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2篇
  免费   1889篇
  国内免费   3401篇
化学   6507篇
晶体学   429篇
力学   603篇
综合类   338篇
数学   1480篇
物理学   516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808篇
  2012年   732篇
  2011年   850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882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830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以乙丙橡胶(EPR)为主干,聚苯乙烯(PS)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EPR-g-PS的基本形态是高度分散的聚苯乙烯微区(约几百?)存在于乙丙橡胶连续相中的两相体系,随接枝共聚物中聚苯乙烯含量增加,微区形态发生变化,少量的接枝共聚物在PS与EPR共混物中起“增容剂”作用,使分散相微区变得小而均匀,多重玻璃化转变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相分离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2.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 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以及分子力学(MM2)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手性分子N-[4-(1-芘基)]丁酰-D/L-苯丙氨酸(PDP和PLP, 总称PPs)与β-环糊精(β-CD)、 2-位硒桥联双β-CD(2-SeCD)和2-位碲桥联双β-CD(2-TeCD)的包结能力大小及这3个环糊精对PPs手性识别能力的差异和识别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PPs不能与单疏水空腔的β-CD形成很好的包结复合物, 与具有较长桥联链的2-TeCD结合能力最强. 2-TeCD与PDP和PLP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33×104和6.07×103 L/mol, 对PPs的手性识别比达到KD/KL=3.84, 高于2-SeCD(KD/KL=2.61). 用MM2模拟得出了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PPs的绝大部分位于双环糊精两个空腔之间, 但是在这两个复合物中, 苯环与芘环所成的二面角不同. 此外, 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氢键相互作用, 且2-TeCD强于2-SeCD.  相似文献   
143.
TPS was a biodegradable material based on starch. Starch was an inexpensive and natural renewable polysaccharide, which was widely investigated as the substitute of petroleum-derived plastics. Native starch commonly existed in granule structure with about…  相似文献   
144.
利用苯乙酮及苯乙酮衍生物,经过傅-克乙酰化反应、偶联反应、Wittig烯化反应,合成了脱氢姜黄烯及其类似物.再经选择性催化氢化反应,可分别得到α-姜黄烯、黄根醇甲醚及姜黄氢醌甲醚.  相似文献   
145.
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化学亲和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辉  何静  David G Evans  段雪 《催化学报》2002,23(5):473-476
 用二氯化钛茂作为活性物种的来源,利用Si-MCM-41催化剂表面羟基的反应性,得到了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两种结构模型.结构表征结果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不仅长程结构好,孔径分布均一,而且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含量高.两种结构模型催化剂上芳烃羟化反应性能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表面的亲水/憎水性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调变,从而可实现控制芳烃羟化的化学亲和选择性.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6.
β-环糊精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β-环糊精(β-CD)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内容有β-CD协同增敏,对映体拆分,β-CD诱导室温磷光法及应用,β-CD及其衍生物的荧光增强效应,测量痕量金属,传感器,模拟酶及超分子化合物,β-CD包络物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光谱;N-(4'-取代嘧啶-2'-基)-取代苯氧基磺酰脲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48.
微量元素锌与小儿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98例西安阎良一四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小儿发锌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锌与小儿健康的关系,并对低锌的小儿进行了治疗。通过治疗(药疗、食疗)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发锌正常者达85.7%。  相似文献   
149.
非均相羰基氧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液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色质联用仪对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DPC)过程中的反应液的主要产物及副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其结果发现该反应的主要副产物为苯氧基丙酸和4-苯氧基苯酚以及四丁基铵盐;用气相色谱外标法对反应液中的DPC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回归法得到了定量分析:DPC的计算方程式,实验证明该方程在DPC的浓度小于10%范围内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0.
尹汉东  马春林  刘国富 《有机化学》2003,23(9):1013-1016
用三苯基氯化锡与硫代苯甲酸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合成了三苯基锡硫代苯甲 酸酯,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化合物属正 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1,晶胞参数:a = 0.8306(3) nm, b = 1.6906(5) nm, c = 3.1459(10)) nm, V = 4.417(2) nm~3, Z = 8, D_c = 1.465 g/cm~3, R_1 = 0.0472, wR_2 = 0.1012。该化合物的晶体是由孤立的分子所组成,四配位的锡 原子呈畸变的四面体构型,配体羧基上的氧原子和锡原子之间存在弱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