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9篇 |
免费 | 580篇 |
国内免费 | 95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842篇 |
晶体学 | 87篇 |
力学 | 177篇 |
综合类 | 167篇 |
数学 | 323篇 |
物理学 | 13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146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238篇 |
2009年 | 240篇 |
2008年 | 271篇 |
2007年 | 256篇 |
2006年 | 252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51.
952.
《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重点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和数学推导繁多,且仍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加上研究生生源质量差、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储备严重欠缺等因素,致使教学面临严峻挑战。针对高分子物理研究生课程的特点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对高分子物理研究生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初探。结果发现,凝练课程教学主线、梳理各章教学内容可实现核心内容的重点讲授,避免重复,节省学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和Seminar讨论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加之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使高分子物理研究生课堂教学效果在有限学时内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53.
F~2+2HCl→2HF+Cl~2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下,计算研究了反应F~2+2HCl→2HF+Cl~2的机理。求得各可能反应途径的系列过渡态,并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加以证实。比较反应能垒(理论计算活化能)发现,标题反应若以分子与分子作用机理进行,则需克服的最大能垒为150.63kJ.mol^-^1;若以F~2分子先裂解为F原子再反应的机理进行,则需越过能垒154.82kJ.mol^-^1,求得反应F+HCl→HF+Cl的线形和三角形两种过渡态,以三角形较稳定;求得反应HCl+Cl→H+Cl~2的两种过渡态,以线形较稳定。 相似文献
954.
和厚朴酚电化学还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量子化学AM1、PM3方法研究了和厚朴酚分子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和厚朴酚分子电还原的基团为两个烯丙基的双键,其中邻位烯丙基优先被还原,对位次之,整个还原反应中和厚朴酚得到4e和4H+,使两个烯丙基饱和,计算结果较好地说明了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955.
956.
己二酸绿色合成新途径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己二酸是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 .己二酸的工业生产过程大都采用环己酮和环己醇的硝酸氧化法 ,因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尽管可对N2 O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1],但其年排放量仍达到 4 0万吨[2 ].因此 ,增加化学反应过程的选择性 ,最大限度利用初始原料 ,用催化剂代替传统工业上使用的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化学计量反应试剂以及使最终反应产物更加容易分离是绿色合成技术的主要目标[3].烃类选择性氧化的传统氧化剂为K2 Cr2 O7,KMnO4,HNO3,NaOCl等 ,该类氧化剂已逐步被清洁氧化剂所取代[4 9].Noyori等[10 ]以Na2 WO4·2… 相似文献
957.
958.
应用反胶束法制备了稀磁半导体Cd1-xMnxS量子点.量子点的大小可通过改变ωo值(wo=[水]/[表面活性剂])来控制.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表明,量子点呈单分散性,是几乎没有缺陷的单晶体.量子点的大小约为4.8~6nm,随wo值增大而增大.电子能谱(EDS)测定结果表明,Mn2+离子在量子点中的摩尔分数为1.5%.由电子自旋共振(ESR)分析确定一部分Mn2+离子取代Cd2+离子位置而位于晶格,另一部分Mn2+离子位于Cd1-xMnxS的表面或间隙位置.吸收光谱显示,随着量子点变小,吸收带边发生蓝移,显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光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发光峰属于Mn2+的4T1-6A1跃迁,而且随着ωo和粒径的增大,发光峰从2.26,2.10,2.05eV红移到1.88eV;其发光峰偏离2.12eV,主要是由于Mn2+离子位于扭曲的四面体晶体场所致. 相似文献
959.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