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950篇
化学   1839篇
晶体学   89篇
力学   164篇
综合类   167篇
数学   332篇
物理学   13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13)C-NMR 方法测定了稀土顺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链端结构及序列结构,从链端结构推测的聚合活性链端结构与前文是一致的。在聚异戊二烯中存在着“头-头”和“尾-尾”结构,这种结构引起活性链端甲基位置的改变,从而解释了稀土异戊二烯中3,4-链节的形成。测定了不同聚合温度对聚合物中顺、反结构含量的影响,可用活性链端的 anti-syn异构化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52.
与轻质油品(汽油、柴油等)燃烧特性不同,重质燃料油在燃烧时,首先发生燃料的热分解,分解的产物扩散到气相空间发生着火、燃烧,最后剩下固体残炭,然后残炭再着火、燃烧,由于残炭的燃烧属于异相反应,比燃料气与空气的同相反应慢,导致其燃尽时间明显变长,文献[1]给出了沥青和十二烷单滴的燃烧过程温度变化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残炭的燃烧阶段明显比气体的燃尽时间长,而残炭的质量只为沥青质量的10%~20%[2,3]。虽然残炭含量低,但它在整个燃烧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献[4]利用热重系统研究了渣油热加工的副产物石油焦的燃烧特性,主要从…  相似文献   
53.
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利用(S)-3-羟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S)-TicOL)和Ph2PCl缩合,得到六元N-杂环配体(S)-TIAMPP.研究了(S)-TIAMPP与Rh(I)形成的手性催化剂[Rh((S)-TIAMPP)(COD)]BF。在脱氢氨基酸的衍生物中不对称催化加氢的对映选择性和适应性,以及该催化剂对N-苯甲酰基脱氢肉桂酸甲酯加氢过程中温度、压力、反应溶剂、底物与催化剂比例(S/C)对光学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C=100,15℃,1.0MPa的甲醇溶液中,反应24h,[Rh((S)-TIAMPP)(COD)]BF。对N-苯甲酰基脱氢肉桂酸甲酯加氢的光学收率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54.
PbO~2纳米粉体的固相合成及其对MnO~2电极材料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夏熙  龚良玉 《化学学报》2002,60(1):87-92
利用固相氧化反应制备了PbO~2纳米粉体样品,借助XRD,TEM以及循环伏安测试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反应条件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将所得样品用于改性MnO~2电极,恒流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掺杂量在1.25%~5.00%间对MnO~2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可使改性MnO~2的放电容量得到极大提高。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铅的掺入改变了MnO~2的放电机理。在循环扫描过程中,掺杂物与MnO~2均不再以单纯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系列Pb(X)(X=0,Ⅱ)Mn(Y)(Y=Ⅳ,Ⅲ,Ⅱ)复合物的共氧化与共还原,抑制了电化学惰性物质Mn~3O~4的生成和积累,从而有望改善MnO~2的可充性能。纳米PbO~2与常粒径PbO~2与常粒径PbO~2(标记为S)对MnO~2的改性机理类似。但前者对MnO~2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当恒流放电至-1.0V时,其放电容量较S样改性MnO~2的放电容量平均高出约30%。  相似文献   
55.
硝酸甲酯与不同亲核试剂的SN2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头计算和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分别对系列亲核试剂和硝酸甲酯的电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气相SN2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揭示了反应过程中体系的结构,能量和电荷的递变规律,由反应活化能得了这些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次序为:OH^-〉F^-〉I^-〉NO^-3〉CN^-〉Br^-〉Cl^-〉N^-3。  相似文献   
56.
A series of novel oxazolidinone analogues were prepared by a new and efficient synthetic method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These compounds wer echaracterized by LC-MS and ^1H NMR.  相似文献   
57.
聚丙烯酰胺固定化糖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丙烯酰胺单体通过反向悬浮聚合技术合成聚丙烯酰胺作为载体材料,采用包埋—交联法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固定化酶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5~58℃,而且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8个月后该固定化酶的残余活力仍保持在94%左右,可重复使用43批次,此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达到56%.实验表明丙烯酰胺悬浮聚合固定化糖化酶的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红  姜恒  孙兆林 《合成化学》2002,10(4):302-305,313
论述了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催化氧化反应的一些最新进展。由于采用水溶性催化剂,使得水/有机两相体系中的催化反应具有催化剂与产物容易分离的优点。阐述了水溶性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水溶性配体、水溶性催化剂以及催化氧化反应实例。参考文献21篇。  相似文献   
59.
神府煤焦与水蒸气、 CO2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采用高温微量热天平和自制水蒸气发生装置进行神府煤焦与水蒸气和CO2气化实验,考察热解速率、不同气化剂(CO2和水蒸气)以及温度对气化反应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吸附仪测定煤焦的初始结构.两种煤焦孔径为2 nm~170 nm的孔占总孔容的90%以上.神府快速煤焦(FP)与水蒸气气化活性比慢速煤焦(SP)高4.16倍,FP比SP挥发分脱除快,破坏其孔结构,减少缔合机会和二次反应.SP的BET比表面积为1.077 7 m2/g,FP的BET比表面积为1.893 9 m2/g.SP与水蒸气气化活性是CO2的9.94倍,FP与水蒸气的气化活性是CO2的7.15倍,水蒸气比CO2气化时进入的孔径范围广及水蒸气比CO2更容易解离.同种煤焦与水蒸气和CO2气化时的气化速率与转化率之间的趋势相近.用随机孔模型拟合并求取反应动力学参数,温度对SP与水蒸气、CO2反应速率,以及FP与水蒸气反应速率影响相似,而对FP与CO2反应速率影响明显比前三个反应要小.  相似文献   
60.
王文清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7):774-781
利用X衍射(300, 270, 250 K)和中子衍射(300, 260, 250, 240 K)研究D-氨酸单晶在静态的和动力学的变温过程中的结构特征以及考证Salam预言的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 实验发现丙氨酸晶体的空间群P212121对称性没有改变. 实验结果否定了构型相变的可能,但是发现在~250 K有一个微小的、连续的对称性破缺发生. 晶体分子振动产生的环电流模型可以用来解释D-和L-丙氨酸单晶直流磁化率和天然旋光角相反的现象, 与之相关的中子衍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变温过程中αC-H(2), N-H(1), N-H(4), N-H(6) 键长的不同变化. 中子衍射还显示了质子移动所导致的动力学无序,来源于分子内氨基和羧基形成的氢键和分子间αC-H和氨基形成的氢键,从而产生的晶格扭曲和NH3+的扭转. 实验结果表明Salam预言相变不是传统意义的结构相变,而是由于温度效应导致了在相变点附近分子的宇称破缺能差(PVED)增大,然后通过氨基酸分子的隧道效应扩大了宇称破缺能差的影响,这一研究为生命现象中快速的均一手性形成提供了非线性机理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