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7篇
  免费   2551篇
  国内免费   2027篇
化学   11770篇
晶体学   157篇
力学   762篇
综合类   163篇
数学   1617篇
物理学   496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538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541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786篇
  2015年   811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334篇
  2011年   1283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860篇
  2006年   734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691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Ni2(C10H20N4O2)(C12H12N2)2](ClO4)2 or [Ni(dmaeoxd)Ni(dmbp)2](ClO4)2 {H2dmaeoxd is N,N′‐bis­[2‐(dimethyl­amino)ethyl]oxamide and dmbp is 4,4′‐dimethyl‐2,2′‐bipyridine}, the deprotonated dmaeoxd2− ligand is in a cis conformation and bridges two NiII atoms, one of which is located in a slightly distorted square‐planar environment, while the other is in an irregular octa­hedral environment. The cation is located on a twofold symmetry axis running through both Ni atoms. The dmaeoxd2− ligand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via C—H⋯O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inter­actions, which results in an extended chain along the c axis.  相似文献   
993.
The title salt, bis[2,3‐bis(aminocarbonyl)‐8,9‐bis(methylsulfanyl)tetrathiafulvalenium] di‐μ‐bromido‐bis[bromidocopper(II)], (C10H10N2O2S6)2[Cu2Br4], contains 2,3‐bis(aminocarbonyl)‐8,9‐bis(methylsulfanyl)tetrathiafulvalenium radical cations, [DMT‐TTF(CONH2)2]·+, and [Cu2Br4]2− anions. The cations are associated across centres of inversion in a head‐to‐tail fashion via short face‐to‐face S...S stacking (TTF moiety). These dimers are further assembled into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via interdimer double S...S contacts involving the methylsulfanyl groups. The one‐dimensional chains give rise to a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through intermolecular double N—H...O hydrogen bonds involving the amide group. The [Cu2Br4]2− anions, which straddle centres of inversion,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cation layers.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measurements show a radical signal, indicating that the two TTF·+ radicals are not completely coupled in the dimer.  相似文献   
994.
采用一种高效的pH区带逆流色谱方法分离制备金果榄中的巴马汀和药根碱,以氯仿-甲醇-水(4∶3∶2)为溶剂系统,在上相中加入20 mmol/L的HCl作为固定相,在下相中加入10 mmol/L三乙胺作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仪器转速为850 r/min。经一次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从2 g粗提物中得到512 mg巴马汀和421 mg药根碱。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其纯度均大于95%,采用MS,~1H NMR和~(13)C 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确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上样量大等特点,可快速高效地分离制备金果榄中的巴马汀和药根碱。  相似文献   
995.
作为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并损害人体健康。在众多消除 VOCs的方法中,吸附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而在工业上得以广泛应用。催化燃烧法则因去除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 VOCs消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目前,活性炭是最常用的 VOCs吸附剂,但存在再生困难、抗湿性差、易燃等诸多问题。与活性炭等常规吸附剂相比,沸石分子筛作为 VOCs吸附剂其主要优势在于:(1)沸石分子筛的疏水性可调,通过调控分子筛骨架的硅铝比可以调节分子筛的亲疏水性,高硅铝比的沸石分子筛有着优异的疏水性能,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在一定湿度条件下水对 VOCs分子的竞争吸附;(2)均一的孔径分布可以有效地进行分子识别,从而使吸附剂对VOCs的选择性吸附性大大提高;(3)沸石分子筛一般由硅铝构成,本身不可燃且水热稳定性好,因此能够与微波加热等其他手段相结合以降低吸附剂重生能耗,提高操作安全性;(4)沸石分子筛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高,是作为蜂窝转轮吸附技术中吸附剂的理想材料,而该技术是目前工业大规模消除VOCs的研究热点。因此,沸石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被视为一种简单高效、选择性好的VOCs吸附剂。现阶段,催化燃烧VOCs所使用的催化剂常用金属氧化物作为载体,但是金属氧化物比表面积相对较小且孔道结构不均一,因此严重影响了催化剂对VOCs的催化燃烧效率,限制了催化燃烧活性的提高。而与金属氧化物载体相比,沸石分子筛材料具有均一的孔道结构以及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而将具有较好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的沸石分子筛作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后可以实现催化剂催化燃烧性能的显著提高,从而成为VOCs催化燃烧的理想催化剂。
  本文综述了目前沸石分子筛材料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消除各类VOCs的研究进展。对于沸石分子筛作为VOCs吸附剂,我们小结了影响其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的因素,发现分子筛的孔道大小和阳离子类型与VOCs的吸附情况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简单介绍了分子筛蜂窝吸附转轮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于沸石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我们总结了其用于各类VOCs催化燃烧的研究情况,如烷烃类、芳烃类和醛类等。探究了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催化机理,发现分子筛的孔道结构、阳离子类型、硅铝比等都会显著影响沸石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后,探讨了沸石分子筛应用于VOCs消除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6.
张希  查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11(11):1268-1272
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甲基丙烯酸-磷脂酰乙醇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这种共聚物在水面的表面压力(π)-分子面积(A)曲线、共聚物制成的MOS LB膜的电容(C)-电压(V)特性及此LB膜的相变温度。  相似文献   
997.
把酞菁硅二醇单体置于440℃、1Pa的动态真空下,升华到新的NaCl单晶体的(100)解理面上,使之聚合并外延生成薄膜晶体,也用事先聚合好的聚酞菁硅氧烷作升华源制备了这类薄膜晶体。发现分子链垂直于薄膜平面。并用HREM观察了其多晶型现象。其中β-晶型为四方晶系,a=1.4nm,c=0.66nm,z=2;α-晶型属正交晶系,a=1.4nm,b=2.8nm,c=0.66nm,z=4;γ-晶型属正交晶系,a=1.4nm,b=5.6nm,c=0.66nm,z=8;θ-晶型为正交晶系,a=1.4nm,b=5.6nm,c=0.66nm,z=8。  相似文献   
998.
SrO—Al2O3—SiO2:Eu^3+,Bi^3+发光体的溶胶—凝胶法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彬  白玉白 《应用化学》1990,7(1):76-79
制备无机固体材料大都采用高温固相反应,1971年Dislich报导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组份固体材料。近年来,有报导利用此法研制玻璃、玻璃陶瓷和陶瓷。我们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合成了SrO-Al_2O_3-SiO_2:Eu~(3 ),Bi~(3 )发光体,研究了从凝胶至发光晶体的转变过程、Eu~(3 )和Bi~(3 )在SrO-Al_2O_3-SiO_2基质中的发光性质以及Bi~(3 )对 EU~(3 )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999.
铈、镨二乙基磷酸盐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Ce[PO_2(OC_2H_5)_2]_3和Pr[PO_2(OC_2H_5)_2]_3(简称Ce(DEP)_3和Pr(Pr(DEP)_3)。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它们均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对Ce(DEP)_3:α=10.324(4)A,b=12.861(4)A,c=13.998(5)A,x=106.49(3)°,β=112.83(4)° γ=115.61(3)°,V=1296(1)A~3,Z=2;对Pr(DEP)_3:α=10.27(1)A,b=11.81(1)A,c=12.51(1)A,x=109.93(9)°,β=111.9(9)°,γ=93.0(1)°,V=1293(3)A~3,Z=2。用Patterson法并经分块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的R值,Ce的为0.1071,Pr的为0.1066。结构分析指出,两种配合物结构类似,Ce和Pr原子均由二乙基磷酸根的六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对一组不同Na含量NiZSM-5沸石的酸性、吸附性及催化活性的测试表明于载镍ZSM-5体系中添加碱金属钠离子, 不仅调节沸石的碱酸功能, 而且增加甲苯的吸附性, 提高甲苯的转化率, 表现出助催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