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1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1253篇
化学   3078篇
晶体学   157篇
力学   288篇
综合类   180篇
数学   591篇
物理学   17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改变铜源和表面活性剂,调控反应参数,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三维十字形、空心及实心的Cu2O球晶。利用XRD、SEM等表征手段,分析探讨了工艺条件变化对Cu2O球晶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DMF浓度的增大,体系的还原能力增强,Cu+增多,溶液的过饱和度增大,Cu2O晶体集合体形态由晶体结构控制的各向异性与对称性的球晶逐渐向各向同性球晶演变。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表面活性剂有助于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增加结晶质的表面扩散能力,有利于规则形态Cu2O晶粒的形成。反应体系中,Cu(Ac)2·H2O水解生成的羧基与DMF中的甲酰基在高温下发生脱羧反应产生CO2气体以及SDS发泡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形成空心Cu2O球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为分析MRI相关定量参数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将56例SIS患者设为SIS组,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了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及MRI相关定量参数水平,探讨了 MRI定量参数与Constant评分、SIS发病相关影响因素、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对SIS的...  相似文献   
103.
Developing low-cost and high-activity transition metal oxide electrocatalysts for an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at a large current density is highly demanded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remains a big challenge. Herein, we report vertically aligned cobalt doped Ni–Fe based oxide (Co–NiO/Fe2O3) arrays as a robust OER electrocatalyst via a simple method combining hydrothermal reaction with heat treatm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and XRD Rietveld refinement reveal that Co preferentially occupies the Ni sites compared to Fe in the Ni–Fe based oxides.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Co–NiO/Fe2O3 could be further optimized, lead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rinsic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d-band center energy level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reaction energy barrier of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for the OER, thus accelerating its OE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he Co–NiO/Fe2O3 nanosheet arrays display state-of-the-art OER activities at a large current density for industrial demands among Fe–Co–Ni based oxide electrocatalysts, which only require an ultra-low overpotential of 230 mV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500 mA cm−2, and exhibit superb durability at 500 mA cm−2 for at least 300 h without obvious degradation. The Co–NiO/Fe2O3 nanosheet arrays also have a small Tafel slope of 33.9 mV dec−1, demonstrating fast reaction kinetics. This work afford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design and construct transition metal oxide 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water oxidation.

Co–NiO/Fe2O3 nanosheets featuring Co substitution on Ni sites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exhibit high OER activities with low overpotential (η500 = 230 mV), small Tafel slope (33.9 mV dec−1) and superb durability for 300 h.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线测量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乳液聚合体系中残余单体的含量. 共设计9个半连续方式的St/BA乳液共聚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实时取样测量其残余单体含量, 并记录取样时刻对应的聚合体系的近红外光谱. 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法(MSC)处理光谱, 有效地克服了乳胶粒子散射效应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影响.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乳液体系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了解析. 选取6个聚合反应对应不同反应时间的72个样品, 用于建立校正模型, 另外3个聚合反应共取36个样品用于校正模型的验证, 并在反应设计上体现了乳化剂用量的变化, 从而使校正模型对乳化剂用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研究结果表明, 所得模型对残余单体St和BA含量的预测结果标准差(SEP)分别为0.08026和0.05305.  相似文献   
105.
链状Silicalite-1分子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合成体系中, 加入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DDA)自组装合成链状的Silicalite-1分子筛材料, 考察了PDDA的加入对产物的影响, 并对其进行了XRD和SEM表征.  相似文献   
106.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提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粗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 采用树脂法、超滤法、长链胺法和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了提纯. 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凝胶渗透色谱等测试结果表明, 溶剂萃取法不能达到提纯目的; 树脂法、超滤法、长链胺法可除去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杂质, 粗木质素磺酸钠经提纯后木质素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从59.0%提高到90%左右, 且提纯产品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均增大, 分子量分布更均一. 从产品收率、提纯效果及提纯工艺等3方面分析表明, 长链胺法除糖效果最好, 提纯后糖含量下降了50%; 超滤法的收率最高, 可达31%, 且其提纯产品的重均分子量较高, 达到12000, 比粗木钠提高了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7.
莫志宏  仇伟  严俊  顾子迪 《高分子学报》2008,(12):1149-1153
以(NH4)2S2O8(APS)为氧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同时为乳化剂和掺杂剂,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苯胺膜(PANIfilm),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实时监测聚苯胺膜的形成过程,并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成膜反应对APS是0.5级,对苯胺是1级,聚苯胺膜增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聚苯胺膜的最终沉积量却减小,表观活化能Ea=41.15kJ/mol,与均相溶液聚合成膜法的结果相近;随着DBSA浓度的增加,聚苯胺膜增长速率减小,而最终的沉积量增大.  相似文献   
108.
利用乘积和的一表示定理和NOD(negatively orthant dependent)随机变量的性质,在较一般的条件下,得到了不同分布的NOD随机变量序列加权乘积和的强大数律,推广和改进了已知的一些文献中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9.
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茶叶品种的新方法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26  
提出了一种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别茶叶品种的新方法。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测定5个品种茶叶的光谱曲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茶叶进行聚类分析并获得茶叶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主成分,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进行品种鉴别。主成分分析表明,以主成分1和2对所有建模样本的得分值做出的得分图,对不同种类茶叶具有较好的聚类作用,可以定性分析茶叶种类。把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6个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茶叶品种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通过5个茶叶品种共125个样本的训练和学习,建立了茶叶品种鉴别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未知的25个样本进行鉴别,品种识别准确率达到100%。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茶叶的品种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运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设计了靶区光路。由ICF 柱面靶间接驱动实验对多路激光束排布的要求, 建立靶区数学模型, 用本文设计结果构筑光路排布线框实体。该三维线框以特征线代表60路激光驱动光束实体, 以特征线段的转折点代表240面反射镜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