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73篇 |
免费 | 1505篇 |
国内免费 | 237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795篇 |
晶体学 | 193篇 |
力学 | 391篇 |
综合类 | 270篇 |
数学 | 1077篇 |
物理学 | 35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220篇 |
2021年 | 222篇 |
2020年 | 235篇 |
2019年 | 222篇 |
2018年 | 222篇 |
2017年 | 274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298篇 |
2014年 | 325篇 |
2013年 | 505篇 |
2012年 | 500篇 |
2011年 | 519篇 |
2010年 | 493篇 |
2009年 | 587篇 |
2008年 | 683篇 |
2007年 | 597篇 |
2006年 | 570篇 |
2005年 | 571篇 |
2004年 | 457篇 |
2003年 | 368篇 |
2002年 | 385篇 |
2001年 | 425篇 |
2000年 | 501篇 |
1999年 | 244篇 |
1998年 | 166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91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63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2篇 |
1965年 | 11篇 |
1964年 | 9篇 |
1959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对槽道纤维悬浮流进行染色线流动显示和流场PIV实验测量,实验中选用的是直径为20μm、长径比为20~100的尼龙纤维。PIV2100处理器被用来加工处理采集的实验数据。槽道长度1.5m,横截面为矩形,尺寸为105×19mm。实验结果说明在Reynolds数相同的情况下,纤维悬浮流比对应的牛顿流更不容易失稳,悬浮流中的纤维起着抑制流场失稳的作用,而且随着纤维体积分数和长径比的增大,抑制失稳的程度也提高。扰动衰减率的最小值随纤维体积分数和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大,这一效果在大Re数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922.
η6-苊烯三羰基铬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苊烯配体与三胺基三羰基铬在四氢呋喃中回流反应,合成了η6-苊烯三羰基铬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标题配合物与其自由配体的光物理行为.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Z=4,a=0.8719(7)nm,b=1.2436(10)nm,c=1.1504(9)nm,β=111.835(13)°,Cr(CO)3基团可与苊烯配体中的2个苯环中的任意一个配位,形成2个异构体(R,S),并以1:1的比例在其晶胞单元中反向面对面堆积,这种异构体共存于晶体中归属于Cr(CO)3基团在配体芳环之间的配位移动重排(IRHRs). 相似文献
923.
γ-[SiW10O36]8-夹心型稀土元素单取代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缺位填充法合成了12个γ-[SiW10O36]8-夹心型稀土元素单取代多酸化合物K13[Ln(SiW10O36)2]·nH2O(Ln=La3+,Ce3+,Pr3+,Nd3+,Sm3+,Eu3+,Gd3+,Tb3+,Dy3+,Ho3+,Er3+,Yb3+).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及室温磁化率测定结果确认稀土离子与γ-[SiW10O36]8-相配位;183WNMR及荧光光谱结果则表明,稀土离子处于2个γ-[SiW10O36]8-构成的八配位环境中,标题化合物具有夹心型D2d对称性结构. 相似文献
924.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学的迅猛发展,对定向生长的纳米碳管、半导体、氧化物及金属纳米线、管等无机材料的制备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对定向生长的聚合物纳米结构材料如聚合物的纳米管、线等的制备,却未见报道.最近,德国马普微结构研究所通过模板法制得了具有取向一致的聚合物纳米结构材料,该材料在化学传感器、药物输送以及微环境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5.
在中压汞灯光照下,无机磷酸盐能促进尿嘧啶水溶液(pH=8)的光解作用(磷酸盐效应),发生嘧啶碱基的光解取代反应,主要光解产物为6-磷酸基尿嘧啶(C4H5N2O6P).通过元素分析,UV,IR,EIMS,1HNMR,13CNMR,31PNMR等测试手段和方法,确定了光解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实验表明,在中压汞灯的发射光谱(连续光谱)中,对磷酸盐效应起作用的波长为190~220nm. 相似文献
926.
柱端安培检测毛细管电泳芯片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步蚀刻技术制作集成工作电极导管的毛细管电泳芯片,30 μm直径的碳纤维微电极通过导管与分离通道末端对齐和固定,芯片上还制作了阴极通道以固定电泳负极.以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DA)和邻苯二酚(CA)表征制作的芯片,DA和CA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200 μmol以及20~800 μmol,检测限分别是0.51和2.9 μmol(S/N=3).三种酚类的检测结果表明该芯片可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27.
研究在高氯酸银作用下,三苯基环戊二烯扩环氧化生成三苯基取代吡喃盐的反应,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28.
通过在芯片进样通道上设计一微孔进样阀,将连续进样系统耦联到芯片上,实现了试样的连续注人.并以小型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借助光纤耦合技术,通过在芯片上设计光纤通道,将自组装的光纤耦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集成到芯片上.还研制了一种小型集成化的连续注样-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电泳芯片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929.
Mo-V-Te-Nb-O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Ⅰ.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焙烧方式、焙烧气氛和焙烧温度)对Mo-V-Te-Nb-O上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与敞开式焙烧制得的催化剂相比,封闭式焙烧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丙烯酸选择性,但丙烷转化率较低. 在空气中焙烧制得的催化剂对丙烯酸无选择性,但在氮气和氩气中焙烧制得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酸选择性.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丙烷转化率降低,丙烯酸选择性升高,适宜的焙烧温度为600 ℃.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惰性气氛中采用600 ℃下封闭式焙烧制得的Mo-V-Te-Nb-O催化剂经210 h反应后,丙烷转化率保持为19%,而丙烯酸选择性持续升高,由32%升至50%. 相似文献
930.
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双促进W/MCM-22基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CM-22分子筛为载体,H2SO4酸化的(NH4)2WO4为W组分前驱物,以Zn和/或Ca,Co,Mo为促进剂,研制两系列促进型W/MCM-22基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GC测试系统评价其对CH4无氧脱氢芳构化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在双促进的W-Co-Mo(或W-Ga-Zn)/MCM-22催化剂上,常压、1073 K、原料气空速GHSV=1500 mL(STP)·h-1·(g-cat.)-1的反应条件下,苯选择性最高达到70%~72%,相应甲烷转化率为~15%;反应450 min后,甲烷转化率降低到~5%水平;7.5 h平均积炭选择性~20%.H2-TPR和NH3-TPD表征研究显示,在W/MCM-22基质催化剂中适当添加少量Co3+/2+/Mon+或Ga3+/Zn2+,一方面导致Wn+物种还原活化温度下降及可还原W6+物种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消去最强的一些B酸位同时诱生相当数量的中强酸位,这两方面的促进效应都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提高及结炭减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