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55篇 |
免费 | 2140篇 |
国内免费 | 346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804篇 |
晶体学 | 453篇 |
力学 | 737篇 |
综合类 | 348篇 |
数学 | 1598篇 |
物理学 | 57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3篇 |
2023年 | 161篇 |
2022年 | 426篇 |
2021年 | 367篇 |
2020年 | 395篇 |
2019年 | 361篇 |
2018年 | 437篇 |
2017年 | 510篇 |
2016年 | 385篇 |
2015年 | 471篇 |
2014年 | 659篇 |
2013年 | 857篇 |
2012年 | 750篇 |
2011年 | 880篇 |
2010年 | 831篇 |
2009年 | 901篇 |
2008年 | 1003篇 |
2007年 | 856篇 |
2006年 | 844篇 |
2005年 | 668篇 |
2004年 | 525篇 |
2003年 | 449篇 |
2002年 | 425篇 |
2001年 | 412篇 |
2000年 | 491篇 |
1999年 | 264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05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8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基于小波变换阈值法处理光纤陀螺信号噪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波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特性,利用小波变换阈值滤波可以有效地处理光纤陀螺信号的噪声。具体的仿真实验分析比较表明,小波变换阈值滤波可以有效地剔除光纤陀螺的信号噪声;与传统的数字低通滤波方法相比,去噪效果更好。利用Allan方差法并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可得到陀螺信号噪声中各误差源的幅度;通过比较滤波前后的各误差系数的具体数值,进一步证实了小波变换阈值滤波的有效性;并指出通过小波分析可以显示出陀螺信号中低频噪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2.
183.
深基坑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工程界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设计采用的是土钉墙与桩锚分开单独设计的思路。根据单独设计思路和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基坑工程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单独土钉墙数值模拟、单独桩锚数值模拟与联合支护数值模拟模型。通过不同设计方法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联合支护数值模拟同时考虑了上部土钉墙与下部桩锚支护结构,模拟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相符,结果较为合理;与联合支护模拟结果相比,单独土钉墙模拟得到的土钉内力,坡顶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均较小,以此为设计依据使土钉墙偏于不安全;单独桩锚模拟与联合支护模拟相比则高估了锚杆拉力、桩顶沉降、桩身最大弯矩,使设计有些保守。 相似文献
184.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段,重点研究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分布关系与成生联系,建立构造地裂缝的地质结构模型;将现代物理数值模拟技术与高精度观测技术相结合,分析研究构造活动启动地裂缝灾害的力学机理以及构造作用与抽水作用耦合致裂机理;以GPS观测资料为约束,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成生与青藏、华北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联系起来,研究该区地裂缝与现今中国大陆动力学的内在联系,揭示大陆驱动力产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5.
分析了弹性区域中应力传播的波动方程,说明该应力传播过程可以使用线性系统模型进行描述。根据系统辨识领域的脉冲响应方法,建立了应力测点的脉冲序列与源函数和响应序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测点间应力序列之间的关联响应模型,给出了采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优化方法求解关联参数的方法,并采用某次黄土介质中化学爆炸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将该模型用于测点数据的预测,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很小。这表明,各测点间存在与测量数据无关的客观联系,仅由实验中爆炸源、测点位置和地介质力学参数分布等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6.
通过对多年冻土区道路路基稳定性的分析和研究,从冻土类型、温度、厚度、地质地貌单元以及工程条件5个方面选取了12项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安全可靠度并考虑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确定冻土区路基稳定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安全可靠度的用于评价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青藏公路清水河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段公路实施热棒处理措施前后,其路基稳定性评价系统可靠度分别为0.48和0.55,与该段公路实际运营过程中路基稳定状态相一致,即由不稳定到稳定,进一步对布设热棒后路基稳定性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其评价系统得分为63.74分。 相似文献
187.
188.
189.
研究了具有牵引悬置装置的精密仪器设备半挂运输列车的振动问题,建立了14 自由度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振动模态分析,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某典型半挂运输列车在有阻尼和无阻尼情况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相似文献
190.
一维链状有机锡配位聚合物[(PhCH2)3Sn·(O2CC5H4N)·(H2O)]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hCH2)3Sn·(O2CC5H4N)·(H2O)]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4-pyridine car-boxylic acid with the tribenzyltin oxide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IR,1H NMR and MS.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The space group P21/c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1.2241(8)nm,b=0.9660(6)nm,c=2.3708(15)nm,β=102.722(12)°,V=2.734(3)nm3,Z =4,Dc=1.298g·cm-3.In crystal,the tin atom rendered five-coordinate in a trigo nal bipyramidal structure which is bridged by 4-pyridine carboxy-late into one-dimensional chain polym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