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950篇
化学   1839篇
晶体学   89篇
力学   164篇
综合类   167篇
数学   332篇
物理学   13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利用发射光谱技术,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作用CH4/H2反应进行了原位诊断,根据等离子体作用下CH4、H2和CH4/H2体系中部分激发态物种的光谱检测数据和有关实验的结果,结合等离子体特性及小分子光化学反应规律,对等离子体作用CH4/H2转化制备C2烃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固体粒子稳定的乳状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固体粒子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有关研究进展。微细不溶的固体粒子构成重要的一类乳化剂,被水相和油相部分润湿的固体粒子能够有效地稳定乳状液。固体粒子稳定乳状液的效果取决于以下因素:粒子大小、粒子间相互作用和粒子的润湿性质。固体粒子存在的油-水界面表现出粘弹行为,这种粘弹界面膜可大大地提高空间位阻,减缓乳状液液珠间液膜变薄的速率,从而提高乳状液地稳定性。原油中的粘土、胶质、沥青质和石蜡等胶体粒子被证明对乳状液的稳定性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以位势问题为分析对象,从格林公式出发严格导出了虚边界元法的基本积分方程.并以虚边界元法基本积分方程为出发点,从理论上导出了虚边界元法对虚边界形状位置的基本要求.理论结果表明,虚边界元法本身是一种严格的方法,但在一定条件下,它是一种近似方法.基于虚边界元方法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强流电子枪的电子轨迹模拟程序,并对强流电子枪进行了计算.对强流电子枪的计算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取定最佳的虚实边界距离与边界单元数,虚边界元法较边界元法的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方波电场驱动下的双Bloch带的紧束缚模型.借助Fourier分析,得到了在弱耦合极限下Rabi振荡及Rabi频率的解析解;这些结果均由电子的数值演化所证实.  相似文献   
995.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DD6单晶高温合金中铝、铬、钴元素含量的方法。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模拟溶液分别考察基体元素和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及非光谱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铝、铬、钴的分析谱线分别为394.401,267.716,228.616 nm,通过基体匹配法对非光谱干扰进行补偿。待测元素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铝、铬、钴的检出限分别为0.110,0.018,0.003 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9%~1.21%(n=11),铝、铬、钴的加标回收率在分别为96.45%~103.69%,98.20%~99.40%,100.22%~102.85%。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适用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铝、铬、钴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分散聚合法,在玻璃基体表面原位生长聚苯胺制得高电导率(10-3S/cm)、微纳米级的聚苯胺薄膜.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以及接触角分析研究聚苯胺在玻璃基体表面成膜的驱动力和过程.结果表明:成膜的驱动力是聚合过程中产生的活性中间体与基体间的强吸附力.活性中间体主要是苯胺的二聚体、三聚体等短链小分子,它们与基体问的作用为分子间力作用,属物理吸附.聚苯胺在玻璃基体表面成膜的过程符合吸附生长模式,膜的厚度存在饱和值.  相似文献   
997.
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控制的UCONF(usage confrol fuzzy)模型,同时给出了基于模型的引用监视器.该模型保留了使用控制模型的过程连续性和属性可变性.利用模糊综合逻辑计算可信度,通过可信度简化了UCON的授权策略,可动态改变所授权利,方便权利授予或撤销,增强了模型的可管理性和可实施性.分析表明本模型充分体现了开放式网络环境中主体间的可信关系,适合解决动静结合的访问控制问题,确保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998.
结合现代民航空管领域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设计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给出了主干课程体系图,为加强工程教育、突出专业特色,更好地为行业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应变率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岛津试验机和自行研制的冲击拉伸试验装置,对体积含量为10%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准静态的拉伸试验、冲击拉伸试验和冲击拉伸加卸载试验,获得了复合材料在应变率为0.002s^-1-1000s^-1范围内从弹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完整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复合屈服应力,拉伸强度以及破坏应变均相应提高,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和高速韧性现象;同时,由于冲击拉伸试验过程中热力耦合效应的影响,准静态加载下复合材料的应力指数与冲击拉伸加载下复合材料的应力指数相比降低了17.8%;在用冲击拉伸复元试验解耦出热力耦合效应的影响后,材料的静、动态等温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同的应变硬化规律。最后,根据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结果和Eshelby‘s等效夹杂理论,本文建立了一个计及应变率强化效应的弹塑性自洽模型,模型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00.
罗鑫  龚小兵  张丹  巫亮  魏泳涛 《力学季刊》2019,40(2):343-352
基于DPM(Discrete Phase Model)模型,研究了长直通风管道内粒径服从Rosin-Rammler 分布的铝粉的运移与沉积规律.基于颗粒与壁面的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分析,建立了粉尘沉积-回弹模型,得出了粉尘沉积的判定准则及脱离壁面时的回弹速度.利用UDF 将沉积-回弹模型嵌入Fluent,完成了对管道内粉尘运移和沉积的数值模拟.粉尘沉积的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数值结果表明风速的增大使管道内粉尘浓度明显降低,管壁粉尘沉积率也降低;粒径的增大对粉尘浓度的大小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粉尘浓度在管道内的分布情况,同时会增大粉尘在管壁的沉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