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0篇
  免费   1884篇
  国内免费   3406篇
化学   6230篇
晶体学   375篇
力学   571篇
综合类   457篇
数学   1386篇
物理学   46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755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902篇
  2007年   827篇
  2006年   816篇
  2005年   599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毛细管凝胶电泳紫外检测核酸灵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已知浓度的DNA Marker为标准样品,常规压力进样,电动进样,柱头场放大及联合使用基质场放大和柱头场放大等方法进行CGE-UV分析,对比不同进样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后的高盐DNA样品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当DNA样品稀释达40万倍,与电动进样和压力进样相比,在对峰形和峰宽无明显影响下,将电动进样的时间延至420 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TE)浓度降低至1.5%,柱头场放大灵敏度分别提高了约28和90倍;联合使用基质场放大和柱头场放大后,灵敏度分别提高3760和12000倍.DNA的检出限达0.1 μg/L(S/N=3,CGE-FASI-UV).同时以本法分析PCR后的DNA产物获得了极高的灵敏度(分别比普通的压力进样和电动进样提高50477倍和33354倍).本实验采用基质场放大和柱头场放大联用,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高盐微量的DNA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建立了在同一根毛细管上实施萃取剂定容、微液滴悬挂、富集液注入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析的一体化顶空液相微萃取#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联用技术,并将其用于药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分析。将二甲亚砜-甲苯(1∶4,V/V)混合萃取剂(避免接触皮肤)用压力充满容积约1μL的分离毛细管,再从毛细管末端用压力将含15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的20mmol/L硼砂缓冲液(pH9.3)充满毛细管,同时推出萃取剂,使溶剂微液滴悬挂于毛细管进样端;在加入8mL样品溶液(含0.3g/mL NaCl)的14mL样品瓶中,以90℃顶空萃取30min;高差10cm进样20s后,进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析。对羟基苯甲酸甲、乙和丙酯的富集倍数为25~86,检出限为0.01~0.05mg/L,回收率为92.2%~107%。此联用技术可有效富集中性分析物,消除样品基体干扰,适用于复杂基体样品内中性分析物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993.
采用酸性氧化铝做催化剂对蓖麻油(CO)进行环氧化,探索环氧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不同条件对蓖麻油环氧化的影响,从而优化出合适的反应条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热重分析法(TG)对制备的环氧化蓖麻油(ECO)的结构和性质等进行了研究。利用盐酸-丙酮法对环氧化产物进行环氧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即采用酸性氧化铝做催化剂,H2O2的滴加温度保持在50~55 ℃,反应温度65 ℃,反应时间控制在11.5 h,同时同时加入尿素做稳定剂,可以提高H2O2的利用率,使环氧化蓖麻油的环氧值达到2.094×10-3 mol/g。 对ECO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ECO粘度随着环氧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ECO在250 ℃前能够基本保持稳定,而后开始分解,有3个明显的热分解阶段:250~390 ℃、390~470 ℃、470~580 ℃,ECO的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基于加速器束流强度调节来控制中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次临界堆功率的方法.束流强度的调节是通过比较堆功率的测量值和设定值,由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自动控制可调光阑的孔径大小完成的.为了评估所提出的自动控制方法,基于点堆动力学方程建立了CiADS次临界堆堆芯模型.基于CiADS堆芯模型的仿真...  相似文献   
995.
贾丽凤  何涛  李志鹏  李雪梅 《催化学报》2010,31(11):1307-1315
 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而表现出特殊的催化性能. 综述了纳米 Au 粒子表面配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 由于 Au 可与硫化物形成配位键, 所以硫化物可在 Au 表面形成有序单分子膜. 单分子膜保护的 Au 纳米粒子具有非常好的溶解性、分散性、稳定性, 以及由不同的表面功能团而导致的不同的催化性能. 该催化体系兼具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的特点, 这对开发新型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原位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 2-13C-异丁烷在 SO42−/ZrO2 上的重构化反应机理, 考察了反应温度和 H2 气氛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反应初期, 异丁烷在 SO42−/ZrO2 上的重构化反应以单分子机理为主, 之后向双分子机理转变; 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单分子机理向双分子机理的转变; H2 的存在抑制了异丁烷的重构化反应, 特别对其双分子机理的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盛学斌  马红  李德财  何静  徐杰 《催化学报》2010,31(7):822-826
 以亚硝酸异戊酯为催化剂, 通过固体磺酸的促进作用原位产生亚硝酰正离子, 实现了催化氧气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 300 oC 处理的 Amberlyst 15 表现出较高的促进效果, 在 0.5 MPa O2, 80 oC 反应 2 h, 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可分别达到 90% 和 97%. 通过红外、热分析及酸碱滴定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得的固体酸的差别及其对反应促进效果的影响, 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衍生化方法检测了亚硝酰正离子.  相似文献   
998.
介孔氧化铝负载钒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玉  谢颂海  岳斌  冯素姣  贺鹤勇 《催化学报》2010,26(8):1054-106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介孔氧化铝 (m-Al2O3) 负载钒催化剂 (V/m-Al2O3), 并考察了其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活性. 通过 N2 吸附-脱附、透射电镜、X 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氢-程序升温还原和氨-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介孔氧化铝具有大比表面积、窄孔径分布和两维六方相结构, 在其上负载适量的 V 可实现 V 活性物种的高分散及催化剂的弱酸性, 从而有利于提高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 与共合成法制备的含 V 介孔氧化铝 V/m-Al2O3(C) 和浸渍法制备的 V/?-Al2O3 相比, V/m-Al2O3 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 这与载体较弱的酸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 V 物种的高分散有关.  相似文献   
999.
The geometries,electronic structure,IR spectrum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hydrogen interaction between 5-fluorouracil and glycine were studied at the B3LYP/6-31+G* level.Single point energy calculations were executed at the B3LYP/6-311++G** and B3LYP/aug-cc-pvdz levels,and natural bond orbital (NBO)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B3LYP/6-31+G* level.Finally,the hydrogen bonds were discussed via AIM electronic density topolog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000.
甲基绿-高碘酸钾系统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铱(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以H3PO4为反应介质,用HAc-NaAc(1+8)(pH5.7)作缓冲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条件下,痕量铱(Ⅳ)能灵敏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绿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铱(Ⅳ)的新催化光度法。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反应吸光度A与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的差值ΔA与铱(Ⅳ)的质量浓度ρ在0~2.0μg/25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97×10-10g/mL。对1μg/25mL铱(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测定了动力学参数。该催化反应对铱(Ⅳ)为一级反应,总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4.613×10-4/s,表观活化能为40.56kJ/mol。该方法用于分子筛样品和活性炭中痕量铱(Ⅳ)的测定,回收率97.9%~1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