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339篇
化学   749篇
晶体学   92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206篇
物理学   6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热天平研究了贵州褐煤、三江原煤及其拔头半焦的燃烧行为,考察了粒径和升温速率对样品着火点和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减小样品的粒径可显著降低样品的着火点,改善样品的燃烧性能,在粒径100~120目和升温速率25℃/min下,样品的燃烧稳定性最好。根据Coats-Redfern方法求解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燃烧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三种样品的热天平燃烧反应均为一级反应,并得到了实验样品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贵州褐煤的活化能为100.0~163.6 kJ/mol,三江原煤的活化能为73.4~161.2 kJ/mol,三江煤焦的活化能为68.3~178.1 kJ/mol。  相似文献   
52.
合成了新显色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并研究了其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铑(Ⅲ)与5-I-PADMA可形成稳定的1∶2配合物,该配合物呈现2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57、597 nm处。配合物形成后,以适量HClO4(0.24~5.57 mol.L-1)酸化,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质子化形体,其吸收峰分别红移至564、613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ε613=1.86×105L.mol-1.cm-1,铑的质量浓度在0~0.56 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是目前测定痕量铑的高灵敏显色体系之一,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应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3.
 采用普通浸渍法 (CI)、超声-包覆法 (UC) 和超声-静电吸附法 (UEA) 制备了 Ru/Ba-MgO 氨合成催化剂, 并运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 射线粉末衍射、N2 的物理吸附、H2 脉冲化学吸附及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 UEA 样品中, Ba 以静电吸附形式均匀地掺入 MgO 载体中, 因而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载体表面形貌, 而且有效地控制了 Ru 晶粒大小, 其平均粒径在 2~3 nm. 该样品中, BaCO3 起始分解温度较低, 低温 BaCO3 含量较高, 因而还原性能较佳. 在 10 MPa, 10 000 h?1 和 425 ºC 条件下, UEA 法制得的 Ru 基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速率达到 60.42 mmol/(g•h), 分别是 CI 法和 UC 法的 1.9 和 1.1 倍.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新合成试剂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与钌(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30%乙醇存在下于pH 4.0~6.2 HAc-NaAc缓冲介质中,钌(Ⅱ)与5-I-PADAT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9 nm。该配合物在无机酸(HCl,H2SO4,HClO4,H3PO4)作用下,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9 nm,适宜的酸浓度范围分别为0.15~0.60 mol/L HCl,0.15~0.48 mol/L H2SO4,0.15~0.48 mol/LHClO4和0.15~0.90 mol/L H3PO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ε09=5.72×104L.mol-1.cm-1,钌含量在0~0.5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40倍的银、10倍的锇、6倍的金和4倍的Pt、Rh、Ir等贵金属离子不干扰钌的测定,钯的干扰可利用其与钌(Ⅱ)显色温度和酸度的差异性消除。方法可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钌的测定。  相似文献   
55.
采用EDTA-柠檬酸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_(1.5)La_(0.5)Mn_(1-x)Co_xO_4(SLMCOx),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与Ce0.9Gd0.1O1.95(CGO)在1 200℃烧结12 h不发生化学反应。随着Co掺入量的增加,氧化物中Mn~(3+)和Co~(2+)含量增多,晶格氧含量降低,晶格畸变率增大。交流阻抗谱(EIS)测试结果显示,钴的掺杂明显降低电极的极化电阻,其中Sr_(1.5)La_(0.5)Mn_(0.7)Co_(0.3)O_4阴极在700℃空气中的极化电阻为0.62Ω·cm~2,明显小于Sr_(1.5)La_(0.5)MnO_4阴极在750℃的极化电阻(1.5Ω·cm~2),表明钴掺杂的Sr_(1.5)La_(0.5)Mn_(1-x)CoxO_4是一种潜在的IT-SOFC阴极材料。  相似文献   
56.
采用EDTA-柠檬酸盐法制备了(Pr0.9La0.1)2(Ni0.74Cu0.21Ga0.05)O4+δ(PLNCG),并与Ce0.9Gd0.1O2-δ(CGO)形成复合阴极PLNCG-CGO。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PLNCG与CGO在1 000℃具有较好的化学相容性。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PLNCG-30%CGO复合阴极在700℃的极化电阻为0.092Ω·cm2;过电位为39.3 m V时,电流密度达到113.3 m A·cm-2。氧分压分析表明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荷转移过程。阳极支撑单电池(Ni-CGO/CGO/PLNCG-30%CGO)在700℃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569 m W·cm-2,开路电压(OCV)为0.76 V。  相似文献   
57.
C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勒烯C60与肌氨酸和有机醛化合物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获得了九种含不同有机功能基团的C60吡咯烷衍生物19, 用1H NMR, 13C NMR, FTIR, UV-vis和FAB-MS进行了结构表征; 利用皮秒激光光源, 采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分子的三阶非线性超极化率γ(3), 结果显示: 化合物3 (γ(3)=4.14×10-33 esu)具有最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说明增加噻吩共轭链的长度, 使三阶非线性活性增加; 对具有相同共轭链的C60-噻吩吡咯烷衍生物(2, 5, 14), 吸电子取代基减小了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给电子基增大了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同时发现喹啉环2-位键联(7)比4-位(8)有更好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作增敏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铜和锌的方法.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OP的加入可使铜吸光度增加70%,锌吸光度增加25%.测定铜和锌的线性范围分别在1.2 mg·L-1及0.6 mg·L-1以内;应用此方法分析了5种植物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加标回收率在96.8%~103.0%之间.  相似文献   
59.
A novel on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Cd(PAc)2(4,4-bipy)(H2O)]·4H2O}n (HPAc=phenyl acetic acid, 4,4′-bipy=4,4′-bi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 analysis, IR, TG and X-ray single diffraction 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2.088 5(4) nm, b=0.839 05(17) nm, c=1.683 5(3) nm, β=105.45(3)° and V=2.843 5(10) nm3, Z=4, Mr=628.94, F(000)=1 288, μ=0.820 mm-1, R=0.019 9, wR=0.056 5. Each cadmium(Ⅱ) atom is seven-coordinated by four oxygen atoms from two different phenyl acetate groups and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4,4′-pyridine ligands and one water molecule, forming a distorted pentagonal bipyramid coordination geometry. Adjacent cadmium(Ⅱ) atoms are bridged by 4,4′-pyridine ligand, constructing a infinite chain along the diagonal direction of ac plane. The Cd…Cd separation within the polymer is 1.164 6(4) nm. The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title complexes are constructed by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benzene rings of HPAc and 4,4′-bipy. CCDC: 616697.  相似文献   
60.
逐步增长聚合应用面广,且聚合物分子量是逐步增加的,近来利用逐步增长聚合可以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日益引人注目。按照逐步增长聚合的不同类型,对近年来逐步增长聚合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对合成聚酯等的缩聚反应,以及利用二异氰酸酯和Click反应的逐步加成聚合等进行了综述。为了进一步获得性能优良、分子量可控、结构理想且制备方法简便的高分子材料,加强逐步增长聚合理论研究、开发新型结构的单体,并充分开发相应的聚合新技术,是今后逐步增长聚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