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651篇
化学   1106篇
晶体学   85篇
力学   136篇
综合类   71篇
数学   298篇
物理学   7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渤海近岸海域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渤海近岸海域采集了34个水体样品,利用HPLC-MS/MS分析了双酚A、辛基酚、壬基酚、2,4-二氯酚、对叔丁基苯酚和对特辛基苯酚等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并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北部近岸海域6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范围在5.25~1351.20ng/mL之间.结合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说明渤海、黄海近岸海域中酚类化合物主要以辛基酚、壬基酚、2,4-二氯酚为主,局部海域伴有双酚A的高残留;从整个海域范围看,黄渤海近岸海域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污染状况具有区域特征,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且酚类物质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特性,一定程度上具有聚集性;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黄渤海近岸海域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42.
采用溶剂热法在二乙二醇溶液中制备了珊瑚状的金红石二氧化钛(Rut-d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明样品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直径约为1μm,表面具有珊瑚状的突起结构,半径约10 nm。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样品比表面达到228 m2·g-1,是商品金红石的7倍多。由于其特殊的形貌,Rut-dg在紫外光下的催化产氢量达到25 000μmol·g-1·h-1,比P25高出50%,是商品金红石活性的13倍。在可见光下的产氢量为270μmol·g-1·h-1,而P25和商品金红石则没有明显活性。进一步实验表明,Rut-dg样品表面检测不到可能引起活性增加的有机杂质存在,因此,珊瑚状的形貌是影响活性的重要因素。样品在300℃焙烧后,珊瑚状表面结构明显烧结,比表面下降了50%,导致产氢量下降了15%~25%,这也说明珊瑚状结构大大促进了光催化产氢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测定芝麻中芝麻素含量的方法。将芝麻粉碎后用甲醇超声提取,优化了粉碎粒径、超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芝麻样品经粉碎及超声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6 nm。芝麻素在0.043 84~0.569 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 346 015m+2 136,r2=0.999 9;芝麻素的加标回收率为100%,RSD为1.1%,不同产地芝麻中的芝麻素含量测定结果为0.260%~0.502%。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专属、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芝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4.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GenEu(n=1-13)团簇的生长模式和磁性.结果表明:对于GenEu(n=1-13)团簇的基态结构而言,没有Eu原子陷入笼中.这和SinEu以及其它过渡金属掺杂半导体团簇的生长模式不同.除GeEu团簇外,GenEu(n=2-13)团簇的磁矩均为7μB.团簇的总磁矩与Eu原子的4f轨道磁矩基本相等.Ge、Eu原子间的电荷转移以及Eu原子的5d、6p和6s间的轨道杂化可以增强Eu原子的局域磁矩,却不能增强团簇总磁矩.  相似文献   
45.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DNA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其末端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二茂铁基团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响应随之发生变化.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结果显示:DNA末端二茂铁基团的还原峰在0.26V(vs饱和甘汞电极(SCE))附近,峰电流随溶液中H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Hg2+浓度范围在0.1nmol·L-1-1μmol·L-1时,电流相对变化率与Hg2+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对Hg2+的检测限为0.1nmol·L-1,可作为痕量Hg2+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干扰实验也表明,该传感器对Hg2+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相似文献   
46.
构建了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和铂纳米颗粒(Pt-nano)的电流型L-乳酸生物传感器。将Sol-gel膜覆盖在L-乳酸氧化酶(L-lactate oxidase,LOD)和MWCNTs/Pt-nano修饰的电极表面。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为:检测电压0.5V;缓冲液pH6.4;检测温度25℃。此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5s,灵敏度是6.36μA/(mmol/L)。连续检测4星期其活性仍保持90%,线性范围为0.2~2.0mmol/L,且抗干扰能力强。在实际血样的检测中,此传感器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7.
新型膨胀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涤纶织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氯化磷与季戊四醇反应制得双氯螺磷(2);2与三乙醇胺反应合成了新聚合物1,其结构与性能经1H NMR,IR,TG和SEM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自身具有很好的成炭性,对涤纶织物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扩展了涤纶的分解温度范围;通过SEM对经1整理的织物残炭形貌进行分析,证实1是膨胀型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48.
以聚碳酸酯超滤膜为基板,用化学镀的方法在超滤膜上沉积金,制得直径在45nm左右的金纳米通道阵列,利用制得的金纳米通道阵列搭建离子电流测量平台,可实现对羊抗人IgG分子的浓度检测.当羊抗人IgG分子通过直径45nm的金纳米通道时,由于物理占位及表面电荷的影响,会引起离子电流发生变化;在KCl浓度为0.15mol/L(pH7.48)溶液中,IgG分子的物理占位对离子电流有阻塞作用,会导致电流减小,IgG浓度在1.8~18ng/mL范围内,减小量与浓度成线性关系;实现了对IgG的定量检测.KCl浓度降低到0.025mol/L时,由于IgG分子扩散层内反离子对通道内离子浓度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从而造成离子电流随着IgG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9.
李德江  葛正红 《合成化学》2004,12(5):487-490
以没食子酸为原料。经烷基化、肼解得3,4,5-三甲氧基苯甲酰肼(2),2与芳香醛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9个新的酰腙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50.
李永军  葛忠学  刘鸿 《合成化学》2004,12(6):555-558
综述了间苯三酚的合成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参考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