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353篇
化学   677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84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72篇
物理学   4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以密胺餐具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密胺餐具中重金属铅、镉的迁移规律,对密胺餐具中的铅、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并提出密胺餐具中铅、镉的安全卫生标准建议值.  相似文献   
152.
用混合法制备了工业乙苯脱氢催化剂,考察了新鲜催化剂和使用34个月后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应用多种表征手段详细研究了所制备的工业催化剂在使用前后体相和表面的变化情况.活性测试结果发现,催化剂使用34个月后,活性下降12%,消炭后催化剂活性有所提高,但很快又恢复到失活后的水平.表征结果发现,积炭、钾的流失和催化剂活性相的烧结都不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根本原因,而助催化剂钾的不均匀分布和催化剂活性相中Fe3 的还原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3.
用混合法制备了Fe2O3-K2O乙苯脱氢催化剂,并用压汞法、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程序升温还原和热重-差热分析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表面积、体相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平均孔径逐渐增大;尖晶石K2Fe22O34中正四面体Fe3 的含量逐渐减少,正八面体Fe3 的含量逐渐增多,催化剂逐渐变得容易被还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差别不大,但达到平稳时所需的诱导期逐渐缩短.过高的焙烧温度不利于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4.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克菌丹和灭菌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镁吸附剂和硅胶作为混合固相萃取的净化方法,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克菌丹和灭菌丹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多种固相萃取柱和不同洗脱溶剂对克菌丹和灭菌丹保留行为的影响,优化了固相萃取净化方法及样品提取方法的分析条件。用GC-ECD检测,两种农药在0.05~2.0m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7。苹果中4个浓度克菌丹和灭菌丹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100%~111%和104%~113%之间,RSD在3.0%~7.2%和2.8%~4.2%之间。在菠萝、草莓、梨和橙子中,克菌丹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在95.6%~112%和2.5%~7.5%之间;灭菌丹在82.5%~96.4%和3.3%~8.0%之间,克菌丹和灭菌丹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2mg/kg和0.0056mg/kg。  相似文献   
155.
层层自组装制备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胆碱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经混酸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铂(Pt)电极,在此基础上固定(PAA/PVS)3复合膜,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高分子聚电解质PDDA与胆碱氧化酶交替组装在已修饰的电极上,构建了电流型胆碱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MWCNTs的引入使电极对H2O2的催化电流明显增大,制成的酶电极可以有效控制酶量的使用,酶膜组装层数为8时最优,对胆碱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7~1×10-4mol/L;灵敏度为12.53μA/mmol;响应时间为7.60s;检出限为2×10-7mol/L(S/N=3)。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30d时的响应电流值仍保持最初的89.5%。3次平行实验的RSD为3.64%。  相似文献   
156.
采用多拷贝同时搜寻方法(MCSS)分析得到了CaNMT活性位点的疏水区域、氢键结合位点和负电性区域. MCSS计算结果显示, CaNMT活性位点有两个疏水性比较强的区域: 一个由Tyr107, Tyr109, Val108, Phe117, Phe123, Ala127, Phe176和Leu337等残基组成; 另一个由Phe115, Phe240和Phe339组成. CaNMT活性位点发现有两个氢键作用区域, 其中Tyr119, His227, Asn392和Leu451是与已有抑制剂的氢键结合位点, Tyr107, Asn175, Thr211和Asp412是新发现的氢键结合位点, 而且在NMT家族中高度稳定, 它们对设计新结构类型的CaNMT抑制剂具有重要作用. Leu451是负电性兼氢键作用位点, 是抑制剂设计时所必需考虑的位点.  相似文献   
15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3催化剂,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电子自旋共振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相同组成的常规SrTiO3催化剂相比,纳米SrTi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650℃)催化性能.通过增大Sr/Ti比可进一步优化纳米SrTiO3的催化性能.纳米SrTiO3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氧物种和F中心均具有活化及催化甲烷分子生成C2烃产物的活性,但吸附氧物种易使OCM反应中间体和产物深度氧化,而F中心具有低温活化甲烷分子及高选择性生成C2烃产物的特性.纳米氧化物粒子因表面原子配位不饱和(配位数低),其表面存在较多的F中心。  相似文献   
158.
The mechanism is investigated for CptBuRh(OH)2-catalyzed annulation of 2-biphenylboronic acid with three activated alkenes using M06-2X functional. The reaction comprises transmetalation via two steps and following C-H activation producing reactive Rh-biphenyl complex with two Rh—C σ bonds. After the coordination/insertion of alkenes, respective fused or bridged cyclic products are yielded depending on different alkenes accompanied by the release of CptBuRh. The promotion of CptBuRh(OH)2 lies in the barrier decrease of transmetalation and C-H activation ready for coordination/insertion ensuring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ommon rate-limiting reductive elimination. The stereoselective transfer and ring rotation are specific for benzoquinone and cyclopropenone. The role of Rh(III) catalyst and release of Rh(I) is supported by Multiwfn analysis on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FMO) of specific transiton states(TSs) and Mayer bond order(MBO) value of vital bonding, breaking.  相似文献   
159.
两种食用菌菌糠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热解液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日益枯竭,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和化学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其中,热解液化作为独立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在近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  相似文献   
160.
三羟甲基烷烃是用于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表面活性剂、合成润滑油等的原料[1-3].三羟甲基十一烷(化学结构见图1)作为三羟甲基烷烃中直碳链最长的一员,不仅具有亲水性(分子中含三个亲水基),而且具有疏水性(含一个长直碳链亲油基),因此可用作表面活性剂.不仅如此,与同样用作乳化剂的一般高级脂肪醇(如十六烷醇)相比,可以在化妆品用的乳液中加入三羟甲基十一烷作乳化剂,以降低乳液的黏度,防止乳液中由于大量加入高级脂肪醇而导致产品黏度过高以至不能在皮肤上被充分涂抹开的状况发生[4].为制备智能芳香缓释型聚氨酯微胶囊壳材[5],需要设计聚氨酯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能与相变石腊和油溶性香料有良好相容性的疏水链(三羟甲基十一烷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因此,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三羟甲基十一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