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0篇
  免费   2657篇
  国内免费   2265篇
化学   10363篇
晶体学   293篇
力学   700篇
综合类   157篇
数学   1265篇
物理学   56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719篇
  2019年   710篇
  2018年   585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761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999篇
  2013年   1238篇
  2012年   1407篇
  2011年   1448篇
  2010年   1049篇
  2009年   948篇
  2008年   1074篇
  2007年   849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5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We report the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of excimer emission from a series of 9-naphthylanthracene-based dimer- and trimer-bridged high steric hindrance aromatic groups during photoluminescence (PL) measurements in the solid state and in solution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ECL) measurements. Cyclic voltammetry of 4,4'-bis(9-(1-naphthyl)anthracen-10-yl)biphenyl (4A) and 1,3,5-tris(9-(1-naphthyl)anthracen-10-yl)benzene (4C) showed two or three reversible, closely spaced one-electron transfers on oxidation in dichloromethane. The ECL emission spectra of 4A and 4C resulting from the annihilation reaction in benzonitrile showed two bands: one at the same wavelength as the PL peak in the solution state, and a broad band at longer wavelength. With a coreactant, such as peroxydisulfate, ECL spectra showed a single peak that was less broad in shape. PL measurement in the solid state and measurement of representative time traces of PL intensity, lifetimes, and picosecond time-correlated single-photon counting confirmed excimer emission at long wavelength. A re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well-dispersed organic nanoparticles (NPs) of 4A in both aqueous and acetonitrile solutions. The smallest stable size of NPs produced was ~15 ± 6 nm, as analy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se organic NPs produced stable and weak ECL emission from the annihilation reaction in both aqueous and MeCN solutions. With a coreactant, such as peroxydisulfate, the ECL signal on reduction was sufficiently strong to obtain an ECL spectrum.  相似文献   
972.
建立了一个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不同基质的样品前处理对检测影响较大:鱼、肉及肝脏等样品需经过乙腈-0.1 mol/L KH2PO4缓冲液提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洗涤去除油脂;蛋及乳制品样品用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提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去脂。目标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对市售鸡肉、猪肉、鸡蛋进行检测,添加10、20、50、100μg/kg浓度水平时,回收率在82%~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12%之间,方法的检出限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沙拉沙星及单诺沙星为5.0μg/Kg,恩诺沙星、达氟沙星为3.0μg/Kg。  相似文献   
973.
为了研究表面活性剂类多肽疏水链段长度及亲疏水氨基酸比例对其自组装结构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表面活性剂类多肽A6K的二倍体A6KA6K。圆二色谱分析表明的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卷曲结构并伴有少量的α-螺旋;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纳米囊泡状结构。芘荧光分子探针研究表明自组装体存在疏水微区域将芘分子包裹在其中,证明了这种多肽在溶液中可形成胶束类的自组装体,并计算了其临界胶束浓度。相比已报道的表面活性剂类肽A6K,本文设计的肽序列A6KA6K由于在较长疏水链段区域中存在亲水性氨基酸K,对疏水相互作用有影响,使得含有14个氨基酸的肽自组装形成纳米囊泡状结构。  相似文献   
974.
本文采用模板印刷法制备得到了“人造玫瑰花花瓣”,即具有玫瑰花花瓣结构的PDMS薄膜,通过对该薄膜逐级拉伸改变微观结构的分布;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不同拉伸程度下薄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采用高敏感性微电力学天平测试了样品表面微观结构变化过程中水滴的粘附力,分析了微观结构分布与水滴粘附性质的关系;采用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不同拉伸条件下薄膜的浸润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DMS薄膜被逐次拉伸,单位面积内玫瑰花花瓣乳突的数目减少,纳米褶皱面积不断增加,而纳米级褶皱结构尺寸随着拉伸基本上不发生变化,直到样品破坏;与微观结构变化相对应的,该表面对水滴的粘附力先增大后减小,直到该表面彻底破坏.由此可见,微米结构及纳米结构的分布是影响玫瑰花花瓣对水滴粘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5.
建立了人参和黄芪中55种除草剂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中残留的药物经乙腈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二氯甲烷洗脱,最后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55种农药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4 ~20 μg/kg和2~100 μg/kg.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55种药剂的线...  相似文献   
976.
采用高压釜合成和乙酸乙酯/水萃取提纯的模式制备出高产率、高纯度的环状烷基硫碘盐. 高压釜合成在保证产率的前提下, 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仅为原来的1/3)|乙酸乙酯和水的萃取提纯模式在保证产品纯度的同时, 大大缩短了提纯时间, 还避免了有毒试剂的使用. 制备出的烷基环状硫碘盐作为碘源用于配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用电解质, 相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接近使用传统烷基咪唑碘盐的电池. 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表明环状烷基锍阳离子相比于烷基咪唑阳离子来说, 更有利于抑制电池内部的电子复合反应, 同时还能促进对电极上电子交换反应的进行, 最终可以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  相似文献   
977.
2-肟基丙二腈与羟胺反应合成1,3-二氨基-1,2,3-三肟基丙烷是合成呋咱衍生物的关键步骤. 利用紫外光谱法对该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为二级反应, 分反应级数各为一级. 10 ℃时, 该反应速率常数为0.0679 L•mol-1•min-1|提高2-肟基丙二腈、羟胺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78.
详述了聚(3-烷基噻吩)的化学合成方法、电化学合成方法及近期新兴的微波辐射辅助合成法;并总结了聚(3-烷基噻吩)在光伏电池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和热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及现状.  相似文献   
979.
李娜  李辉  邵辉  刘磊  张玉婷  郭永泽 《色谱》2011,29(4):346-352
建立了人参中1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中残留的农药经乙腈提取、石墨化炭黑(ENVI-Carbon)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使用含1%(v/v)甲酸的甲醇-二氯甲烷(20:80, v/v)洗脱,UPLC分离,最后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下进行测定。15种农药在2~100 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6和0.999之间。对人参中15种农药在5、25和5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其平均回收率在84.9%和10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4%和11.9%之间。各种农药的定量限均为5 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可为中药材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污染状况调查提供检测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80.
雷秀兰  易翔  袁洋  曾延波  李蕾 《应用化学》2011,28(5):531-536
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微球,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印迹分子罗丹明B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K=5.303×103 (mol/L)-1)和化学计量比(n=1)。 考察了沉淀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合物微球的影响。 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应用于固相萃取材料自制固相萃取柱,从加标罗丹明B的红椒粉中萃取罗丹明B。 本文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在一定的萃取条件下,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加标量为0.479 mg/kg的辣椒中罗丹明B的萃取加标回收率可达91.7%~1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