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4篇
  免费   946篇
  国内免费   1857篇
化学   3426篇
晶体学   120篇
力学   356篇
综合类   246篇
数学   598篇
物理学   23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ICCD系统中对像增强器制冷降噪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ICCD摄像机上加装一个半导体制冷器,对像增强器进行实时降温处理,以降低系统时空域噪声。为了评价半导体制冷器对ICCD系统噪声的影响,运用三维噪声模型对制冷前后系统的时空域噪声和信噪比进行了分析,发现半导体制冷器能够有效地降低像管的噪声。  相似文献   
212.
靶场光测图像处理的一个突出难题是如何分辨图像上出现的大量小目标。利用单站序列图像上目标的运动关联、目标在多站图像上像点之间的对极几何约束关系,提出了靶场多站图像多目标判读的新技术,采用单站序列图像目标卡尔曼运动轨迹预测及跟踪识别技术,以及多站图像对极几何约束同名目标匹配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仅进行单站图像判读的局限。仿真结果证明其能有效解决多站、多目标的判读问题,已成功应用于我们研制的多套靶场图像判读系统中。  相似文献   
213.
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因其具有对污染源作无干扰监测、多组分的同时连续测定、区域性或大范围地区的测量等优点,因而已广泛的应用于遥感测量技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远距离探测目标,根据探测的目标源是否充满光谱仪的视场,建立了三种辐射模型。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选用了D&P公司生产的便携式Model-101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实时探测目标云团和背景,运用差谱法和发射光谱法对探测结果进行了光谱分析,进而得到了扣除背景影响后的目标云团吸收光谱。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示例。实验结果表明,由差谱法得到的结果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214.
Human hepatoma and normal liver cells were irradiated with 12C6+ ion beams (LET = 96.05 keV/μm) and γ-rays at 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 (HIRFL). The chromatid breaks and break types were detected using the 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technique.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chromatid breaks seem to have a good relation with 12C6+ absorbed dose and 12C6+ are more effective to induce chromatid breaks as compared to the γ-rays. For 12C6+ ion irradiation the major break was isochromatid break, while chromatid breaks were dominant for γ-ray irradiation. We also observed that the Relative Biology Effectiveness (RBE) of 12C6+ ion is about 2.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γ-rays.  相似文献   
215.
脉冲功率传输线磁绝缘的建立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脉冲功率传输线建立磁绝缘的暂态过程,对暂态过程中传输线的击穿与磁绝缘关系、电子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建立磁绝缘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磁绝缘传输线电极间的电子分布改变传输线工作阻抗值的现象,给出了传输线稳态工作阻抗的求解方法和用稳态工作阻抗计算传输线暂态工作阻抗的方法。研究了截面尺寸变化时传输线中电子的分布和电磁波传播的折反射情况。结果表明:传输线在建立磁绝缘的过程中损失电子是必然的,损失电子是建立磁绝缘的必要条件。截面半径沿轴向变化时,其工作特性与极间距的变化有关。极间距增大时,后半段的电子电流增大,使其工作阻抗增大并与前半段相等,因而在尺寸变化处不产生反射波。极间距减小时,由于后半段提前产生损失电子,因而尺寸变化处产生反射波。  相似文献   
216.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型的焦炭和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新系统在焦炉子系统中采用煤炭燃烧替代焦炉煤气燃烧;在合成气制备过程采用焦炉煤气与气化煤气共制合成气,取消了重整反应和变换反应;在合成单元中采用了部分未反应气再循环方式.新型联产系统具有较高的热力性能,系统节能率高达22%.对新系统的(火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煤炭燃烧替代焦炉煤气燃烧,取消重整单元,以及合成煤气与焦炉煤气共制合成气是系统性能提升的关键所在.总之,新系统进一步拓展了煤基多联产,将为洁净煤技术指引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17.
 在20 GW加速器平台上开展了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振荡器(RKO)的单次和重复频率束流调制和微波辐射的实验研究。采用无箔空心阴极和0.9 T的恒流源磁场引出束压1 MV、束流13 kA、脉宽40 ns的环形电子束驱动RKO,该电子束经过3个紧密耦合的扩展互作用腔再经过一段漂移管的群聚后,产生了7.8 kA/20 ns的基波调制束流,该调制束流激励三轴输出腔,单次运行输出了3.5 GW的微波辐射,束波转换效率29%,脉宽20 ns;脉冲重复频率20 Hz运行时,输出微波功率3.4 GW,束波转换效率26%。该振荡器具有起振时间快、输出频谱较纯和结构紧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18.
潘树明  金汉民 《物理学报》1990,39(4):667-671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1000kV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结合磁测量研究了SmCo5永磁合金在回火中相析出和矫顽力机制。得出:从SmCo5析出的Sm2Co17相本身不是反磁化形核中心,析出的Sm2Co17相中存在的某些多缺陷区域可以具有很低的磁各向异性,从而成为反磁化形核中心,使内禀矫顽力下降。实验中发现:SmCo5从25℃到900℃回火,750℃出现最大磁不可逆损失。各种近邻Sm3+分布的中心Sm3+的磁各向异性随温度变化,越接近Sm2Co17结构,Sm3+为负磁各向异性的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19.
金伟  凌永顺  路远  同武勤  杨丽 《发光学报》2007,28(5):792-797
为了避免早期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一些缺陷,如:"串扰"和"交叉"效应以及电路连接比较复杂,用两种方法实现了基于飞利浦公司生产的LPC2210控制芯片和晶门科技公司的SSD1339驱动芯片的驱动控制电路。首先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以及芯片SSD1339和LPC2210的主要的特点;分析和比较了SSD1339的8080系列并行口和LPC2210外部存储控制单元的读写时序;分别利用LPC2210的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和外部存储控制单元,成功的控制SSD1339驱动128RGB×128点阵有机电致发光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早期驱动控制电路的缺陷,而且可以使有机电致发光屏显示出高质量的图片;用外部存储控制单元实现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实现约80 Hz的驱动帧频;而使用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实现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单步跟踪数据的传输,因此它具有方便查错的优势。本次实验为在不同的集成环境下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0.
 利用切伦柯夫辐射的瞬时发光机理,把相对论电子束打在熔石英靶片上转化为可见光,再用皮秒扫描相机进行测量,就可得到射频直线加速器皮秒电子束微脉冲的峰值电流及微脉冲束团。采用该方法,对L波段射频直线加速器的电子束微脉冲宽度和束团结构进行了诊断。由此构建了一套加速器电子束微脉冲的在线测量系统,该系统对调整加速器工作状态、提高束流品质使之适应自由电子激光要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