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3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571篇
化学   3807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287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738篇
物理学   258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We propose a Lyapunov control design to achieve specific (or a family of) unitary time-evolution operators, i.e., quantum gates in the Schrödinger picture by tracking control. Two examples are presented. In the first, we illustrate how to realize the Hadamard gate in a single-qubit system, while in the second, the controlled-NOT (CNOT) gate is implemented in two-qubit systems with the Ising and Heisenberg interactions.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trol can drive the time-evolution operator into the local equivalence class of the CNOT gate and the operator keeps in this class forever with the existence of Ising coupling.  相似文献   
282.
王博  白永林  曹伟伟  徐鹏  刘百玉  缑永胜  朱炳利  候洵 《物理学报》2015,64(20):200701-200701
高能密度物理研究中涉及许多单次皮秒现象的诊断测量, 然而对单次X-ray脉冲形状、X-ray与激光脉冲的皮秒精度同步依然是极具挑战的课题. 传统行波选通分幅相机受电子渡越时间限制, 难以突破40 ps时间分辨极限. 本文围绕半导体中光学探针光的全光调制效应, 提出一种以低温GaAs材料为基础, 实现皮秒时间分辨X-ray探测的新方法, 详细阐述了该探测器的工作机理、器件参数设计和时间分辨能力. 通过飞秒激光打靶实验, 验证了其概念设计的正确性. 结果表明该探测器具有约1.5 ps时间响应和10 ps时间分辨能力, 通过材料优化可将时间分辨提升 至1 ps以内.  相似文献   
283.
284.
根据100 kV Mini-Marx脉冲发生器对触发源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VE4141型氢闸流管气体开关器件的高压脉冲触发源。该触发源系统输出高压脉冲幅度达到0~30 kV、脉冲前沿小于15 ns、脉冲宽度大于500 ns,不仅可以接收光、电和手动信号触发,而且还可以通过接口来控制调整100 kV Mini-Marx发生器的充电电压以及电压显示。采用固态IGBT半导体开关器件产生预触发和主触发脉冲,控制气体开关氢闸流管VE4141瞬间导通放电输出高压脉冲信号,触发后级Mini-Marx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小于100 kV的高压脉冲。  相似文献   
285.
Our objective in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some numerical schemes for the approximation of the 2‐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o study the 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of the schemes. Spatial discretization can be performed by either the spectral Galerkin method or the optimum spectral non‐linear Galerkin method; time discretization is done by the Euler scheme and a two‐step scheme. Our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convergence rate the optimum spectral non‐linear Galerkin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usual Galerkin methods.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 is provided and supports our result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86.
基于改进巴氏指标和模型更新的视觉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Mean Shift算法采用巴氏系数度量模型与候选模型之间的统计特征相似性,但是由于背景特征的影响,有时应用巴氏指标进行匹配得到最优解的位置并不一定是目标的实际位置,在跟踪过程中可能导致目标定位出现偏差。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巴氏系数相似度指标,指标由于引入了前景/背景置信值,能够有效抑制待匹配区域中背景特征的影响,突出目标特征的权重,与原始的巴氏指标相比,明显提高了目标匹配的准确性。基于改进的巴氏指标,对目标与背景区域双模型相似度系数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地判断干扰目标匹配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模型更新策略。采用4段具有挑战性的视频序列对5种跟踪算法进行了测试,通过定量实验分析可知,文中算法处理1帧视频所需的平均时间为75.76 ms,实时性仅次于原始的Mean Shift跟踪算法,同时跟踪误差在5种跟踪算法中取得了最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抑制背景干扰和避免模型漂移,在不同的复杂场景下都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87.
论地震发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坤权  曹则贤  厚美瑛  姜泽辉  沈容  王强  孙刚  刘寄星 《物理学报》2014,63(21):219101-219101
地震发生的物理机理和过程是还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 此前人们将浅源地震归因于弹性回跳,根据这一观点和岩石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地震能量与实际观测结果有很大矛盾,被称之为“热流佯谬”. 中源和深源地震发生在地幔区域,其成因也没有合理的解释. 考虑到地壳和地幔是离散集合态物质体系及其慢动力学运动行为的基本特点,本文根据物理学原理,特别是近年凝聚态物理发展出来的相关新观念,并依据已有观测事实,从新的视角探究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 1) 关于地壳岩石层中的应力分布:在不考虑构造力时,依据万物皆流的流变学原理,原始地壳岩石在自重压强长时间作用下,纵向和横向应力相同,没有差应力. 大地构造力推动岩块滞滑移动挤压断层泥,施加于其他岩块,逐渐传递和积累. 这种附加的横向构造力与原始岩石中应力叠加,形成地壳岩石层中的实时应力. 由于断层泥属于颗粒物质体系,具有与岩石不同的力学特征,其弹性模量比岩石小得多,且随压强而增大,导致构造作用力随深度非线性增大. 给出了地壳中构造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2) 关于地壳岩石层强度:地壳岩石的自重会使岩石发生弹性–塑性转变. 通过对弹性–塑性转变深度的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给出了地壳岩石弹性、部分塑性和完全塑性三个区域的典型深度范围. 在部分塑性区,塑性体比例达到约10%以上时,发生塑性连通,这时岩石剪切强度由塑性特征决定. 塑性滑移的等效摩擦系数比脆性破裂小一个数量级以上,致使塑性滑移时岩石剪切强度比脆性破裂小得多. 同时,随深度增大,有多种因素使得岩石剪切屈服强度减小. 另一方面,地震是大范围岩石破坏,破坏必然沿薄弱路径发生. 因此,浅源地震岩石的实际破坏强度必定比通常观测到的岩石剪切强度值低. 给出了地壳岩石平均强度和实际破坏强度典型值随深度的分布规律. 3) 关于地震发生的条件和机制:地震发生必定产生体积膨胀,只有突破阻挡才可膨胀. 地震发生的条件是:大地构造力超过岩石破坏强度、断层边界摩擦力以及所受阻挡力之和. 因此,浅源地震是岩石突破阻挡发生的塑性滑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浅源地震发生的四种可能模式. 深源地震是冲破阻挡发生的大范围岩块流. 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都是堵塞–解堵塞转变,是解堵塞后岩石层块滑移或流动造成的能量释放. 4) 关于地震能量和临震前兆信息:地震能量即为堵塞–解堵塞转变过程释放的动能. 以实例估算表明,地震岩石滑移动能与使岩块剪切破坏和克服周围摩擦阻力所需做的功相一致,不会出现热流佯谬. 同时指出,通过观测地震发生前构造力的积累过程、局域地区地质变迁以及岩石状态变化等所产生的效应,均可能获得有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 关键词: 地震发生机制 热流佯谬 地壳岩石应力和强度 堵塞–解堵塞转变  相似文献   
288.
郭少强  侯清玉  赵春旺  毛斐 《物理学报》2014,63(10):107101-107101
对于V高掺杂ZnO,当摩尔分数为0.0417—0.0625时,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吸收光谱出现蓝移减弱和蓝移增强两种不同实验结果均有文献报道.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构建未掺杂ZnO单胞模型、V高掺杂Zn1-xVxO(x=0.0417,0.0625)两种超胞模型,采用GGA+U方法计算掺杂前后体系的形成能、态密度、分波态密度、磁性和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当V的掺杂量(原子含量)为2.083%—3.125%时,随着V掺杂量增加,掺杂体系磁矩增大,磁性增强,并且掺杂体系体积增加,总能量下降,形成能减小,掺杂体系更稳定,同时,掺杂ZnO体系的最小光学带隙增宽,吸收带边向低能级方向移动.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89.
基于声光调Q技术的纳秒脉冲光纤激光超连续谱光源系统为全光纤结构,使用普通的传能光纤作为超连续谱的产生介质,通过改变泵浦功率和调制频率,可获得不同的超连续谱输出。实验结果表明:泵浦功率越大,调制频率越低,传能光纤越长,光谱展宽越宽。当传能光纤为200 m、调制频率为1 kHz、占空比为1.0%、泵浦功率为4.68 W时,获得谱线宽度超过700 nm的超连续谱输出。该系统可作为超连续谱光源的一种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90.
Abstrac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s a nonequilibrium plasma, and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 has been on a large scale. Similarly, its prominent features of high dissociation ability at low working temperature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simple and adjustable configuration, ambient working conditions, and long lifetime are favorable for developing a wide array of analytical devices as well. This review addresses the basic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nd emphasizes their analytical applications in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chemiluminescence, gas chromatographic detectors, ion source for mass spectrometry, and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with 103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