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0篇 |
免费 | 117篇 |
国内免费 | 24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923篇 |
晶体学 | 24篇 |
力学 | 19篇 |
综合类 | 13篇 |
数学 | 71篇 |
物理学 | 29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76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6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用聚乙二醇作为可溶性聚合物载体和相转移催化剂高效简单的合成了1, 2, 3, 4-四氢吡啶并[3, 2-d]嘧啶类化合物。该合成路线为聚乙二醇与2, 3-吡啶二酸酐反应生成聚乙二醇支载的单酯1,接着1被转化成相应的聚乙二醇支载的酰基叠氮2,2经Curtius重排,与胺加成并同时关环给出目标产物,其总产率为84%-88%。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铂铑合金中铑含量的方法。含铑(wRh≤40%)的铂铑合金称样0.1000 g,用盐酸-硝酸(3+1)溶液10 mL和氢氟酸(ρ=1.18 g·mL-1)0.5 mL于微波消解仪中消解完全。选择波长为343.489 nm的谱线作为测定铑的分析线。方法的检出限为0.029 mg·L-1。方法用于分析5个铂铑合金样品,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在0.10%~0.40%之间,回收率在99.6%~101.0%之间。 相似文献
994.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测定了BiI3与nylon11作用生成纳米复合材料后聚合物中酰胺基团的N、O内层能级电子结合能变化,同时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IR)研究了BiI3-nylon11复合材料中BiI3对尼龙酰胺基团之间氢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nylon11聚合物相比,BiI3-nylon11纳米复合材料中N1s、O1s的结合能要稍高一些;N-H伸缩振动、酰胺I谱带、酰胺II谱带振动频率在X射线照射前均发生显著位移,而X射线照射后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谱带变宽.另一方面,无论X射线照射与否,CH2伸缩振动基本不变.实验所得结果对于理解聚合物中氢键相互作用及其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界面聚合法制备正二十烷微胶囊化相变储热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 以甲苯鄄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 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 结果表明, 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 进行反应. 以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胶囊, 测得空心微胶囊直径约为0.2 μm, 含正二十烷微胶囊约为2-6 μm. 红外光谱分析证明, 壁材料聚脲是由TDI 及EDA 两种单体形成的. 正二十烷的包裹效率约为75%. 微胶囊的熔点接近囊芯二十烷的熔点, 而其储热量在壁材固定时随囊芯的量而变. 热重分析表明, 囊芯正二十烷、含正二十烷的微胶囊以及壁材料聚脲, 能够耐受的温度分别约为130 ℃、170 ℃及270 ℃. 相似文献
996.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体中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代谢产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同时分析水体中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及其代谢产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乙酸(NPECs)和壬基酚(NP),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 18色谱柱,甲醇和乙酸铵溶液作为梯度洗脱的流动相,结果表明3类物质的分离效果良好,并可通过选择离子记录(SIR)模式实现NPEOs和NPECs各单体的定量。仪器的检出限为1~50 pg,选用Oasis HLB小柱进行固相萃取,回收率达75%~98%,平均标准偏差小于12%。该方法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水样测定,所取各水样中都测出了NP和NPEOs,并从氧化沟上清液中检测到NPECs。 相似文献
997.
Shu‐Ping Yang Li‐Jun Han Hai‐Tao Xia Da‐Qi Wang Yu‐Fen Liu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C, Structural Chemistry》2007,63(12):m610-m614
The two title dinuclear copper(II) complexes, [Cu2Cl4(C17H20Cl2N2)2], (I), and [Cu2Cl4(C19H22N2O4)2], (II), have similar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s. In each complex, the asymmetric unit consists of one half‐molecule and the two copper centres are bridged by a pair of Cl atoms, resulting in complexes with centrosymmetric structures containing Cu(μ‐Cl)2Cu parallelogram cores; the Cu...Cu separations and Cu—Cl—Cu angles are 3.4285 (8) Å and 83.36 (3)°, respectively, for (I), and 3.565 (2) Å and 84.39 (7)° for (II). Each Cu atom is five‐coordinated and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y around the Cu atom is best described as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 with a τ value of 0.155 (3) for (I) and 0.092 (7) for (II). The apical Cu—Cl bond length is 2.852 (1) Å for (I) and 2.971 (2) Å for (II). The basal Cu—Cl and Cu—N average bonds lengths are 2.2673 (9) and 2.030 (2) Å, respectively, for (I), and 2.280 (2) and 2.038 (6) Å for (II). The molecules of (I) are linked by one C—H...Cl hydrogen bond into a complex [10] sheet. The molecules of (II) are linked by one C—H...Cl and one N—H...O hydrogen bond into a complex [100] sheet. 相似文献
998.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La1-xSrxCu0.9Fc0.1O2.5-δ(x=0.1-0.4)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TA)技术对粉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经800℃焙烧的La0.9Sr0.1Cu0.9Fe0.1O2.5-δ粉体的对称性较低,未形成钙钛矿结构,其余La1-xSrxCu0.9Fe0.1O2.5-δ(x=0.2-0.4)粉体为四方钙钛矿结构,晶体结构参数之间满足关系式a=b≈2√2c。DTA结果证明La1-xSrxCu0.9Fe0.1O2.5-δ在800℃以下是热力学稳定的,不会发生分解反应。采用直流四电极法测试了La1-xSrxCu0.9Fe0.1O2.5-δ试样在100-800℃之间的电导率。试样的电导率^ln(σT)与1/T之间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La1-xSrxCu0.9Fe0.1O2.5-δ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服从小极化子导电机制。Sr掺杂量对试样的电导率和电导活化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当Sr掺杂量为0.3时,La1-xSrxCu0.9Fe0.1O2.5-δ的电导率最高,电导活化能最小。 相似文献
999.
Chun‐Tao Yang Shu‐Qun Hou Kai Tian Qiu‐Fen Hu Xiang‐Zhong Huang Zhi‐Yong Jiang 《Helvetica chimica acta》2016,99(3):220-224
Four new ent‐pimarane diterpen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H extract of Aralia dumetorum, together with three known compounds involving ent‐pimar‐8(14),15‐dien‐19‐oic acid ( 5 ), ent‐pimar‐8(14),15‐dien‐19‐ol ( 6 ), and ent‐kaur‐16‐en‐19‐oic acid ( 7 ). By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MS, IR, and NMR data, the structures of four new diterpenes were characterized as (5β,9β,10α,13α)‐pimara‐6,8(14),15‐trien‐18‐oic acid ( 1 ), (5β,7β,9β,10α,13α)‐7‐methoxypimara‐8(14),15‐dien‐18‐oic acid ( 2 ), (5β,9β,10α,13α,14β)‐14‐methoxypimara‐7,15‐dien‐18‐oic acid ( 3 ), and (5β,10α,13α,14α)‐14‐hydroxypimara‐7,9(11),15‐trien‐18‐oic acid ( 4 ). The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compounds 1 – 7 were assayed in vitro through MTT method. 相似文献
1000.
异喹啉是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也是构成药物和材料分子的核心骨架。很多异喹啉类的生物碱都由异喹啉基本骨架构成,它们都有一定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包括抗真菌、抗癌、抗心律失常、阵痛麻醉和降血压等功效。迄今已知的含异喹啉骨架的生物碱超过1000种,是生物碱中最多的一类。传统的合成异喹啉的方法需要官能化的原料和强酸,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合成步骤繁琐。例如Larock课题组利用钯催化将邻溴官能化的亚胺与炔烃环化偶联,合成了一系列异喹啉化合物。而过渡金属催化合成异喹啉是一种能够有效合成多种取代基异喹啉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碳氢活化策略合成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得到迅猛发展,从而使得大量的芳基化合物都能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尤其是铑、铱、钯、钌等过渡金属都能催化芳烃的碳氢活化,从而合成异喹啉化合物。 Fagnou课题组最早报道了氧化条件下利用三价铑催化剂经碳氢键活化与炔烃偶联合成异喹啉的方法。随后,众多研究组利用氧化型导向基策略在无外加氧化剂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了异喹啉。除了利用三价铑催化剂之外,利用二价钌催化剂通过碳氢活化策略也能实现类似反应。但是,这些反应体系都必须使用铑和钌等贵金属催化剂,极大地限制了该合成异喹啉方法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数个研究组将地球上储量丰富、便宜有效的钴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应用到芳烃的碳氢键活化反应中,在简单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各种杂环化合物。对于一些反应,三价钴催化与三价铑催化能形成互补。最近, Kanai, Ackermann和Sundararaju几乎同时报道了三价钴催化肟谜的碳氢键活化,并在无外加氧化剂条件下实现了其与炔烃的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了异喹啉,在该类反应中以氮–氧键断裂作为内部氧化剂。但是在钴催化条件下氧化性的氮–硫键作为内部氧化剂辅助碳氢键活化的反应尚无报道。本课题组最近报道了芳基酮的N-亚磺酰亚胺与烯烃和胺化试剂的偶联反应,经N–S键断裂,高效合成了喹唑啉。本文利用三价钴催化剂在无外加氧化剂条件下实现了芳基酮N-亚磺酰亚胺与炔烃的偶联,反应经历了碳氢键活化和氮硫键断裂得到异喹啉。此反应对端炔和内炔底物均适用。为了初步了解反应机理,我们利用分子内竞争的方法进行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测定,结果表明碳氢键断裂过程可能是反应的决速步骤。结合文献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