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6篇
  免费   2660篇
  国内免费   1583篇
化学   9436篇
晶体学   141篇
力学   879篇
综合类   138篇
数学   1453篇
物理学   609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606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489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710篇
  2015年   694篇
  2014年   810篇
  2013年   1023篇
  2012年   1254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886篇
  2009年   915篇
  2008年   973篇
  2007年   779篇
  2006年   718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4篇
  19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 this work, samples consisting of BiVO4 with exposed (040) facets coupled with Bi2S3 (Bi2S3/BiVO4)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one-pot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as directing agent and L-cysteine as sulfur source and soft template. X-ray diffraction,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Bi2S3 content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040) and (121) facets as well as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Bi2S3/BiVO4 samples. When the Bi2S3 content reached 1 mmol, the Bi2S3/BiVO4 samples exhibited a peony-like morphology. The results of transient photocurrent tests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confirmed that a more effective charge separation and a faster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occurred in Bi2S3/BiVO4 than BiVO4. The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Bi2S3/BiVO4 sample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improved absorption capability in the visible light region and the enhanced electron-hole pair separation efficienc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Bi2S3/BiVO4 heterostructure. In addition, the Bi2S3/BiVO4 samples showed relative stability and reusability. The simpl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work could be used to fabricat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ith high activity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photocatalytic splitting of water, and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相似文献   
992.
Avadomide是处于Ⅱ期临床阶段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潜在药物,本文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重要中间体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3-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开环、霍夫曼降解、环化、酯的氨解反应、氢氧化钯/碳加氢还原反应得到Avadomide,总收率为46.9%,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纯度经HPLC检测为99.5%。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更适合Avadomide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93.
光催化完全分解水制氢是一个在粉末颗粒中实现多个串行物理化学步骤的复杂反应过程.这一过程在理论上具有体系简单、成本低、易操作等特点.然而,单步光激发系统中通常存在严重的光生载流子复合,这极大地制约了光催化的整体效率.利用能带结构不同的半导体合理构建异质结催化剂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近年来,S型异质结概念的提出为设计异质结结构以及分析不同半导体之间的载流子迁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小粒径BiVO4/Bi0.6Y0.4VO4(BYV)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共沉淀-晶化"的方法制备了BYV固溶体纳米颗粒,随后利用压力诱导固溶体中四方相钒酸铋结构转变为单斜相,从而构建了BiVO4/Bi0.6Y0.4VO4复合光催化剂.XRD,Raman,HRTEM,HAADF-EDS的结果表明,经过高压后处理的BYV固溶体表面会出现粒径约为5 nm单斜钒酸铋纳米颗粒,实现了原位构建异质结结构.随后载流子动力学的相关表征以及Au选择性光沉积的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所构建异质结中的光生电子主要分布在BYV固溶体上,而在表面形成的单斜相钒酸铋颗粒主要起到了类似"空穴"捕获的作用.这种在异质结中的载流子迁移路径符合S型异质结机理.电化学、稳态荧光光谱以及瞬态荧光光谱的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固溶体,在S型异质结这种两步激发系统中所存在的载流子迁移路径能够大幅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从而提高了小粒径BYV的光催化完全分解水性能.综上,构建S型异质结是一种解决小粒径光催化剂中载流子分离能力差的有效途径.同时,压力诱导材料晶型转变实现原位构建异质结的制备方法也为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机遇.  相似文献   
994.
结构色在自然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昆虫外骨骼、鸟类羽毛以及植物果实中广泛分布.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的水悬浮液达到一定浓度时会自组装形成左旋的手性向列液晶结构,这种手性向列结构在水分挥发后仍能保持并形成光子晶体虹彩薄膜,具有极强的手性和光子晶体的双重性质.膜内的周期性层状结构与光线产生干涉、衍射作用,表现出复杂的...  相似文献   
995.
在使用固体进样测汞仪直接测定硫化铅精矿中汞时,由于试样中硫含量通常较高(高达30%以上),在测定过程中大量的硫被氧化会污染甚至腐蚀固体进样测汞仪的核心部件催化管,导致催化管寿命严重缩短。为解决该问题,建立碳酸钙固硫-固体进样测汞仪直接测定硫化铅精矿中汞的分析方法;并对Ca/S比,分解温度,分解时间,齐化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Hg的含量在2~20 ng和20~500ng线性范围内回归系数(R2)分别为0.9996和0.9998;方法检出限(LOD)为0.006 μg/g。用该法对3个典型样品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9%(n=7),加标回收率为96%~106%。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合硫化铅精矿中汞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96.
甲醇两步制芳烃反应中低碳烯烃芳构化反应稳定性优异,为分析其内在机制,制备了不同硅铝比(nSiO2/nAl2O3)及Zn负载量的ZSM-5催化剂,以丙烯芳构化为模型反应,分析ZSM-5表面酸性对低碳烯烃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反应微观特性。发现当硅铝比由150降至75时,增加的酸密度促进了烯烃氢转移芳构化过程,使芳烃选择性由31.0%增至34.4%,但丙烯直接参与的氢转移过程也被强化,使丙烷产物选择性由28.2%增至36.0%。引入Zn助剂可将部分Br?nsted酸转变为ZnLewis酸,强化烯烃脱氢芳构化过程,使芳烃选择性进一步显著增加到62.4%。丙烯芳构化过程中芳烃烷基化深度比甲醇芳构化过程低,提升总芳烃选择性的同时,也明显抑制了难溶性积碳的形成,使反应稳定性明显提升。由此得出,甲醇两步制芳烃过程中甲醇制低碳烯烃过程对甲醇的预先消耗,抑制了低碳烯烃芳构化反应芳烃产物的深度烷基化,是该反应表现出优异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Yao  Kun  Liu  Zheng  Li  Hang  Xu  Dan  Zheng  Wen-Hua  Quan  Yi-Wu  Cheng  Yi-Xiang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2022,65(10):1945-1952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 We report the rational design of a dual stimulus-activated quaternary chiral emission nematic liquid crystals (Q-N*-LCs) containing light-driven chiral dopant R-S-R-1, a...  相似文献   
998.
在对原表面力仪进行较大改进的基础上 ,以 5 0 0 SN基础油和十六烷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超薄膜流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超薄膜润滑条件下 ,5 0 0 SN和十六烷均表现出明显的非牛顿剪切响应 ,即剪切稀释现象 ;摩擦力幅值随剪切速度的增大急剧上升到最大值 ,然后下降至某一固定值附近并产生波动 ;剪切挤压下的临界膜厚小于静态挤压的临界膜厚 ,剪切运动对吸附层有序结构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更好地理解塑性成形滑动接触界面的摩擦行为,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摩擦试验装置,运用表面纹理化技术制备了两类表面形貌的1050铝材试件,在不同的接触压力和滑动速度条件下进行一系列拉伸摩擦试验.对试验前后试件三维表面形貌进行了测量;提取真实接触面积比、封闭空体面积比和开放空体面积比等三维表面参数,来描述试件表面形貌的变化.试验发现:摩擦系数随名义接触压力和滑动速度增加而逐渐减小;试件初始表面形貌对摩擦有明显的影响;试件表面形貌和参数随接触条件出现了规律性变化.基于机械流变模型的分析表明:随着试件表面形貌变形,不同的机理决定界面摩擦行为,摩擦系数对名义接触压力和滑动速度的依赖性可分别归因于微观塑性流体动压润滑效应和入口区流体动压牵引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各向同性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正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中,将文献[3]对偶向量进行重新排序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对偶微分矩阵L,对于各向同性3维弹性力学问题发现了一种新的正交关系,文中证明了这种正交关系的成立,对于各向同性问题,新的正交关系包含文献[3]的正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