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502篇
化学   1195篇
晶体学   48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236篇
物理学   6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92.
以乙酰二茂铁和蒽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反应型荧光探针1-二茂铁基-3-(9-蒽基)丙烯酮,经1H NM R,13C NM R,IR,LC-M S等手段表征确证。基于Michael加成引起的电子转移机制,利用硫化氢的强亲核性,以荧光滴定法考察了该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对硫化氢的识别作用,得出其最佳识别时间为50 min,最佳识别浓度为50μmol/L,且多数离子不会对其识别作用产生干扰。这种能稳定检测的,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反应型荧光探针化合物,可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相似文献   
93.
何静  叶曦雯  汤志旭  牛增元  罗忻  邹立 《色谱》2020,38(6):679-686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纺织废水中5种痕量磷系阻燃剂的方法。通过对萃取过程中萃取剂、分散剂的种类与体积、盐浓度、溶液pH值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优化,确立了最佳萃取条件。采用了密度小于水的十一烷醇(400 μL)为萃取剂,甲醇(300 μL)为分散剂,控制溶液pH值在6~9之间,NaCl添加量为2 g,萃取时间为涡旋2 min。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该方法在2~100 μg/L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5,除二(2,3-二溴丙基)磷酸酯(BIS)的检出限为5 μg/L外,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1,3-二氯-异丙基)磷酸酯(TDCP)、三(1-氮丙啶基)氧化膦(TEPA)和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TRIS)的检出限均为2 μg/L。后整理、染色和印花等实际废水样品加标试验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1.6%~114.5%,RSD为2.7%~11.2%(n=6)。对11个样品进行检测,其中3个废水样品检出TCEP与TDCP化合物,含量为2.6~3.4 μg/L。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好且环保绿色,能够对纺织废水中的5种痕量磷系阻燃剂进行准确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4.
设计合成了3种新颖的金属有机配合物(MOCs):{[Pb2(HL)(phen)]·2H2O}n1),{[Ni(H3L)(4,4''-bipy)1.5(H2O)4]·6H2O}n2)和{[Ni2(HL)(1,4-bibb)(H2O)]·(CH3CN)·H2O}n3)(H5L=3,5-二(2'',5''-苯二羧酸)苯甲酸,phen=1,10-菲咯啉,4,4''-bipy=4,4''-联吡啶,1,4-bibb=1,4-二(苯并咪唑)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和粉末衍射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是基于[Pb2μ2-COO)2μ1-COO)4]SBUs的一维链状结构;2是二维层状结构,其拓扑符号为{4.62}2{42.62.82};3是一个3D网络结构,其拓扑符号为{62.84}{64.82}2。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荧光和磁性能。荧光检测显示,配合物1在水溶液中可以高灵敏识别Fe3+和Cr2O72-离子。同时研究了配合物1对Fe3+和Cr2O72-猝灭机理。磁性分析表明配合物3中的Ni(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5.
建立了纺织品中喹啉和异喹啉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为溶剂,超声提取,经蒸发浓缩和定容后,以GC-MS测定。结果表明,喹啉和异喹啉在0.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0),回收率为82.0%~99.8%,相对标准偏差(n=6)为0.9%~3.8%;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5 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高效、准确,可以满足纺织品中喹啉和异喹啉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6.
牛雁宁  袁媛  董翔 《广州化学》2020,45(2):49-52
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经胺甲基化、水解、还原3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每一步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初步得到适宜的合成条件。最终产物的结构经核磁氢谱、质谱、元素分析进行确证,纯度经气相色谱分析。3,4-二甲基苯胺的总收率56.6%,纯度大于98.5%。该合成路线原料易得,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7.
A simple method based on Sagnac interferometric spectroscopy (SIS) is applied for frequency stabilization of diode lasers. Sagnac interferometric spectra of rubidium vapor are investigat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interference signal at the output of the Sagnac interferometer displays a sharp dispersion feature near the atomic resonance. This dispersion curve is used as the feedback error signal to stabilize the laser frequency. Linewidth of a diode laser is stabilized down to 1 MHz by this modulation-free method.  相似文献   
98.
紧凑型L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紧凑型L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通过粒子模拟研究了L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并对器件的电磁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分析表明,采用同轴慢波结构可以在较低的外加磁场下实现L波段返波振荡器的微波输出,同时可以大大减小微波器件的径向尺寸。这是因为同轴慢波结构的TM01模式有类似于TEM模的性质,没有截止频率,但纵向电场不为零,电子束能够与它发生强相互作用过程。粒子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在器件半径仅为4.0 cm,电子束能量240 keV,电子束流1.8 kA,导引磁场仅为0.75 T时,返波振荡器可以在频率1.60 GHz处获得较大功率的微波输出, 平均峰值功率达140 MW,平均峰值功率效率约为32%。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从大豆幼苗中分离出与poly A相连的RNA.将此RNA注入开花后的子房,并用此RNA处理水稻花药.处理过的花药经离体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诱导植株.通过免疫反应的实验发现,在上述两种处理过的后代种子中含有大豆的蛋白质,而对照无此蛋白.  相似文献   
100.
We study theoretically the ultracold two-component fermionic gases when a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is used to tune the scattering length between atoms. For 6Li at the narrow resonance B0=543.25 G, it is shown that the gases would be in a coexistence of the regimes of BCS,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 and unitarity limit with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technique. In the case of thermal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we investigate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gases and show that a double peak of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can give us a clear evidence for the coexistence of BCS, BEC, and unitarity lim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