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46篇
化学   925篇
力学   116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428篇
物理学   90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本文研究非线性算子方程F(x)=y的解,结合最速下降法,Newton-Landweber迭代格式及正则化思想,在F满足适当的条件下,构造出新的双循环迭代格式。本文对格式的收敛性进行了严格论证,并估计出迭代格式的收敛精度。  相似文献   
22.
藻类植物中钙、镁、铁、锰、铜和锌含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七种藻类植物中钙 ,镁 ,铁 ,锰 ,铜 ,锌六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藻类植物中含有较丰富的钙 ,镁 ,铁 ,锰 ,锌元素 ,其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Ca >Mg >Fe >Zn >Mn >Cu ,尤以钙的含量最为丰富 ,铜含量较少。本实验结果为探讨藻类植物作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23.
锂锰尖晶石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由于锂锰尖晶石的晶体结构属于Fd3m空间群,锂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8a位置),锰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16d位置)。根据群论的知识,对锂锰尖晶石晶体中离子的振动方式与红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列出了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我们推断:位于618.6和501.5cm~(-1)的红外吸收带分别来源于Mn(Ⅳ)-O和Mn(Ⅲ)-O键在晶体中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单元为Mn(Ⅳ)O_6和Mn(Ⅲ)O_6八面体),位于1124cm~(-1)的弱红外吸收带来源于Li-O键的不对称伸缩(单元为LiO_4四面体)。还有一些低于400cm~(-1)的可能吸收带在400~4000cm~(-1)范围内未能检测到。这一结论的可靠性通过锂锰尖晶石和掺杂的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4.
When was the earliest glass produced in China? This has still been a question so far. Some archaeologists have thought that Yu Guo beads are real glass, the earliest glass(1100-771 B. C. ) in China. However, more detail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in this paper show that Yu Guo beads are mainly made of clastic quartz (>95%) with a small amount of clay and sintered under the low temperature(500-600℃). It is not a glassy body, but a kind of polycrystal ornaments.  相似文献   
25.
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一个势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Carroll(1961)建立的罚函数,本文给出了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一个势函数,并且讨论了该函数的性质.最后证明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对偶算法具有Q-线性收敛性.  相似文献   
26.
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采用光学方法测量了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光特性。发现在驱动电压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时,放电处于丝极模式,在驱动电压的每半周期内,无论是放电的总光还是单个微通道的放电发光均只有一次脉冲,单个微放电的时间为2μs,而总放电时间为2.4μs,这表明在氩气的丝极模式中,各单丝产生与熄灭的时间极其接近,各个放电丝之间有着很好的时间相关性。最后将本文的结果与空气中介质阻挡放电丝极模式的发光特性相比较,空气放电在每半周内的总光信号由多个脉冲组成,而每一个脉冲对应多个放电丝,因而氩气中各个放电微通道之间的时间相关性远强于空气的情况。  相似文献   
27.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EACVD中氢原子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由氢原子谱线测定电子平均能量的方法,结果对EACVD生长金刚石薄膜过程中实时监测电子平均能量,进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工艺条件,生长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采用Cr4 ∶YAG晶体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实现连续激光二极管(LD)端面抽运的Nd∶YVO4激光器的高重复率被动调Q·在注入抽运功率为8.8W时,得到重复频率23.8kHz、平均功率1.21W的调Q脉冲序列;每个脉冲能量为51μJ、脉宽为25ns、峰值功率达到2.03kW·实验上研究了脉冲重复频率、平均输出功率、脉冲宽度、单脉冲能量与抽运功率、输出镜透过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抽运功率较大时,脉冲重复频率和输出平均功率随着抽运功率的增加而减小,对此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9.
统计优化迭代法测量质子交换波导折射率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用于拟合测量渐变波导的折射率分布的新的理论处理。该方法把统计优化手段导入循环迭代法 ,可适用于费米函数这一类曲线变化范围大、且有多个自变量的函数。实验上用焦磷酸质子交换制备了LiNbO3波导样品 ,用该方法对退火后的折射率分布作了测量拟合 ,折射率拟合值与实验值的均方差为± 8.2× 10 - 4。  相似文献   
30.
IntroductionThe interest in polyoxometalates that are widelyused in medical chemistry, catalyst reactions, and ma-terial sciences stems from their complicated aggregatesformed by means of corner-, edge- and face-sha-ring[1—4]. The exploitation of new st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