promoted by Na in THF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up to 99% yield. This new oxidation method is also selective with good efficiency for the oxidation of benzylic secondary alcohols but not for a primary alcohol or nonbenzylic secondary alcohols. Under nitrogen, a catalytic amount of Ni or transition metal halides such as CoCl3, FeCl3, and NiCl3 in combination with Na was also found to conduct a dehydrogenation of a secondary alcohol to the corresponding ketone in high yield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34.
35.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乙醇介质中研究了合成的4种对位取代四苯基钴卟啉对过亚硝酸根分解的催化作用. 首次发现钴卟啉可以催化ONOO-分解, 且对位带吸电子基团的钴卟啉比对位带供电子基团的钴卟啉催化活性高. TPPCoCl, T(p-CH3)PPCoCl, T(p-OCH3)PPCoCl和T(p-Cl)PPCoCl在乙醇中的kcat分别为1.69×102, 1.52×102, 1.43×102和1.20×103 mol-1•L•s-1. 动力学曲线和时间分辨谱证明这些钴卟啉是通过形成中间体催化过亚硝酸根分解的. 相似文献
36.
采用含铅金属-有机纳米管为吸附剂,基于分散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多氯联苯的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响应面法对影响萃取效果的重要因素(如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和吸附剂用量等)进行了优化.获得的最优条件为:离子强度4.92 %(w/V)NaCl,萃取时间4.5 min,正己烷为解吸剂,吸附剂用量62.5 mg.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1000 ng/L,检出限为0.26~0.82 ng/L. 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5.5% (200 ng/L, n=6)和2.7%~7.4% (200 ng/L, n=6).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多氯联苯的分析,回收率为78.9%~113.3%,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7.
不同排布方向性椭圆孔液体润滑机械密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提高液体润滑多孔端面密封的动压性能,提出了方向性多孔端面机械密封.考虑端面间润滑液膜的空化现象,基于质量守恒的JFO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控制方程,获得了端面膜压分布,从而对比分析了方向性椭圆孔的排布方式对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椭圆孔的方向性排布对端面密封的密封性能影响较大,高压侧下游泵送孔可有效提升密封端面的流体动压特性,上游泵送孔不论在高压侧还是在低压侧均可有效降低密封泄漏率;当形状因子γ为3~5,内外孔倾斜角α为35°~45°和β为125°~135°时,可获得最佳的动压性能,当形状因子γ为3~5,倾斜角α为30°~50°和β为30°~50°时,可以获得最低泄漏率. 相似文献
38.
采用可变长度单摆的力学模型对秋千振荡给出初等分析,采用微扰近似法导出了秋千的非线性参数共振解析解,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We analyze the left-right asymmetry in the semi-inclusive 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 (SIDIS) process using a method where no weighting function are used. Considering all flavor of quarks, we reanalyze the π±production and extend our calculation on the K± production. The predictions on HERMES, COMPASS and JLab kinematics with transversely polarized nucleon target are show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