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化学   324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1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A series of triphenylene derivatives with six symmetric substituents was synthesized from hexabromotriphenylene. The synthesis was conducted by six-fold palladium-catalyzed Hagihara-Sonogashira cross- coupling reactions to yield the hexa-alkynyl substituted triphenylene derivatives of HTP1, HTP2, HTP3 and HTP4. The six symmetric substituents can not only endow the triphenylene the longer π-conjugated range, but also increase the solubility of the compounds. Their photophysical, electrochemical, therm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properties,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were established which demonstrate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substituents on the electronic nature and the mesomorphic phase of these disk-shaped molecules. In addition, with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y(POM) characterization, the self-assembly behaviors of the compound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2.
皮质激素;;甲基化;共轭加成;瑞美松龙;3β-羟基-16α;17α;21-三甲基孕甾-5-烯-20-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不对称合成光学活性化合物取得了较大进展,不对称合成α-氨基酸、β-氨基醇、α-取代苄胺的报道很多。但是,不对称合成生物碱类物质——α-取代氨甲基吡啶类化合物还未见文献报道,而此类化合物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此,我们以( )-樟脑为手性试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老化温度(80、100、120和150℃)合成了一系列KIT-6载体,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CeO_2/KIT-6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N_2物理吸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CO_2程序升温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结果,详细考察了老化温度对KIT-6结构以及CeO_2/KIT-6催化剂直接催化CO_2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老化温度下制备的KIT-6均保持其独特的三维孔道结构。随着老化温度升高,KIT-6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老化温度为100℃时,KIT-6比表面积达到最大(683 m~2·g~(-1))。KIT-6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CeO_2分散度,进而提高暴露的活性位点数量,催化活性随催化剂表面中等碱/酸性吸附位数量和Ce~(3+)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CeO_2/100-KIT-6催化剂中CeO_2颗粒尺寸最小(5.9 nm),暴露的活性位数量最高,催化活性最佳。随后,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CeO_2/100-KIT-6催化活性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提高,催化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反应温度为140℃时,催化活性最高;且催化活性随反应压力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在反应温度为140℃、压力为6.8 MPa条件下,催化剂经6次循环后,DMC收率由15 mmol·g_(CeO_2)~(-1)逐渐降低至2.8 mmol·g_(CeO_2)~(-1),原因归结为反应过程中CeO_2纳米颗粒发生团聚,使暴露出的活性位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碳桥限制构型催化剂(CpCN-CGC)的工业应用,为模试提供工艺参数,我们考察了用这种催化剂,以正庚烷为溶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的乙烯与1-己烯共聚,考察因素包括聚合温度、乙烯压力、铝锆比、氢气压力和1-己烯浓度.研究发现聚合温度从100升高到140℃,共聚活性先升高再降低,聚合物分子量持续降低;氢气分压从0.1增加到0.8 MPa,共聚活性仍呈先升高再降低,聚合物分子量持续降低的趋势;乙烯压力从0.4升高到1.8 MPa,共聚活性先升高再降低,但聚合物分子量逐步增大;Al/Zr从500升高到1 000,共聚活性逐步增大,但聚合物分子量趋向减小.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0μmol,Al/Zr=700,聚合温度为110~120℃,乙烯压力为1.2~1.4 MPa,1-己烯加入量为20 mL,聚合时间为30 min.此时共聚活性最高达到106g/(mol-Zr·h),共聚物中1-己烯插入率达到了8.34%;用13C-NMR、GPC、DSC表征了聚合产物,计算了二单元组和三段组序列分布,并发现有交替共聚片段HEHE存在.最后还讨论了在聚合物中发现的多种支链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在水热条件下,以碳球为模板合成了Mn2O3空心球,并用作锂硫电池的载硫基底材料。测试结果表明载硫量为51%的Mn2O3-S复合材料显示了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循环100圈后,最终可逆容量仍保持657 mA·g-1,证明该Mn2O3空心球是一种有潜力的载硫基底材料。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的双氢青蒿素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色谱条件 :AlltimaC18 柱 (2.1×150mm ,5μm ,流动相 :甲醇 -水 (体积比85∶15) ;流速 :0.2mL/min ;柱温 :25℃ ;进样量 :20μL。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 (ESI) ;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307(双氢青蒿素) ,m/z275(蒿甲醚 )。样品用液 -液萃取方法处理。双氢青蒿素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L -1,定量下限为5μg·L -1,日内、日间精密度 (RSD)均小于10 % ,萃取回收率在71.5 %~83.2 %之间 (n=5) ,分析方法回收率在98.4 %~101.9 %之间 (n=5)。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适用于双氢青蒿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3个系列芳香类含碳一氧键的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相关的氧化还原电势,通过热力学循环首次估测了负离子基的碳-氧键的断裂能量(ΔHcleav[C-O]·-).结果表明:得到1个电子形成负离子基可以活化碳-氧键。这与具有相同结构的正离子基的情况是一致的,但其活化程度略小。相关分析表明:ΔHcleav[C-O]·-vs(ΔEred[C-O]+ΔpKa[HA])和ΔHcleav[C-O]·+vs.(ΔBDE-ΔEox[C-O])均呈线性。讨论了负离子基和正离子基及其母体化合物中键的特征,并与文献中有关的键能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SnO2 SiO2 (SnSiO)表面复合物载体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SnSiO担载的Cu Ni双金属催化剂。借助BET、XRD、TPR、IR和微反等技术研究了SnSiO及其负载的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及CO2 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 :SnSiO是SnO2 单分子层价联于SiO2 表面的复合氧化物 ,仍保持类似SiO2载体的孔结构和比表面 ;SnO2 引入SiO2 表面后可以有效地促进CuO、NiO的还原 ,还原后成为负载在SnSiO载体表面的Cu Ni合金 ;CO2 在负载型Cu Ni合金表面Cu或表面Ni位上发生化学吸附 ,形成线式和剪式吸附态 ;CO2 在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产物主要是CH3 OH、CH4 、CO和H2 O ,生成CH3 OH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条件密切相关。Cu Ni催化剂 ,在 0 5MPa ,170℃ ,H2 /CO2 (mol/mol)为 3的条件下 ,CH3 OH的选择性达到 84 6 %。  相似文献   
20.
A small molecule fluorescent probe, 4-[2-(4-chlorophenyl)-4,5-diphenyl-1H-imidazol-1-yl]aniline(L) for detecting Ag+ ion was gently synthesized via one-pot multi-component reaction catalyzed by H3[PW12O40] under solvent-free microwave irradia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g+ ion changed from 0 to 8.0×10−6 mol/L in the solution of H2O/CH3OH(19:1, volume ratio),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um was blue-shifted and accompanied by a gradual increase i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ith a low detection limit of 3.0×10−11 mol/L. Moreover, UV-Vis absorption titration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a 1:1 stoichiometric ratio and an association constant of (9.95±0.44)×105 L/mol between probe L and Ag+ ion, and thus their complexation mechanism was also proposed and verified. More importantly, this fluorescent probe was remarkably specific for Ag+ ion under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metal ions and exhibited a wide pH application range of 4.0-8.0. Additionally,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this probe was also carried out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sh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