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7篇
  免费   2508篇
  国内免费   5208篇
化学   11024篇
晶体学   555篇
力学   1037篇
综合类   679篇
数学   2042篇
物理学   660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1104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1169篇
  2010年   1113篇
  2009年   1225篇
  2008年   1429篇
  2007年   1280篇
  2006年   1201篇
  2005年   1107篇
  2004年   930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666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683篇
  1999年   500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71.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recently in extending the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of biomimetic structures to vesicle-based sophisticated nanocomposites and mesostructures. We report herein 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of unilamellar surfactant vesicles coated with a monolayer of ring-shaped [Mo(154)] polyoxometalate (POM) nanoclusters, (NH(4))(28)[Mo(154)(NO)(14)O(448)H(14)(H(2)O)(70)]. approximately 350 H(2)O, by coulomb attractions using preformed dido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 (DDAB) surfactant vesicles as templates. The resultant vesicle-template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are robust (they do not disintegrate upon dehydration) both at room-temperature ambient and vacuum conditions, as characterized by conventiona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The flexibility of the complex soft assemblies was also revealed by AFM measurements. The effect of POM-vesicle coulomb attractions on the dimensions of the templating vesicl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using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Although origins of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of the as-prepare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are not clear yet, the nanometer scale cavities and the related properties of macroions of the POM cluster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t.  相似文献   
172.
AnOscillationConditionforanElectrode-separatedPiezoelectricSensorinNon-electrolyteLiquidSHENDa-zhong,HUANGMing-shan,LINSong,N...  相似文献   
173.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分别对无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Cr3+ 和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酚醛胶态分散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显微图像分析 .发现无论是在有机还是无机交联体系中 ,也无论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浓度如何变化 ,在微米尺度上最终形成的都是具有自相似性的树枝状分形图像 ,在更小尺度上则发现单个小树杈分形体都是由纳米级的颗粒紧密堆积而成 .在所研究的胶态分散凝胶体系中 ,树枝状分形结构的形成及其具体的形态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浓度 ,而交联剂的有无及其多少只对树枝状凝胶分形的几何形态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纳米级 (≤ 10 0nm)的胶体颗粒构成的分形结构的凝胶其弹性模量G′比微米级的高出一个数量级 .且粒子尺度越小 ,则凝胶的力学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174.
Tb~(3 )在MO(M=Ca,Sr)中的长余辉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目前仍在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1].此类材料与其他光致发光材料具有相同的发光性能,只是更注重其发光的衰减过程和热释光性能.如,ZnS:Cu作为黄绿色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在1992年以前是余辉性能最好的长余辉发光材料,一直处于发光研究工作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5.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C~4~0,C~4~0^+,Nb@C~4~0^+,NbC~3~9^+,Nb@C~4~0H~4^+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C~2~8一样,C~4~0(T~d)基态也为^5A~2态,笼骨架上具有四个悬挂键。计算结果表明C~4~0和C~4~0^+比NbC~3~9^+和Nb@C~4~0^+稳定,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6.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熔纺/冷拉伸法制备了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温度的下降或熔体拉伸比的提高,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增大;熔纺中冷却风速提高,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较大;温度低于110℃时,热处理对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的影响较小,在120-130℃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最大孔径及孔隙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初纺中空纤维拉伸倍数的增加,孔隙率先增加而后下降。  相似文献   
177.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是用作金属指示剂和显色剂的常用试剂。由于其水溶性较差,在检测过程中常加入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1-3]。本文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作增溶剂,研究了铁(Ⅱ)与PAN的显色条件,在760 nm测定波长附近试剂及大多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无吸收,无须进行掩蔽可直接测定微量铁。该方法选择性高,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奶粉中铁的测定,铁(Ⅱ)的质量浓度在0~6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5×104L·mol-1·cm-1。1试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pHS-3C型pH计。铁(Ⅱ)标准溶液:10 mg·L-…  相似文献   
178.
甾醇资源的利用和皮质激素侧链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广甸  黄国锋 《有机化学》1989,9(1):015-023
本文讨论了开发甾醇资源作为甾体药物合成原料的前景,并综述了近几年由17-酮基甾体合成皮质激素侧链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9.
本文通过三环戊基镓与取代苯酚, 有机酸, 氨基酸反应合成了八个新的有机镓配合物, 这些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或红外光谱鉴定; 质谱研究表明这些配合物均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80.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Al2O3颗粒及其形成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曲拉通X-100)/正丁醇/环己烷/水溶液形成的体系,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Al2O3纳米粒子. 对前驱体进行热分析(TG-DTG-DTA), 确定了合适的煅烧温度为1150 ℃.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别对产物的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之比(ωo)、煅烧温度和煅烧时升温速率等关键因素对产物形貌和晶相的影响, 并通过分析进一步揭示了Al2O3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控制ωo为10、煅烧温度为1150 ℃可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的Al2O3纳米粒子, 且2 ℃/min的升温速率更有利于产物向稳定的α晶相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