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50篇
化学   452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3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接枝的L-苯丙氨酸为结合位点,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采用沉淀聚合技术, 在碳纳米管表面制备了对硝基苯酚印迹复合材料. 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该印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结果表明,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了一层稳定的印迹材料.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该印迹材料的等温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该印迹材料对模板分子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Qmax=80.5 μmol/g)和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选择因子达2.5). 以该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 研究了它对对硝基苯酚和其它结构类似物混合溶液的动态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印迹复合材料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容量不受结构类似物浓度的影响, 能较好地应用于对硝基苯酚的分离富集检测.  相似文献   
142.
将脉冲激光束在惰性气氛中溅射石墨产生的等离子体,与一维链状聚甲基硅氧烷的蒸气束流反应,在产物中通过真空升华和重结晶分离出了两种单晶,经X射线衍射测定为具有(CH3SiO1.5)n(n=8,10)组成的硅氧烷,它们均具有多面体的三维笼状构型。通过色-质联用还检测到其它硅氧烷化合物,其中某些产物已表征为二维多环的构型,反应结果表明,经由激光等离子体的碰撞和能量传递,反应物的链状结构发生解离和进一步反应,经结构重组形成了多种不同组成和构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3.
钛酸钴;钛酸镓;水热合成;钛酸盐(钴、镓)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相似文献   
144.
N-(1-萘基)氨基乙酸的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和电子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水溶液中基态氨基酸分子以内盐形式存在 [1] .由于质子化氨基的正诱导效应 ,羧基的离解常数显著提高 ,如氨基乙酸的羧基离解常数 ( 4.57× 1 0 -3mol/L,2 5℃ [1] )是乙酸 ( 1 .74× 1 0 -5 mol/L[2 ] )的 2 63倍 ;同时内盐结构亦使氨基酸和肽链具有分子内电偶极 ,后者已在肽链上电荷转移过程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3,4] .激发态氨基酸或肽的诱导效应和电偶极性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难有合适的激发方式和研究方法 .然而相关研究应予重视 ,因为研究结果将可能为生物酶活性的调节提供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45.
以2,2-二(溴甲基)-1,3-丙二醇(1)为原料合成了3-溴甲基-3-羟甲基氧杂丁环(2)、3-乙氧甲基-3-羟甲基氧杂丁环(3)、3-叠氮甲基-3-羟甲基氧杂丁环(4)、3-叠氮甲基-3-硝酸酯甲基氧杂丁环(5)、3-溴甲基-3-硝酸酯甲基氧杂丁环(6)及3-乙氧基甲基-3-硝酸酯甲基氧杂丁环(7)共六种3,3-不对称二取代甲基氧杂丁环化合物,其中6和7的合成未见文献报道。也提出了合成5的改进路线。  相似文献   
146.
Considering the properties of slow change and quasi-periodicity of magnetocardiography (MCG) signal, we use an integrated technique of adaptive and low-pass filtering in dealing with two-channel MCG data measured by high $T_{\rm c}$ SQUIDs. The adaptive filter in the time domain is based on a noise feedback normalized least-mean-square (NLMS) algorithm, and the low-pass filter with a cutoff at 100Hz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characterized by Gaussian functions is combined with a notch at the power line frequency. In this way, both relevant and irrelevant noises in original MCG data are largely eliminated. The method may also be useful for other slowly varying quasi-periodical signals.  相似文献   
147.
林丽华 《中国物理 B》2009,18(9):3890-3892
This paper presents a scheme for realizing the frequency up-conversion between two collective atomic modes. In the scheme two atomic samples are coupled to a cavity mode. Under the large detuning condition, the two collective atomic modes are coupled via the virtual excitation of the cavity mode and the effective Hamiltonian corresponds to the frequency up-conversion. In the scheme the cavity mode is only virtually excited and thus the process is insensitive to cavity decay.  相似文献   
148.
Using heavy-ion nuclear reaction and in-beam γ-ray spectroscopy technique,high spin states of 136La have been studied. The nuclear reaction used is 130Te(11B,5n) with a beam energy 60MeV. The level scheme with three collective band structures has been updated with spin up to 20h. The collective backbending has been observed in $\uppi h_{11/2}\otimes \upnu h_{11/2}$ band. According to the TRS calculations,this backbending is due to the alignment of a pair of h11/2 neutrons. The signature splitting and inversion for the $\uppi h_{11/2}\otimes \upnu h_{11/2}$ band were also discussed. Other two bands based on $12^-$ and $16^+$ levels were proposed as oblate deformation with $\gamma\approx -60^\circ$. They most probably originate from four- and six- quasiparticle configurations, that is,$\uppi h_{11/2}\otimes\upnu g_{7/2} h_{11/2}^2$ and $\uppi g_{7/2}\otimes\upnu g_{7/2}^2 d_{5/2}h_{11/2}^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9.
新型毛细管等电聚焦驱动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在生物分离分析领域中的发展迅速.CIEF可分为两步法聚焦和一步法聚焦.电渗流(EOF)可作为一种新的驱动力.Rassi等根据串连体系中电渗流速率将被平均化的原理,将未涂层毛细管与聚乙二醇涂层的毛细管通过聚四氟乙烯管耦合起来,成功地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快速分离蛋白.此外,利用电渗流输液原理设计的电渗泵还可用作流动注射和微柱液相色谱的驱动系统。  相似文献   
150.
一种新型含二茂铁基的多吡啶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前后的光电性质变化探索大分子DNA的结构、构象、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之间的规律是无机化学前沿研究热点.Koepf等发现二氯二茂钛[(C6H5)2TiCl2]具有抗肿瘤活性,开创了金属茂类抗癌络合物研究的新领域,大量实验表明:金属茂类化合物不仅具有广泛的抗癌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