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9篇
  免费   1000篇
  国内免费   1793篇
化学   3413篇
晶体学   222篇
力学   369篇
综合类   146篇
数学   888篇
物理学   260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岩石三轴蠕变试验黏弹性解析及参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岩石三轴蠕变试验,推导了相应的黏弹性解析解,并对三参量H-K流变模型给出了黏弹性解析解的显式以及流变参数的识别方法. 在此基础上,针对花岗岩及片岩两种岩石的室内蠕变分级加载试验曲线进行了流变参数的识别与反演. 分析表明,同一岩样在不同加载级别下的弹性及黏弹性参数在量值上均有所不同,其中黏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的量值随载荷的增加出现损伤衰减,基于试验反演所获参数的解析蠕变曲线与试验蠕变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2.
以豆甾醇(stig.)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碳酸钙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物为分散剂、过硫酸钠为引发荆、极性较低的甲醇(tolu.)为致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豆甾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试验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粒径及选择吸附性能分别采用高效液相、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进行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3g stig.:40mL MMA:15mL DVB:4g CaCO3 2g SDS:0.4mLNa2S2O8:14mL tolu.,其中引发荆过硫酸钠应分多次加入,在聚合反应初期采用高速搅拌,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搅拌速度应逐渐减小.该条件下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平均粒径小于100μm、分布较窄,对豆甾醇表现出快速和稳定的特异吸附性能,其分离因子超过1.65,吸附容量约为1.2mg/g.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了青藏铁路纳赤台段荒漠地区的土壤及10种典型植物的常量元素中的K、Ca、Mg、P四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K、ca、Mg、P四种元素在区内各种植物中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33、0.418、0.143、0.403,Ca和Mg元素在各种植物中的含量呈正相关;(2)区内所采集到的各种植物之问K、Mg两种元素含量变化不大;(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内四种矿质元素含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索金属硫族团簇材料的多样性结构及其光电应用,利用溶剂热法,以含孤对电子的金属Sb(Ⅲ)与硫元素采用不对称的配位几何方式结合,合成了Sb基硫族团簇化合物 [Sb4S5(S3)]·C5H11N (1)和(C5H12N)2[In2Sb2S7] (2)。2种化合物分别由{SbS3}或{InS4}配位单元之间以顶点共享的方式组合而成。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研究表明,化合物2的极限电流密度和半波电位均高于化合物1,表明其ORR性能更好。Koutecky-Levich图分析表明,由混合金属构筑而成的层状化合物2的ORR催化过程以四电子路径为主。  相似文献   
995.
尤秀丽  韩大雄  翁文  赵玉芬 《化学学报》2008,66(17):1974-1978
利用分子力学方法, 建立了苯基甘氨酸型手性固定相Chirex 3001的简化模型, 并探讨了手性固定相Chirex 3001与安息香和联萘酚及其类似物的识别机制. 模拟结果表明, 固定相主体与手性客体分子识别作用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它们之间的π-π堆积、氢键和范德华等作用. 主体与(S)-构型的客体1~3结合能力强于(R)-构型的客体, 而对于客体4~6, 则是与(R)-构型的结合强于(S)-构型, 这与高效液相色谱拆分实验结果相符. 客体1~3对映体在Chirex 3001柱上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02, 1.04和1.11, (R)-构型先被洗脱; 客体4~6对映体的分离因子分别为1.23, 1.26和1.09, (S)-构型先被洗脱.  相似文献   
996.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机体会产生大量以自由基为主要形式的氧化活性物质,而抗氧化剂可以通过电子转移的方式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有效抵御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害,以保障和维护人体健康.食品作为人体外源性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可以有效补充因体内代谢及体液排出而损失的抗氧化物质,因此对食品中抗氧化物质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即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光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快捷、低成本、低背景且高灵敏度的测定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光学法、色谱法和电化学法等传统测试手段在抗氧化容量分析中的不足.本文综述了基于半导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传感平台的构建及食品体系抗氧化容量分析的研究进展,评论了多种检测体系的特点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作为有机模板剂,利用常规铝源和硅源而不需要高硅Y沸石作为起始原料,同时加入适量的沸石晶种直接合成了SSZ-13沸石分子筛.所合成的沸石产物结晶度好,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并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为其在工业上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98.
张保勇  陶金  崔嘉瑞  张义宇  王亚军  韩永辉  孙曼 《爆炸与冲击》2023,43(11):115401-1-115401-12

为进一步探究气体爆炸荷载下异构迎爆面泡沫金属的吸能特性,在前期开展锯齿结构迎爆面材料吸能特性实验的基础上,以3种波纹结构迎爆面(凸面型、凹面型和凹凸连续型)泡沫金属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搭建的气体爆炸管网实验平台,开展了该泡沫金属材料在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荷载下的吸能特性测定实验。采用不同波纹结构迎爆面阻隔爆材料,测定了管道内爆炸冲击波超压、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等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波纹结构迎爆面阻隔爆材料的吸能效果。结果表明:(1)迎爆面为波纹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对爆炸超压的衰减效果优于迎爆面为锯齿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和迎爆面为平面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且迎爆面为凸面型波纹结构和凹凸连续型波纹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对超压衰减的速率高于迎爆面为锯齿结构和凹面型波纹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迎爆面为锯齿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对火焰传播速度的衰减略强于迎爆面为波纹结构和平面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迎爆面为波纹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对火焰温度的衰减效果优于迎爆面为锯齿结构及平面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2)在本文实验条件下,3种波纹结构(凸面型、凹面型和凹凸连续型)迎爆面泡沫金属材料的熄爆参数分别为5.338、4.340和6.090 MPa·℃,低于锯齿结构迎爆面材料的熄爆参数17.680 MPa·℃,且远低于熄爆参数安全值390 MPa·℃,波纹结构迎爆面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3)这3种迎爆面为波纹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均优于迎爆面为锯齿形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且明显优于迎爆面为平面结构的泡沫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999.
双枝芳醚树枝形聚合物构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迎迎  韩镭  陈金平  李嫕 《化学学报》2008,66(15):1803-1809
合成了外围只以一个芘基团修饰、核心为苯胺的双枝芳醚树枝形聚合物Py-[Gn]2-NPh (n=1~2), 利用分子内电子转移和激基复合物的形成对其折叠构象和折叠程度进行了研究. 二氯甲烷溶液中选择性激发芘基团, 树枝形聚合物Py-[Gn]2-NPh分子内发生从苯胺到芘基团之间的电子转移, 观察到了分子内外围芘基团和核心苯胺基团之间形成激基复合物的发光, 为芳醚树枝形聚合物折叠构象的存在给出了直接实验观察. 二氯甲烷溶液中1~2代Py-[Gn]2-NPh分子内电子转移效率分别为0.87和0.81, 速率常数分别为2.3×108和1.5×108 s-1. 利用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估算得到1~2代Py-[Gn]2-NPh分子内给、受体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79和0.81 nm, 说明双枝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与单枝结构类似, 其外围基团也可以折叠到达分子内部接近核心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00.
对木卫停泊轨道间的低耗能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类halo轨道截面”法的低耗能转移轨道参数化方法和基于配点法的多体Lambert问题求解算法,并利用全局优化算法得出了燃耗最少的初步优化结果;利用多体同伦法和固定近心点高度的多圈转移控制律得到了各段小推力转移轨道的有效设计结果.所提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天体间的转移轨道设计,为多体环境下低耗能小推力转移轨道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