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6篇
  免费   1952篇
  国内免费   3420篇
化学   6536篇
晶体学   431篇
力学   641篇
综合类   342篇
数学   1482篇
物理学   532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487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822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976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405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研究了二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M_0)和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癸烯-1(M1)-与四氟乙烯(TFE)的共聚反应,聚合物的性质,并测定了TFE-M0竞聚率。竞聚率的测定证明M0较其它已报道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聚合活性都大。TFE-M0共聚物通过化学反应可转化成相应的全氟羧酸甲酯树脂。  相似文献   
72.
γ-芳基取代烯丙醇菊酯的合成及杀虫活性陈亚娟,黄润秋,马军安(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γ-芳基取代烯丙醇,拟除虫菊酯,杀虫活性第一个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烯丙菊酯保留了天然除虫菊酯醇部分的环戊烯醇酮结构,至今仍广泛用作卫生杀虫...  相似文献   
73.
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浸渍法制备了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的预处理温度、添加镧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BET法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积;采用H2-O2滴定法测定Pd的分散度.结果发现,用经过1.023K焙烧过的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添加镧助剂后催化剂的分散度、活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4.
MAA存在下VAc/BA核壳乳液聚合过程中的胶粒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EM和电位滴定法对不同配方和工艺条件得到的胶粒形态结构和羧基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甲基丙烯酸有利于胶粒的稳定和形成规则的核壳胶粒。半连续加料不会形成完全反转的核壳结构,但是,核层在反应过程中由于聚合物簇的迁移会造成形变。由于胶粒中聚合物浓度高,粘度大,因而胶粒形态变化受动力学影响甚大,羧基分布主要是由动力学确定的。  相似文献   
75.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四溴双酚A(TBBPA)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QuEChERS方法,均质生物样品用水分散后加乙腈提取,经C_(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CORTECS~?C_(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分离,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结果表明,TBBPA和3种HBCD单体在0.5~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8,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0.04~0.16μg/kg和0.12~0.55μg/kg。在5、20、5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4.0%~1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2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水产品中TBBPA和HBCD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6.
利用Sol-gel法结合氧化铝模板技术制备了La0.8Ca0.2MnO3纳米线, 并研究了两种热处理方法对 La0.8Ca0.2MnO3纳米线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快速升温到800 ℃得到的La0.8Ca0.2MnO3纳米线较粗, 其直径大于氧化铝模板的孔径, 而经过缓慢升温到400 ℃预处理再升温到800 ℃得到的La0.8Ca0.2MnO3纳米线, 其直径和氧化铝模板的孔径相当, 都约为35 nm.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得到的 La0.8Ca0.2MnO3纳米线都是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属于单斜晶系的多晶材料.  相似文献   
77.
实验考察D07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交换柱中脱除过氧化氢中微量金属阳离子的动态行为.通过改变料液流速、高径比、料液中交换离子浓度及料液组成等参数,绘制不同条件下的透过曲线,以此考察D072型树脂对过氧化氢中金属阳离子的动态交换性能,从而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制备了具有Anderson结构的铁钼杂多酸稀土盐,经元素组成分析、TG和ICP确定其通式为Ln[FeMo6O24H6](Ln^3 =La,Ce,Pr,Nd,Sm,Gd,Dy,Yb).采用IR,UV,^95Mo-NMR,XRD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发现在IR光谱图上呈现出羟基和H2O的两个振动谱带,并进行了归属,表明此类杂多酸稀土盐属Anderson结构B型.借鉴TG-DTA、不同温度下的IR和XRD及水溶性实验对Ln[FeMo6O24H6]和(NH4)3[FeMo6O24H6]的热解性质研究表明,此类杂多酸稀土盐的分解温度为350~400℃.比母体酸盐的热稳定性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79.
合成了以芴为取代基,P原子为核的一类新型有机膦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的HOMO值在-5.35~-5.24eV之间.在二氯甲烷中的最大紫外吸收光谱峰值在313~351nm之间,荧光光谱峰值在334~397nm之间.利用此类小分子与纯聚芴进行掺杂,制作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低HOMO值有机膦化合物的引入有效地降低了聚芴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80.
Two title compounds, 4,4'-diformyl-diphenoxyethane (compound 1, C16H14O4)and 4,4',4'-triformyl-triphenoxytriethylamine (compound 2, C27H27NO6), were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of 4-hydroxybenzaldehyde with 1,2-dichloroethane and tris2-chloroethylamine, respectively in dimethyl formamide in the presence of anhydrous potassium carbonate. The crystal data are: monoclinic, P21/c, a = 7.571(2), b = 12.608(3), c = 7.357(2) ', = 105.823(6)o, V = 675.7(2)'3, Mr = 270.3, Z = 2, Dc = 1.328 g/cm3, F(000) = 284, (MoK = 0.096 mm-1, R = 0.0537 and wR = 0.2189 for compound 1; and monoclinic, P21/n, a = 11.7162(6), b = 9.0042(6), c = 22.908(2) ', = 99.505(1)°, V = 2383.5(3) '3, Mr = 461.50, Z = 4, Dc = 1.286 g/cm3, F(000)= 976, (MoK = 0.091 mm-1, R = 0.0464 and wR = 0.1462 for compound 2. The molecule of compound 1 dialdehyde is located at the crystallographic inversion center nearby the midpoint of C8-C8A single bond. The three chains in the molecule of compound 2 trialdehyde are of non-crystallographic pseudo-C3 symmetry, and each of them is quite plan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