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7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化学   1787篇
晶体学   102篇
力学   173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324篇
物理学   12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焙烧温度的氧化物阳极涂层,SEM,EDX,XRD、强化电解寿命、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测试表明,烧结温度对阳极涂层的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析氯电位相应增加,寿命相对较长,循环伏安电量与双电层电容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2.
LaCoO3模型催化剂SO2中毒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ES,XPS,XRD和TEM等手段研究了LaCoO3模型催化剂SO2中毒过程表面化学状态、晶相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变化状况,初步推断了LaCoO3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SO2中毒机理.在SO2强化中毒过程中,SO2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LaCoO3反应生成硫酸镧和氧化亚钴,而在催化剂膜层内部则生成硫酸镧、亚硫酸镧及氧化亚钴.SO2对活性组分层的侵入及硫与LaCoO3活性组分的反应破坏了催化剂的钙钛矿结构,使得催化剂彻底中毒.当中毒温度较低及中毒时间较短时,硫在膜层中呈峰形分布,其浓度随中毒温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中毒温度的升高及中毒时间的增长,由于亚硫酸盐的分解作用,S在活性层中的浓度反而降低,中毒深度则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993.
季山  廖世军等 《分子催化》2001,15(3):228-230
赋予SO42-/MxOy型超强酸催化剂以一定孔结构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工作,如合成具有类分子筛结构的锆氧化物,然后用硫酸处理,制备这类催化剂;将锆或钛的氧化物负载于分子筛上,然后用硫酸处理,以制备具有高表面积和一定孔结构的催化剂.Reddy[1]、Huang[2]和Debra[3]等人曾报道合成了具有中孔结构的SO42-/ZrO2催化剂.   我们将分子筛的多孔性、结构规整性以及高比表面积与SO42-/ZrO2的强酸性结合起来,制得具有分子筛结构特征的超强酸催化剂.采用这种方法制取分子筛型的超强酸催化剂,目前还未见报道. 1 实验部分1.1 Zr-ZSM-11型锆硅分子筛的合成   以ZrOCl2*8H2O及硅溶胶分别作为锆源和硅源、四丁基氢氧化胺(TBAOH)为模板剂.将原料以一定的配比计量,按H2O、TBAOH、硅溶胶、ZrOCl2*8H2O的顺序加入不锈钢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在一定的温度下晶化,然后过滤、洗涤.将得到的产物在110 ℃下干燥,即得Zr-ZSM-11分子筛原粉; 最后经在一定温度下焙烧脱除模板剂.用以表征的样品原料的摩尔比为:1硅溶胶∶0.02 ZrOCl2*8H2O∶0.25 TBAOH∶30 H2O 1.2 SO42-/Zr-ZSM-11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用0.5 mol/L的硫酸浸渍脱除模板剂的Zr-ZSM-11分子筛原粉,过滤、干燥,然后在550 ℃下焙烧3 h,即得到分子筛型SO42-/Zr-ZSM-11固体强酸. 1.3 分子筛及分子筛型超强酸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1.3.1 XRD  采用D/max-ⅢA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研究了催化剂的骨架结构.工作条件为: Cu靶,Ni 滤波,射线波长为15.418 nm,管压30 kV,电流30 mA. 1.3.2 TG  采用Du Pont 1090 B型热分析仪,研究了样品的热重特性.温度范围为常温~950 ℃,升温速度10 ℃/min,样品用量30~50 mg. 1.3.3 SEM  采用日立公司生产的S-500型扫描电镜,样品经镀金预处理. 1.3.4 IR  采用Bruker公司生产的Veckor 33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1.4 催化剂酸性的研究   采用真空系统中指示剂蒸汽吸附法测定催化剂的酸强度.在样品管中装入一定量的催化剂样品,在200 ℃时抽真空处理样品30 min,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少量的指示剂蒸汽,观察催化剂的变色情况来确定其酸强度.  相似文献   
994.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CuxCe1-xO2-x/SBA-15为催化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10%~60%Cu0.5Ce0.5O1.5/SBA-15/堇青石和50%CuxCe1-xO2-x/SBA-15/堇青石(x=0~1)整体式催化剂,采用低温氮吸附-脱附、XRD、XPS和H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整体式催化剂仍然保持SBA-15的介孔结构,催化剂中除了堇青石的物相外,还有CuO和CeO2物相,催化剂表面的Cu以Cu2+和Cu+两种状态存在,Ce以Ce4+状态存在,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还原性能与Cu0.5Ce0.5O1.5的含量和Cu、Ce的比例有一定的关系,50%Cu0.5Ce0.5O1.5/SBA-15/堇青石催化剂具有最好催化活性,CO可以在140℃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995.
以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为模板,采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人类α1A-肾上腺素受体(α1A-AR)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利用PROCHECK,PROSA和WHAT-IF评估了模型的合理性.所得的结构采用分子对接程序Flexidock与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和拮抗剂西罗多辛分别进行对接,结果表明,2种配基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996.
含酚酞结构的聚芳醚酮环状齐聚物的激光质谱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拟高稀”条件下,以酚酞与甲基酚酞为双羟基型单体,与活性双氟基芳香化合物合成了聚芳醚酮环状齐聚物。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其环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7.
 采用超声波处理活性炭,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 N2物理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质谱等表征手段,考察了超声处理对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孔结构以及表面基团的影响. 以不同超声频率处理后的活性炭为载体,以钡和钾为助剂制备了一系列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并考察了其性能. 结果表明,随着超声频率的提高,活性炭的杂质含量明显降低,中孔比表面积增加,表面不稳定基团的数量减少. 当采用功率100 W, 频率39.0 kHz的超声探头处理30 min时,活性炭表面的杂质含量较低,中孔比表面积适中,以其为载体制备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较高,在GHSV=10000 h-1, 10.0 MPa和425 ℃的反应条件下,反应速率达到101.0 mmol/(g·h).  相似文献   
998.
曹冬  黄喜茹  刘伟娜  杨亚军  冀国荣 《色谱》2006,24(5):533-533
冠心宁注射液是新中药制剂,处方中含有丹参和川芎,丹参为该制剂的君药。该制剂的活性成分主要为丹参的酚酸类成分,包括丹参素(3,4-二羟基苯基乳酸)、原儿茶醛和迷迭香酸等。目前,关于该药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尚未见任何报道。本文建立了测定冠心宁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以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9.
对苯二酚为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作显影剂、抑制剂、抗氧化剂和合成染料的原料等,同时也是具有较大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在环境和化工过程中,痕量对苯二酚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痕量对苯二酚常用分光光度法[1]、荧光分析[2]、液相色谱[3]等方法检测。由于对苯二酚在普通电  相似文献   
1000.
The reaction of Zn(ClO4)2·6H2O with 3,3'-bis(2-benzimidazolyl)-2,2'-dipyridine (L) gave a mononuclear zinc(II) complex: [ZnL2](ClO4)2·2DMF·4H2O, which was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A, IR, UV, 1H NMR,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C54H54Cl2N14O14Zn, Mr = 1259.38)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20.874(2), b = 14.9953(16), c = 20.462(3) , β = 101.553(2)°, V = 6274.8(13) 3, Z = 4, Dc = 1.333 g/cm3, F (000) = 2608, μ(MoKα) = 0.548 mm–1, R = 0.0682 and wR = 0.1931 for 498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The Zn(II) is four-coordinated in a slightly distorted tetrahedral geometry through four N atoms from four benzimidazole units of two ligands. In the crystal lattice, the [ZnL2]2+ cation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by extensiv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between nitrogen atoms of benzimidazole rings, water and DMF molec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