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548篇
化学   1059篇
晶体学   78篇
力学   121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207篇
物理学   6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对用于散裂中子源的质子直线加速器的超导加速段进行了初步设计,其中,包括加速腔腔形的设计和优化、超导加速段的结构布局.另外,对超导加速腔的加速单元数的选择及设计值βG的确定、加速腔的优化原则及束流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2.
谭峰  关亚风 《色谱》2005,23(2):152-157
介绍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的检测原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50篇。C4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毛细管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泳的新检测技术。C4D检测器的原理清楚,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集成化,不污染检测电极,因而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3.
中药菟丝子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亮  楚清脆  管月清  叶建农 《色谱》2005,23(5):524-527
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CD)同时测定了菟丝子中芦丁、金丝桃甙、山柰酚、对香豆酸和槲皮素等5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考察了运行缓冲液酸度和浓度、分离电压、氧化电位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以直径300 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950 mV(vs. 参比电极),以50 mmol/L的硼砂缓冲溶液(pH 9.0)为运行缓冲液,上述各组分在19 min内能完全分离。芦丁、金丝桃甙、山柰酚、对香豆酸和槲皮素在两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按S/N=3计) 分别为1.93×10-5,3.55×10-4,3.65×10-5,1.73×10-5和1.46×10-4 g/L。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菟丝子中活性成分的分离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74.
1-甲基 - 7-氧杂双环 [2 .2 .1 ]庚烷 - 2 -酮 ( 1 )是萜类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 ,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桉烷 ( Eudesmane)、沉香呋喃 ( Agarofuran)和降胡萝卜素 ( Norcarotenoids)等倍半萜天然产物的全合成[1,2 ] .我们以对映体纯化合物 1为原料 ,实现这类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全合成 [3~ 6 ] .消旋的化合物 (± ) - 1可以 2 -甲基呋喃和 2 -氯丙烯腈为原料 ,经 3步反应得到 [2 ] .但对映体纯化合物 1的制备尚未见报道 .本文用化学拆分方法 ,成功地制备了对映体纯的 ( + ) - 1和 ( - ) - 1 ,并确定了其绝对构型 .1 结果与讨论为减…  相似文献   
975.
The title complex [Cp*Ru(η6-C6H5BPh3)]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p*Ru(H2O)(NBD)]BF4 with H2 and NaBPh4,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 = 11.0610(10), b = 11.2317(10), c = 12.3633(11) (A), α = 81.419(2), β = 67.8370(10), γ = 88.370(2)°, V= 1405.9(2) (A)3,Z= 2, C34H35BRu, Mr= 555.50, Dc = 1.312 g/cm3, F(000) = 576 and μ(MoKa) = 0.577 mm-1. The final R and wR are 0.0559 and 0.1483, respectively for 4365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Ⅰ). In the title complex, the four phenyl rings bonded to the B atom are deposited in a tetrahedral geometry,and one of the phenyl rings is η6-bonded to ruthenium.  相似文献   
976.
建立了高效液相手性固定相法分离分析几个质子泵抑制剂对映体的方法。使用CHIRALCEL OD-RH色谱柱,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pH、流速和柱温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分析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分离机理。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对映体可实现完全分离,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和泰妥拉唑可达到部分分离。  相似文献   
977.
为了研究微球透镜对亚波长物体的成像特性,利用直径为3.4μm的二氧化硅微球透镜对刻录蓝光光碟的亚波长表面结构进行了显微成像实验,观察了不同排列方式和液体浸没深度下微球透镜的成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微球透镜在不同浸没深度下对亚波长表面结构具有放大作用,放大率为1.2~1.8倍,并且通过微球透镜的密排列,可以获得更大的视场;浸没液体深度增大时,图像的放大率减小,视场增大。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电场仿真表明,微球透镜可以将光场汇聚成半高全宽为260nm,纵向可持续几个微米的高强度光区域,引起强的背景散射,从而获得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分辨的亚波长表面结构图像。  相似文献   
978.
研究了用一步水热法制备的掺镧钛酸铋(Bi3.25La0.75Ti3O12, BLT)纳米线的光学和可见光催化性能, 并对其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制备的纳米线为纯相的Bi3.25La0.75Ti3O12, 平均直径约为25 nm. 室温光致发光谱(PL)显示BLT纳米线在433和565 nm附近有较强的发射峰, 分别对应激子发射和表面缺陷发光.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表明BLT样品的带隙能约为2.07 eV. 利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的甲基橙降解实验评价了BLT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BLT的光催化活性比商用TiO2催化剂P25、掺氮TiO2和纯相钛酸铋(Bi4Ti3O12, BIT)高得多. BLT光催化剂具有更高催化活性的原因是La3+离子掺杂拓展了BIT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 同时抑制了BIT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  相似文献   
979.
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形貌的掺钕钛酸铋(Bi3.25Nd0.75Ti3O12,BNdT)纳米粉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通过控制OH-浓度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纳米粉体.基于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微结构分析,提出了这些不同形貌的形成机制.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表明BNdT样品的带隙能(Eg)约为1.984 eV.利用可见光照射下甲基橙降解实验评价了BNdT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NdT的光催化活性比商用TiO2催化剂P25和掺氮TiO2高得多.OH-浓度为10 mol·L-1时制备的BNdT纳米线光催化效率最高,经可见光照射360min,浓度为0.01 mmol·L-1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可达到93.0%,且循环使用4次后,其光催化活性并没有明显降低,表明BNdT是一种稳定有效的可见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980.
天然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用天然高分子制备的微凝胶更适合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羟丙基纤维素(HPC)是一种具有温度敏感性的纤维素衍生物,可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为微凝胶,然而现有方法制备的HPC微凝胶都不能完全降解。我们采用一种新方法制备HPC微凝胶。首先通过NaIO4处理将醛基引入HPC。红外光谱检测证明了醛基的生成。氧化后的HPC仍具温敏性,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保持不变;当加热到LCST以上时,HPC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聚集成纳米小球;再加入交联剂己二酸二酰肼,通过醛基与胺基之间的反应,使纳米小球共价交联得到HPC微凝胶。电镜研究表明HPC微凝胶呈球形,粒径在100~300nm之间。浊度和光散射研究表明HPC微凝胶仍具温敏性。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我们制备的微凝胶几乎没有细胞毒性。由于HPC及交联剂己二酸二酰肼均可生物降解,预期我们制备的微凝胶也能很好地降解,并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