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59篇
化学   609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51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3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62.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our organic acids (OAs) in Radix Isatid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 on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by microcalorimetry. The power‐time curves of E. coli growth with and without OAs were acquired, meanwhile the extent and duration of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metabolism were evaluated by growth rate constants (k1, k2), half inhibitory ratio (IC50), maximum heat output (Pmax) and peak time (tp). The values of k1 and k2 of E. coli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the four O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OAs. Moreover, Pmax was reduced and the value of tp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the four drugs. The sequence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four OAs was: syringic acid>2‐amino‐benzoic acid>salicylic acid>benzoic acid. IC50 of the four OAs was respectively 56 µg/mL for syringic acid, 75 µg/mL for 2‐amino‐benzoic acid, 86 µg/mL for salicylic acid and 224 µg/mL for benzoic acid. The existence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on phenyl ring improves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compared to benzoic acid. The functional groups methoxyl at C(3) and C(5) improv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ore strongly than the other functional groups, and the functional group amino at C(2) improv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more strongly than hydroxyl at C(2) on phenyl ring.  相似文献   
63.
64.
本文研究了~(40)Ca~(35)Cl分子低态的自旋轨道耦合分裂以及获得更精确的光谱常数和更高的激发态.以从头算理论为基础,使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获得了该分子的势能曲线和自旋轨道分裂,之后求解径向一维薛定谔方程获得光谱常数.得到了~(40)Ca~(35)Cl分子7个Λ-S低电子态的势能曲线和永久偶极矩,以及A~2Π→~2Σ~+,1~2Δ和C~2Π→~2Σ~+,1~2Δ跃迁的跃迁偶极矩,得到的光谱常数(不管是考虑了自旋轨道耦合(SOC)还是没有考虑SOC)与实验值非常符合,且要好于之前的理论计算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计算还首次得到了C~2Π→~2Σ+,1~2Δ跃迁的跃迁性质,为之后实验观察~(40)Ca~(35)Cl分子的高激发态光谱和跃迁性质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5.
应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C端结构域(C-domain)与两种抑制肽(RIGLF/AHEPVK)的结合机制,预测了两个体系的结合模式,提出在C-domain-RIGLF中His353,Asp377,Asp453,Phe457,His513,Tyr523和Phe527为RIGLF主要结合残基,而在C-domainAHEPVK中Gln281,His353,Ser355,Glu384,Lys511,His513和Tyr523等残基起关键作用.应用结合自由能计算比较了两个体系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RIGLF和AHEPVK均与C-domain活性位点残基存在较强作用,且AHEPVK对C-domain的结合能力较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6.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对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汽油族组成中的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在全二维点阵谱图中呈分区域、带状的分布特点.GC×GC-TOF MS根据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内分子的沸点及极性差异对其进行两个维度分离,极大地避免了普通色谱法分析过程中沸点相似化合物共流的弊端,实现催化裂化汽油组分的精确分离和准确定性分析.通过引入响应因子,修正了不同性质的烃类在电离源上电离效率的差异,使得TOF对催化裂化汽油族组成的定量结果与普通气相色谱法的定量结果的相关性较好,且应用GC×GC-TOF MS方法获得了催化裂化汽油更为精确的族组成信息.GC×GC-TOF MS为催化裂化汽油精确表征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7.
界河坍塌是黑龙江省特殊的、主要的地质灾害,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的两条主要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塌岸状况;说明了界河坍塌的分布规律;论证了界河坍塌的形态类型;探讨了界河坍塌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界河坍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止界河坍塌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8.
Solvent-free reactions of aromatic aldehydes with three representative ketones,including acetophenone,acetone and cyclohexanone,have been examined under the catalysis of a low-cost inorganic base system consisting of NaOH and K2CO3.It was found that the chemoselectivity of the reactions is in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actants and the doublecomponent catalyst.Under the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1,2,3,4,5-pentasubstituted cyclohexanols,α,β-unsaturated ketones and Claisen-Schmidt...  相似文献   
69.
胺是有机分子中最常见且重要的结构之一,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分子、药物、染料、塑料等的分子结构中,开发合成胺的有效方法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很高的需求但仍充满挑战。在诸多已知有机胺的合成方法中,以氰基为前体还原衍生化制备胺被认为是一条原子经济且绿色可行的方案。然而,氰基中存在稳定的碳氮三重键,还原过程涉及较多中间体,而部分中间体活性比氰基更高,因此反应受还原剂、催化剂、反应条件的影响很大,由氰基选择性制备目标胺结构仍充满挑战。本文从氰基的基本电子结构与反应活性出发,综述了近年来以氰基为原料的官能团胺基化反应,对部分重要反应的催化剂和反应机理做了简要讨论,为设计氰基制胺催化剂和应用工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0.
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在线观测了丙烯酰胺(AM)在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中聚合初期液滴的出现、生长及聚并过程,考察了PEG分子量和浓度对聚合初期液滴尺寸的影响;用透射电镜(TEM)对聚合初期液滴形态的演变进行了观察,发现与DLS结果能很好吻合.用分光光度计对聚合体系分相点进行确定,采用溴化法测定了聚合体系临界分相时的转化率.随PEG分子量或浓度的升高,临界分相转化率逐渐减小;随温度的升高,临界分相转化率先减小后增大,在50℃左右出现最小值.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体系临界分相时聚丙烯酰胺(PAM)的分子量进行了研究,变化趋势与临界分相转化率的变化一致.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AM在PEG水溶液中聚合初期的液滴形成、成长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