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6篇
  免费   870篇
  国内免费   1408篇
化学   3294篇
晶体学   172篇
力学   296篇
综合类   132篇
数学   764篇
物理学   20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5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研究白血病骨髓移植病人全血微量元素铜的变化及其意义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正常对照组与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及移植后骨髓空虚期全血微量元素铜的含量。结果表明 ,正常对照组全血铜浓度与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全血铜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与骨髓空虚期全血铜浓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白血病缓解后血铜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而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预处理后骨髓空虚期全血铜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说明预处理影响微量元素铜的代谢 ,本文就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2.
稀土在鼠肝中的物种分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 ICP-MS、微量蛋白层析分离技术 ,研究了长时间、低剂量混合稀土及短时间、高剂量硝酸镧分别对大鼠及小鼠作用后 ,稀土在鼠肝中的代谢累积及其物种分布 .结果表明 ,鼠肝中各稀土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其累积速度大小顺序为 La>Ce>Nd>Pr;经柱层析分离未得到与稀土特异结合的鼠肝蛋白 ;稀土可与多种鼠肝蛋白 (包括多种重要的酶 )结合 ,在一定条件下 ,稀土与其结合蛋白可发生解离  相似文献   
63.
采用SCF-X_α-MS方法, 对于C(2×2)S/Fe(001)吸附体系, 选择Fe_5S和Fe_9S两种原子簇模型, 研究了该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吸附成键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图象。结果表明, S吸附于Fe(001)单晶表面具有较强的定域性质, S原子与底物Fe原子之间的吸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S(3p)-Fe(4s,3d)之间的轨道相互作用。通过对表面吸附键长的优化, 其结果与X.S.Zhang等的ARPEFS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4.
聚有机硅氧烷是一类主链由硅-氧键连接而成,侧链为有机基团的聚合物,兼具有机聚合物和无机聚合物的特性,性能优异,尤以卓越的耐高温性能而著称,在大气中于-50~250℃可以长期使用[1].为了进一步提高聚有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添加各种耐热性添加剂,或可与聚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一个基于局部组成概念上的核磁共振模型. 利用该模型和以前别人提出的局部组成型粘度方程, 成功地同时关联属于传递性质的粘度数据和属于波谱性质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数据,关联所得到化学位移的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0072,粘度的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0006 mPa•s,结果表明提出的局部组成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6.
NH_2基态和激发态的SAC-CI和量子拓扑方法研究郑世钧,蔡新华,宋天乐,孟令鹏,中迁博,波田雅彦(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石家庄,050091)(京都大学工程学院京都,日本)关键词SAC-CI方法,激发态,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用量子拓扑学方法研究激发态...  相似文献   
67.
地锦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对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采用乙酸乙酯萃取、酸碱沉淀、铅盐沉淀3种方法,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了探索.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浸法中四因素对地锦草黄酮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样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通过实验得到了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10倍体积的50%的乙醇水溶液在80℃浸提1 h.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分离方法为酸碱沉淀法.这些数据为中药地锦草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在低钯含量活性非均布Pd/Al2O3催化剂上,实现了富氧条件下,氢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NO过程,低温、富氧条件下NO的转化率高达80%-100%。NO直接分解实验表明,600℃,NO分解转化率在无氧时为17.3%,有0.5%氧存在时接近于0。氢非选择性还原NO条件下,100℃以下,NO转化率为100%。根据实验结果及文献,推测了氢部分选择性还原NO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不同的反应温度下,NO脱除反应有所不同。在115℃以下,NO还原产物为NH3;115℃-155℃,NO还原产物为NH3、N2O和N2;155℃以上,NO还原产物中无NH3存在。NO还原反应与氢氧反应是平行的竞争反应。  相似文献   
69.
70.
四氢呋喃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晃玉等曾以BF_3-二元醇(DO)引发四氢呋喃(THF)与环氧氯丙烷(ECH)共聚合,用所得共聚醚制成嵌段聚醚聚氨酯,与用THF均聚醚或THF-环氧丙烷(PO)共聚醚为软段的聚氨酯相比,分别在低温性能及强度上有明显改进.且由于引入氯甲基侧基可作进一步接枝共聚改性。但用BF_3-DO为引发剂很难制得不含环聚体的共聚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