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化学   1940篇
晶体学   129篇
力学   171篇
综合类   161篇
数学   421篇
物理学   13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王彬彬  邱榕  蒋勇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7):1137-1142
针对氢气添加的LPG(液化石油气)+空气预混火焰结构进行了数值研究, 详细计算了在含氢比a为0%到45%、稀释引子D为21%到16%条件下的自由蔓延火焰, 得到了不同燃烧条件(φ=0.7-1.4)下的绝热燃烧速率变化规律. 由于LPG中的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 作者针对C3和C4物质提出了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系统, 并针对氢气添加的丁烷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 得到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验证了改进的详细化学机理的有效性. 此外, 进一步计算了对撞双火焰的加氢LPG火焰, 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火焰拉伸对燃烧稳定性和温度的影响, 重点研究了φ在0.5到0.7的稀薄燃烧, 验证了氢气添加可以有效提高稀薄燃烧条件下熄火拉伸率, 扩大稀薄燃烧的极限, 增加火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2.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制备了环氧树脂E-44和聚乙二醇(polyglycol,PEG)的杂化体A;将接枝了马来酸酐的PEG与E-44共混,制备了杂化体B。比较杂化体A和杂化体B的性能及其对E-44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杂化体A具有水溶性和较好的表面活性,且对E-44具有优异的增韧效果,加入质量分数40%的杂化体A可使E-44的冲击强度提高203%,适量的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可有效弥补杂化体A增韧时所引起的剪切强度下降。杂化体B中的PEG与E-44几乎没反应,但PEG会参与其固化反应,从而显著提高E-44的韧性,只是效果不如杂化体A。  相似文献   
903.
生物降解性高分子具有在生理条件下可以自行降解、代谢,使之被机体吸收或被排泄的特点,因此可以免除在进入体内后需再经手术方法取出的麻烦。由此,生物降解性高分子在作为药物释放体系的药物载体和在医疗上作为外科手术组织修饰材料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成为当前生物医用高分子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04.
Acryloyl terminated Poly (ethyleneoxide)macromonomers (PEO-A) with different PEO chain lengths have been prepared by deactivation of PEO alkoxide with acryloyl chloride. A new kind of amphiphilic polystyrene-g-poly (ethylene oxide)graft copolymer containing both microphase separated and PEO side chain structures has been synthesized from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PEO-A macromonomer with styrene. After careful purification by a newly-developed method called "selective dissolution', the well-defined structure of the purified copolymers was confirmed by IR, ~1H-NMR and GPC. Various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copolymerization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ed ratio of styrene to macromonomer(S/M) wa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ing factor fo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polymers. A detailed "comb-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graft copolymers. Finally, this amphiphilic graft copolymers may readily form microphase separated structures as clearly indic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相似文献   
905.
A novel Ru(Ⅱ) complex [(bpy)2Ru(PBC)](PF6)2 (PBC = N-[4-(9-carbazole)butyl]-2-(2-pyridyl)benzimidazol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verified by 1H NM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crystal (C48H40F12N8P2Ru, Mr = 1119.89) belongs to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 = 13.128(4), b = 13.814(4), c = 14.184(4) , α = 84.112(6), β = 88.473(6), γ = 78.196(6)°, Z = 2, V = 2504.6(13) 3, Dc = 1.485 g/cm3, F(000) = 1132, R = 0.0750 and wR = 0.1896. The Ru atom adopts a distorted-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with the bond distances and bond angles falling in normal ranges. The complex shows an intense 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1MLCT) (dπ(Ru) →π*(L)) transition (ε ~1.2×104 dm3mol-1cm-1) at 457 nm in the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a strong red phosphorescence at 632 nm in the CH3CN solu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 efficient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process from the carbazole unit to the [(bpy)2Ru(PB)]2+ emissive center exists by selective optical-simulation. Its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shows multiplicate redox processes based on the metal center, the grafting carbazole moiety and the 2-(2-pyridyl)benzimidazole unit.  相似文献   
906.
907.
本文应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及亚稳离子的测定技术,研究了十四种新合成的含磷杂环化合物的碎裂机理,着重探讨了此系列化合物的重排反应、互补离子及取代基效应对离子丰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8.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BBPY)和2,6-吡啶二羧酸(DPA)的锌髤配合物[Zn(BBPY)(DPA)].H2O(1)及镍髤配合物[Ni(BBPY)2]SO4(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945(12)nm,b=1.2721(9)nm,c=1.0658(7)nm,β=92.506(12)°。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2,6-吡啶二羧酸中的1个氮和2个羧基氧原子与锌髤配位,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35(8)nm,b=1.3838(8)nm,c=2.0270(11)nm,β=106.133(10)°。配体中每个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镍髤配位,也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1在428.9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909.
碳纤维三向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纱线间距[即二经(纬)纱之间的中心距]尺寸的碳纤维三向织物,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制备了碳纤维三向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纱线间距及样品裁剪角度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碳纤维二向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纱线间距尺寸从2 mm增加到6 mm,0°方向断裂强度从221. 7 MPa下降到148. 1 MPa,撕裂强力从1000 N下降到600 N; 90°方向断裂强度从50. 0MPa下降到22. 1 MPa,撕裂强力从330 N下降到100 N;顶破强力从424 N下降到216 N.这些力学性能的逐渐降低是单位面积的碳纤维增强体含量减少和织物的孔洞增大共同作用的结果.纱线间距为2 mm的碳纤维三向织物复合材料在0°(以纬纱为基准),30°,45°,60°和90°方向的断裂强度分别为221. 7,48. 5,44. 3,227. 7和50. 0 MPa,即断裂强度在0°和60°方向大于在30°,45°及90°方向.由三向织物的编织原理可知,0°与60°方向完全相同,因此其断裂强度相似,且样品中有一组纱线与外加载荷平行,对形变破坏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而...  相似文献   
910.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氧化锌(ZnO)/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载药微纳米纤维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抗菌实验评价了复合膜的抗菌性能,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复合膜在体外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显示,以物理共混的方式将ZnO和氢溴酸高乌甲素(LAH)成功载入复合微纳米纤维;与PLA/PCL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相比,ZnO/PLA/PCL复合微纳米纤维膜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效率。当ZnO含量为10%(wt)时,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具有最佳的抗菌性能;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ZnO/PLA/PCL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