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化学   318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65篇
物理学   19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以苯基乙基甲酮为还原底物,研究了原地(in situ)制备的在3、4、5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手性1,3,2-(口恶)唑硼烷催化剂的结构与不对称催化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对称催化硼烷还原反应中(CBS方法),产物的构型和对映选择性主要受手性(口恶)唑硼烷的4位取代基控制。  相似文献   
142.
以乙二胺为手臂分子制备的DNA修饰电极及其伏安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arboxyl wa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 by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Ethylenediamine(En) was used as the arm molecule to link carboxyl with dsDNA using 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 (EDC) and N- hydroxysuccinimide (NHS) as the activators to prepare dsDNA modified electrode(dsDNA/En/GCE). It was shown that dsDNA couM be covalently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GCE. ssDNA modified electrode(ssDNA/En/GCE) was obtained via the thermal denaturation of dsDNA/En/GCE. The dsDNA/En/GCE and ssDNA/En/GCE were characterized by voltammetry with methylene blue(MB) as the indicato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urrents of the redox peaks of MB at ssDNA/En/GCE were larger than those at dsDNA/En/GCE, and the currents of the redox peaks at En/GCE were the smallest. The peak-currents of MB at the DNA modified electrode had good reproducibility after multi-denaturation and hybridization cycles.  相似文献   
143.
双环戊二烯加氢异构化合成金刚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双环戊二烯连续催化加氢合成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反应性能,筛选出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23%Ni/γ-Al2O3催化剂.以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为原料,采用不同类型的沸石催化剂研究了金刚烷的合成,并考察了沸石骨架阳离子改性和表面负载过渡金属等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在n(cat)/n(reactant)=0.25,p(H2)=1.1MPa,θ=250℃,t=3h的条件下,采用三元负载型催化剂0.8%Pt-0.2%Re-3%Co/ReUSY可得到收率为27.7%的金刚烷.  相似文献   
144.
为了能科学地开发广西生物质资源以实现其高效利用,对这些生物质的燃烧热进行精确测定意义重大。将广西优势生物质资源甘蔗渣、玉米芯等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培养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5.
The interaction of colloidal gold with Taq DNA polymerase (Taq)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aq-gold conjugate was formed by adding the enzyme to the colloidal gold solution, as evidenced by UV-Vis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photon cross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The conjugate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Taq-gold conjugate particles were still spherical and well-dispersed. The influence of gold nanoparticles on the bioactivity of Taq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yield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Taq decreased after interaction with the colloidal gold.  相似文献   
146.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a_9Y(PO4)7∶Ce~(3+),Tb~(3+)纳米荧光粉,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Ca_9Y(PO4)7基质中引入Ce~(3+),Tb~(3+)离子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因Tb~(3+)离子自身能量交叉驰豫的存在,使得单掺Tb~(3+)时,通过调节Tb~(3+)离子的浓度可以实现对发光颜色的控制。同时研究了Ce~(3+)-Tb~(3+)之间的能量传递为电多极相互作用的偶极-四极机制,Ce~(3+)-Tb~(3+)之间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5.6%。Ca_9Y(PO4)7∶Ce~(3+),Tb~(3+)的发光颜色可以通过激活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和共发射得到可控调节。SEM分析表明荧光粉颗粒尺寸在100 nm左右,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47.
随着生物分析技术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领域里的研究课题不断深入,DNA、RNA、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生命科学中单分子分析技术不断揭示出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相关的新的分析方法和仪器不断取得进展,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48.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确定了结构H型(SH)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晶体生长面为(001), 系统研究了277 K时三种动力学抑制剂对此晶面的影响. 模拟显示抑制剂中的氧与表面水分子形成氢键, 从而破坏原有的稳定结构, 造成水合物笼型结构坍塌, 达到抑制水合物形成的效果. 比较三种不同动力学抑制剂对SH的抑制效果得出: PVCap>PEO>PVP.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VCap对天然气水合物结构I型(SI), 结构II型(SII)和SH三种不同晶型的抑制效应. 模拟发现抑制效果的次序为: SH>SI>SII.  相似文献   
149.
吸热型碳氢燃料RP-3仿JP-7临界性质(tc、Pc)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建立了一套低停留时间流动法测定物质临界性质的实验装置,样品在加热区停留10s~50s,有效的抑制了被测流体的热分解和热聚合反应。采用正戊烷、正己烷及环己烷为标准物对装置进行了可靠性校验,测定了RP-3和仿JP-7两种吸热燃料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同时选用了四种以体积平均沸点和相对密度为主要参数的估算方法,对燃料的临界性质进行了估算,比较了实验值与估算值的偏差,表明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方法 和 Riazi Daubert关联式相对较准确。  相似文献   
150.
将层层自组装(LBL)技术与原位还原过程相结合在单晶硅片表面成功构筑了与基底结合牢固、性能优异的氧化锆/还原氧化石墨烯(ZrO2/rGO)多层纳米复合薄膜.试验中,引入了具有强附着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多巴胺,使得氧化石墨烯(GO)片的表面锚固和原位还原可以一步完成.另外,ZrO2粒子的表面组装通过简单、温和的溶液沉积过程来实现.结果证明:复合薄膜中rGO和ZrO2的引入以及多层结构的构筑赋予复合薄膜许多优异的性能.在不进行热处理的情况下,所构筑的ZrO2/rGO多层薄膜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硬度:11.54 GPa)和摩擦学性能(摩擦系数:0.12~0.17),可作为减摩抗磨涂层被用于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的表面保护和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