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7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1164篇
化学   2258篇
晶体学   185篇
力学   199篇
综合类   109篇
数学   507篇
物理学   166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偶氮聚合物薄膜的全光极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了分散红共聚物膜HMMM-DR1,HMMM-DR19和偶氮侧链聚合物膜PCN6和PCN2的合成和制备, 并以HMMM-DR1和PCN6为代表比较研究了这两种具有不同吸收性质材料的全光极化特性,研究了他们的实时极化和弛豫过程,对他们的全光极化性质作了最基本的表征.研究了倍频光吸收对薄膜光极化效率的影响,讨论了偶氮聚合物材料光诱导二阶非线性极化率的效率和倍频光透射率之间的折衷关系,这对实用化的全光器件的研制是至关重要的.实验确证了在PCN6薄膜中实现了准相位匹配.对厚膜中光诱导二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弛豫抑制效应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2.
The Na absorption on Si(100) 2×1 surface is studied with quantum chemistry molecular cluster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favourable absorption site of Na is the cave site and the charge transfer of Na atom to Si is large when the Na coverage is smaller than 0.5 monolayer (ML). A Na chain is formed along the cave sites at the 0.5 ML Na coverage, the charge transfer then becomes small. The calculated density of states show that the Na atoms are metallic along the chain. At 1 ML coverage, the Na atoms occupy both the cave and pedestal sites and form a double-layer. There is a charge transfer of 0.5e from each Na atom to the Si surface. The calculated surface energy shows that the saturation absorption of Na on Si surface is 1 ML.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在K_2-K中通过双光子共振激发原子或双光子激发分子产生2~3∏_(?)—a~3∑_u~+扩散带辐射的实验结果,并对激发机制以及扩散带辐射随激发能量和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An intra-cavity coherent coupling Michelson Er-doped fibre (EDF) laser (MCEDFL)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CEDFL a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MCEDFL with a polarizer can be coherent combined effectively. By the experiment based on fibre Bragg gratings (FBGs) with different reflectivity, we find that the reflectivity of the FBG play a vit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CEDFL. This outcome adequately shows many favourable features, such as high efficiency, easy operation, and simple all-fibre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考虑了σ*,Ф介子及重子八重态{N,P,A,∑^-,∑0,∑+,Ξ^-,Ξ^0},研究了中子星的性质.发现当考虑了σ*,Ф介子的贡献时,超子出现的临界重子数密度降低了,超子数目增加了,超子星的转变密度poH降低了,物态方程变软,最大质量变小而相应的中子星半径增大,中子星的中心重子数密度、中心能量密度和中心压强均降低.  相似文献   
16.
钾原子中由四波,六波混频过程产生的相干辐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双光子共振激发钾原子于6S能级时,由光泵受激辐射,串级受激辐射参与的四波、六波混频以及电离复合的布居过程,产生了位于可见区的诸多相干辐射,文中对混频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所测得的相干辐射进行了标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大直径水平和不同倾角的倾斜管道内油气混输流动的流型及流行转换进行了研究,探讨大直径油气混输管道不同倾斜度油气两相流动过程中段塞流的形成机理。在大型多相流流动模拟实验装置上,模拟油气在大直径管道内的混输流动。通过改变倾斜角度,研究倾角分别为1°、5°以及10°下的油气两相流流型及流型转换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倾斜角度对段塞流流型的产生及其变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内部导流对空冷单元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变空冷单元内冷却空气流场温度场,可提高空冷凝汽器的传热性能.针对600 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的典型结构,建立了内部安装空气导流装置的空冷单元冷却空气流动传热过程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CFD模拟获得了冷却空气流场和温度场,分析了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加装空气导流装置后空冷单元内空气流动传热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空冷单元内安装导流装置能提高冷却空气流场的均匀性,降低冷却空气温度,改善空冷凝汽器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9.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在煤质在线监测方面展现了突出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针对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由于脉冲激光功率起伏导致的长期测量稳定性差的问题,建立了闭环负反馈式脉冲激光功率锁定装置,采用激光功率负反馈信号控制和锁定Nd∶YAG激光器输出功率。实验研究了不同分光比例脉冲激光器锁定在设定输出功率,同一分光比例激光器锁定在不同输出功率以及长时间运行时的功率锁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分光比例对激光输出功率的锁定效果影响不大,分光比例越小,稳定速度越快;同一分光比例实现激光脉冲功率不同预设值的锁定以及在长时间运行时,采用此装置进行功率锁定后,激光输出功率处于预设区间内,RSD值由自由运行时的2.4%降低至1.1%。  相似文献   
20.
翡翠贻贝珍珠层的XRD和FTIR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翡翠贻贝贝壳的珍珠层、棱柱层进行了XRD和FTIR光谱检测,对文石的ν1,ν2ν4三个内振动模式的频率进行了分析。文石的ν1ν4带在所有的样品中不存在频率位移现象,与洞穴文石的相关谱带的频率一致;ν2带频率却存在较大差异,珍珠层、棱柱层的ν2带存在频率位移,初步推测生物合成文石与热效应有关,内部储存有过剩的能量,可作为研究生物矿化机理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