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69篇
  免费   9185篇
  国内免费   16222篇
化学   35883篇
晶体学   1885篇
力学   3471篇
综合类   1668篇
数学   7526篇
物理学   23043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566篇
  2022年   1788篇
  2021年   1801篇
  2020年   1761篇
  2019年   1881篇
  2018年   1718篇
  2017年   2335篇
  2016年   1875篇
  2015年   2593篇
  2014年   3076篇
  2013年   4009篇
  2012年   3947篇
  2011年   4294篇
  2010年   4217篇
  2009年   4186篇
  2008年   4647篇
  2007年   4040篇
  2006年   4076篇
  2005年   3449篇
  2004年   2789篇
  2003年   1937篇
  2002年   2076篇
  2001年   2051篇
  2000年   2123篇
  1999年   1204篇
  1998年   640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77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204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104篇
  1983年   95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46篇
  1978年   18篇
  1971年   12篇
  1965年   24篇
  195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聚氧硫杂蒽树脂固化特性及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DSC、TG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聚氧硫杂蒽树脂 (POSPF)的固化特性及其动力学 .结果表明 ,用六次甲基四胺 间二氯苄作固化剂 ,加热至 10 5~ 2 2 5℃能使POSPF树脂固化 ,在固化过程树脂中的活性羟甲基和固化剂参与反应生成亚甲基桥从而形成网状体型结构 ;动态DSC曲线上出现宽的固化放热峰 ,用T β外推法确定其凝胶温度Ti=10 0 0℃、固化温度Tp=181 5℃、后固化温度Tf=2 2 5 7℃ .固化后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 ,失重 5 %时热分解温度高达 4 0 3℃ .  相似文献   
992.
利用~(13)C-NMR方法研究了弱碱K_2CO_3存在下酚酞成盐反应及其与活性双卤砜亲核缩聚反应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对一系列碱性条件下酚酞(PP)与4,4'-二氯二苯砜(DCDPS)的缩聚反应的研究表明任何影响内酯结构酚酞盐生成的因素都会严重阻碍聚合反应的进行。对模型化合物存在下K_2CO_3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的溶解/解离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酚酞类Card。双酚与固体K_2CO_3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络合作用。基于我们系列研究结果,本文中总结提出了弱碱K_2CO_3存在下酚酞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3.
根据pH对(甲酸+甲酸钠)/Pt体系的循环伏安图的图形和峰电位。甲酸/Pt和一氘代甲酸(DCOOH)/Pt循环伏安图的对比,以及in situ甲酸预吸附的实验,表明甲酸是通过O—H键的断裂而在铂表面上发生解离吸附,生成中间物HCOO_(2d)。在铂表面上,HCOO_(2d)可呈多种吸附态。甲酸的正常电氧化(即不考虑强吸附中间物的形成和氧化)是按反应序列(3)进行的。  相似文献   
994.
刘振东  高铁  徐玲丽  杨勇  王庆民  陈泓序 《色谱》2019,37(6):666-670
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法因具有快速、分辨率高的优势,已成为单克隆抗体纯度分析的主流方法。在非还原单克隆抗体纯度检测中,其样品前处理过程对于结果有显著影响。为优化样品前处理,考察了以碘乙酰胺和N-乙基马来酰亚胺为巯基封闭剂,在pH 6.0~9.0的样品缓冲液条件下,不同种类和批次的单抗的纯度。发现在两种巯基封闭剂中,高pH的样品缓冲液会影响巯基封闭的效果,产生较多的抗体片段;而在低pH条件下,抗体片段较少,单抗的纯度更高。因此在进行非还原单抗的纯度检测中,pH 6.0的样品缓冲液为最佳的前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995.
配合物[Pd(phen)Cl2]与腺嘌呤的键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恩君  刘祁涛 《化学学报》2005,63(8):725-728
合成并表征了固体三元配合物[Pd(phen)Cl2] 1. 以1和DNA的组成小分子腺嘌呤(ade)反应, 获得双核配合物单晶[Pd2(phen)2(ade)2]Cl2•4.5H2O (2). 配合物2为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nma, 晶胞参数a=2.1709(9) nm, b=1.4378(6) nm, c=1.2274(5) nm, αβγ=90°, V=3.8311(3) nm3, Dc=1.729 g/cm3, Z=4, F(000)=2004, R1=0.0766, wR2=0.1526. phen配体以两个氮原子与钯(II)离子配位, 按生物学原子规范标号, ade以N(3), N(9)原子与钯(II)离子桥联配位, 形成双核混配型配合物.  相似文献   
996.
三苯甲基醚直接转化成丙酮化合物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钟振声  刘爱骅 《有机化学》2005,25(6):738-740
介绍了一种新的高效的由三苯甲基醚直接生成丙酮化合物的方法, 也就是使三氟乙酸条件下脱三苯甲基的反应和生成丙酮化合物的反应在一个反应瓶中同时进行, 使脱三苯甲基作用后生成的醇继续反应得到高产率的丙酮化合物. 这种方法对于分子中同时含有对酸敏感的其他官能团的三苯甲基醚分子的脱保护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处理双原子分子-表面相互作用的推广的LEPS势.借助推广的LEPS势,系统研究了一氧化碳分子在铂低指数表面吸附的动力学特性,重现了低指数表面的分子吸附热、吸附几何及本征振动等实验数据;鉴定了某些不合理的文献信息,预测了实验尚未探测到的重要信息:预测到Pt(100)表面四重洞位的C-O伸缩振动频率为1 962.60 cm-1;预测到Pt(110)表面吸附态的C-O及C-Pt键长分别为115.1、147 pm.  相似文献   
998.
3 D-QSAR Analysis of Agonists of nAChRs: Epibatidine Analogu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3 D-QSAR about nAChRs agonists epibatidine analogue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CoMFA and CoMSI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R2cv = 0.546, R2cv = 0.907 in CoMFA andR2cv = 0.655, R2,~ = 0.962 in CoMSIA of the final model. The prediction using the final models tothe test set was r2 = 0.675 in CoMFA and r2 = 0.462 in CoMSIA. This model will be useful in thedesign of novel compounds with high affinity.  相似文献   
999.
采用XAFS方法研究浸渍法制备并于低温焙烧的CuO/γ-Al2O3催化剂的局域结构.对于CuO负载量小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0.4mmol/100m2),结果表明,CuO物种是以层状分散的孤立原子簇存在于γ-Al2O3载体表面,其第一近邻Cu-O配位环境的结构与晶态CuO的相似,键长和配位数分别为0.195nm和4.对于CuO负载量等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0.8mmol/100m2),已有少量的CuO纳米颗粒生成.对于CuO负载量大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1.2mmol/100m2),其结构与多晶CuO的相近.基于CuO在γ-Al2O3载体上的三种不同分散状态的结构特点,我们提出了CuO/γ-Al2O3催化剂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贵金属对钴基催化剂上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贵金属改性的Co/γ-Al2O3催化剂上的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通过Pt,Pd和Ru贵金属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但只有Pt改性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w(Pt)<0.5%时,催化剂的活性随着Pt含量的增加呈直线升高,当w(Pt)=0.5%时,催化剂活性可提高近5倍,但催化剂的选择性变化很小.XRD结果表明,催化剂经还原后,γ-Al2O3上的钴主要为α-Co0.TPR结果表明,Pt的加入提高了Co3O4的还原性能,且Pt含量越高,Co3O4的还原温度越低.XPS结果表明,Pt改性的催化剂样品,其Co3O4大部分被还原为Co0.由于Pt与Co具有协同效应,故Pt改性的Co/γ-Al2O3催化剂既具有较高的活性,又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