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565篇
化学   962篇
晶体学   63篇
力学   79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55篇
物理学   7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康新平  安哲 《合成化学》2013,(4):465-468
以沙拉沙星为主要配体,对苯二甲酸为桥联配体,镉(Cd)为配位反应中心,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新型配合物[Cd2(C20H17N3O3F2)2(C8H4O4)2].H2O(1),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9.994 1(8),b=11.166 6(3),c=22.561 4(8),β=95.826(3)°,V=5 011.2(3)3,Z=4,Dc=1.781 g.cm-3,R1=0.054 6,ωR2=0.099 5。1中每个Cd原子与一个沙拉沙星配体、三个对苯二甲酸以及一个游离的水分子配位,形成了具有无限伸展孔道结构的二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2.
酒石酸铅锆的制备、表征及其燃烧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酒石酸、硝酸氧锆和硝酸铅为原料,合成出了双金属盐酒石酸铅锆,采用有机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和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利用TG/DTG、DSC、固相原位反应池/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酒石酸铅锆的热行为和热分解机理,描述了酒石酸铅锆的热分解过程,分析得出其最终分解产物为ZrO2、PbO和C。利用螺压工艺制备了含酒石酸铅锆的推进剂样品,研究了酒石酸铅锆对双基系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燃烧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酒石酸铅锆对双基系推进剂的燃烧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一种高效的燃烧催化剂;酒石酸铅锆热分解的最终产物PbO是催化燃烧的主要活性物质,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形成了氧化铅-铅循环催化体系,而锆和碳则起辅助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制备条件对Au/TiO2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沉积沉淀法和化学沉积法,分别制备了Au/TiO2催化剂,比较详尽地探讨了制备方法及制备条件对其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XRD表征,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显示,控制沉积-沉淀反应液的pH值范围为6.5-7.0,浓度为40mL水/g载体,温度70℃,还原温度85℃,时间60min,以沉积-沉淀法制备的3%Au/TiO2催化剂可于-35℃将CO完全转化,经还原预处理比经焙烧得到的催化剂的活性更高,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的Au/TiO2催化剂的活性欠佳。  相似文献   
84.
袁晓凤  赵汉英  江明 《化学学报》2000,58(1):118-121
研究了磺化聚苯乙烯(SPS)/聚4-乙烯基吡啶(P4VP)在选择性溶剂甲醇中的自组装行为。用动态光散射的方法考察了P4VP/甲醇初始浓度以及Cu^2^+的加入对溶液中粒子尺寸的影响,并研究了Cu^2^+的加入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SH)间的光诱导氧化还原作用。甲素是3,10-二羟基-4,10-苝醌衍生物。在GluSH作为电子给体时,甲素经受可见光诱导的单电子还原,生成年醌自由基或二氢甲素,取决于pH值,同时GluSH被氧化。甲素的单电子还原量子效率随pH值增加而增加。在充氧溶液中甲素敏化氧化GluSH的反应通过类型Ⅰ和Ⅱ的混合机制进行。用ESR检测到了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脂质体包裹的甲素溶液中用动力学测定方法证明了甲素敏化GluSH的氧化是通过类型Ⅱ机制进行的。  相似文献   
86.
黄瑞香生物活性二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和茎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一新的活性二萜,命名为黄瑞香丙素(1)和两个已知活性二萜,瑞香毒素(2),12-羟基瑞香毒素(3)及已知双香豆素(daphnoretin, 4),根据它们的光谱数据和衍生物数据确定其结构.1,2,3均具有刺激皮肤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二维Janus WSSe作为一种新兴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材料,由于其打破了面外镜像对称性,且具有内在垂直压电和强Rashba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等丰富的物理特性,在自旋电子器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过渡金属原子X(X=Mn、Fe、Co)掺杂单层Janus WSSe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在Chalcogen-rich(硫族元素为多数元素)条件下的掺杂比在W-rich(钨元素为多数元素)条件下的掺杂展现出更高的稳定性,且掺杂后所有体系均表现出磁性。值得一提的是,对该体系进行Mn掺杂后,自旋向上通道出现杂质能级,WSSe由原来的非磁性半导体转变成磁矩为1.043μB的铁磁性半金属。而Fe、Co的掺杂使得自旋向上通道和自旋向下通道均出现杂质能级,呈现出磁矩分别为1.584μB、2.739μB的金属性。此外,掺杂体系的静态介电常数都显著增加,极化程度增强,且介电函数虚部和光吸收峰都发生了红移,说明掺杂有利于对可见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8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经过不同聚合物分散剂处理的Pt/SAPO-11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TPD)等对催化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散剂不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反而提高了其孔体积、孔径和比表面积,同时改变了沸石的酸强度和酸量,其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的Pt/SAPO-11催化剂孔体积、孔径和酸性分布最佳。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不同分散剂处理的Pt/SAPO-11催化剂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的Pt/SAPO-11催化剂也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麻风树油的加氢脱氧率高达99.45%,生物航空煤油组分收率和异构烷烃组分(C8~C16)的选择性分别达到了44.67%和56.37%。  相似文献   
8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经过不同聚合物分散剂处理的Pt/SAPO-11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TPD)等对催化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散剂不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反而提高了其孔体积、孔径和比表面积,同时改变了沸石的酸强度和酸量,其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的Pt/SAPO-11催化剂孔体积、孔径和酸性分布最佳。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不同分散剂处理的Pt/SAPO-11催化剂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的Pt/SAPO-11催化剂也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麻风树油的加氢脱氧率高达99.45%,生物航空煤油组分收率和异构烷烃组分(C8~C16)的选择性分别达到了44.67%和56.37%。  相似文献   
90.
Based upon the effect of land-sea interaction on the paleomonsoon variation and the time series of climatic proxy-indicators, the historical Asian monsoon variation over the last 130,000 and 18,000 years has been reconstruct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The monsoon-climatic cycles and associated model of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ove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are proposed and the mechanism of paleomonsoon variation of China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The variation of East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regional result of both solar-radiation changes and the global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The episodic uplifting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since the late Miocene has to a large extent controlled the forming and evolution of the paleomonsoon circul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