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化学   295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2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于光电倍增管研制了一套无触发信号的双通道光学探测系统, 并组装了测试样机, 实现了对沿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等离子体约化电场的测量, 进而通过BOLSIG+软件获得了电子能量. 采用原位紫外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研究了SDBD等离子体在不同电压和频率下的化学产物的浓度变化, 并结合空气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揭示了产物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 结果表明, 电子能量能够改变电子碰撞反应的速率系数, 调控化学反应的源头活性粒子的浓度, 进而影响到化学产物的生成和猝灭.  相似文献   
22.
Combining 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radiotherapy(PTT-RT) with reducing tumor hypoxia acts as an important antitumor modality. However, it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realize photothermal 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exogenous oxygen supply in one nanosystem. To realize a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functions, we fabricated a red blood cell membrane(RBCm)-camouflaged, red blood cell content(RBCc) and the copper sulfide(CuS) co-loaded dendritic large por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DLMSN/CuS/RBCc/ RBCm). The cell membrane coating endowed the nanoparticles with good stability in the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uS allowed the nanoparticle exhibiting good photothermal and radiosensitization properties. RBCc loaded nanoparticle DLMSN/CuS/RBCc enhanced superior anti-tumor effect than DLMSN/CuS during combined PTT-RT therapy because the introduction of RBCc increased the exogenous oxygen supply. The in vitro study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duced superior antitumor efficacy than single therapy. Our work thus presents a unique multifunctional nanoscale platform favorable for combined PTT and RT.  相似文献   
23.
范德超  黄萍  杨国章  冉鸣 《化学教育》2021,42(23):77-81
基于高中生对实验曲线理解困难的现状,为挖掘实验曲线的教学价值,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结合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学软件,设计了“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多重表征教学为一体的实验探究课。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实验证据,绘制实验曲线,构建微观模型和图像,从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收集与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对曲线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领会各种变化曲线的来源。在曲线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溶解平衡转化”思维模型,以此为开展“曲线融入式”的问题引导型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24.
马安彤  付超  楚慧颖  冉祥海  聂伟 《应用化学》2020,37(12):1411-1419
为了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来提高PVDF的电活性相(β相)含量。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Ag、ZnO以及二者复合(Ag-ZnO)的3种类型纳米粒子,并与PVDF共混形成PVDF复合薄膜。 通过表征PVDF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晶性能和压电性能,可以发现Ag-ZnO复合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PVDF的结晶性能和压电性能。 此外,通过单轴拉伸可以使得所有PVDF膜的β相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中拉伸后的PVDF/Ag-ZnO纳米颗粒(P-C)的β相物质的量分数最高,达到70.0%,最佳的压电系数(d33)达到了31.0 pC/N。  相似文献   
25.
刘琳然  文静  冉鸣 《化学教育》2020,41(7):61-63
以常见的铜锌原电池反应为例,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装置,即化学反应装置与原电池装置。以化学反应装置中的能量变化为依据,展示了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具体形式为“热”与“功”;通过与原电池装置的比较,证明原电池实验装置中的“热”转化为了电能。  相似文献   
26.
王华  汶德胜  邱跃洪  冉小强 《光学技术》2007,33(1):48-51,55
在讨论天文观测相机低噪声视频处理电路的基础上,对前置放大、差分放大、可编程增益放大、相关双采样及16bit模数转换等关键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给出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对所设计的低噪声视频处理电路进行了PSPICE仿真和实验测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视频处理电路在本身引入噪声较小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CCD的复位噪声和1/f等低频噪声,使天文观测相机的整机噪声<15e-,达到了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7.
针对圆柱壳结构的减振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局域共振型圆柱壳类声子晶体结构,通过在圆柱壳圆周方向布置弹簧振子实现.该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形成两条低频带隙,一条带隙的起始频率低至650 Hz,带宽为330 Hz,另一条带隙具有更低的频率范围,为0~371 Hz,带隙的形成是由于圆柱壳和弹簧振子振动的耦合.进一步分析了声子晶体的圆柱壳质量与弹簧振子的质量比、弹簧振子的刚度和元胞宽度对带隙的影响.对有限周期圆柱壳结构的传输特性分析,验证了局域共振型圆柱壳声子晶体在带隙范围内的抑制振动的能力.研究结果为圆柱壳结构的减振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8.
针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等效抗弯刚度预测研究中,对梁-弹簧与三维模型整体等效性考虑的不充分,以三维接触有限元计算结果作为测量信息,借助基于挠度等效的反问题求解,提出了一种确定管片接头等效抗弯刚度的新方法;并利用不同轴力-偏心距组合下的反演结果,建立了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轴力-弯矩-等效抗弯刚度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由此关联的管片结构非线性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与三维有限元结果相比,所提方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管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表现出良好的整体等效性。此外,借助三维接触有限元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螺栓孔间隙与衬垫本构关系对管片纵向错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一种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中快速成型技术实现微流控芯片快速制作的方法。采用VB二次开发工具(VBA),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二次开发平台上建立微流控芯片三维CAD立体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软件算法对CAD模型进行分层切片,为实现微流控芯片计算机辅助制造提供加工数据。文中针对微流控芯片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位图数据图像格式(BMP)数据格式取代快速成型分层切片中常用的三角面片数据格式(STL),并对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0.
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原油脱钙工艺排水体系中缓蚀剂浓度测定研究,建立了缓蚀剂的快速分离检测方法.使用C18柱,以乙腈∶二氯甲烷=9∶1(V/V)混合溶剂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300 nm处对排水体系中的缓蚀剂进行测定,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缓蚀剂浓度在100~900 mg/kg时其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相对标准偏差(RSD)和相对误差(RD%)都小于2.0%.用二氯甲烷为萃取剂对排水体系中的缓蚀剂进行萃取,其平均回收率为100%±2%.最低检测线为0.75mg/kg.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