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2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1502篇
化学   2653篇
晶体学   173篇
力学   294篇
综合类   215篇
数学   676篇
物理学   19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建立了烤鳗中苯胺灵、嘧菌酯、氨苯乙酯、氟酮唑草、丙蝇驱、唑螨酯6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方法.烤鳗样品采用乙腈、中性氧化铝超声基体分散吸附、涡旋混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以乙腈-乙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在0.5 ~1 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2.3 μg/kg,定量下限为0.09 ~7.7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 ~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 ~15%,满足当前进出口残留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2.
用循环伏安法(CV)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直接沉积金纳米粒子,制备了纳米金/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NG/SWNT/GCE),并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研究了黄芩苷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黄芩苷具有电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黄芩苷进行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黄芩苷浓度在2.0×10-8~7.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S/N=3)。该修饰电极实测了中药黄芩粉中黄芩苷的含量,回收率在96.8%~102.5%。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基于互补色的高效聚合物白光器件,双色材料包括蓝绿光材料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和黄光材料三[3-(2,6-二甲基苯氧基)-6-(2-噻吩基)-哒嗪]铱(Fs-1),器件结构为ITO/PEDOT(40 nm)/PVK:OXD-7:Firpic:Fs-1(80 nm)/Ba(4 nm)/Al(120 nm).当发光层材料PVK∶OXD-7∶Firpic∶Fs-1质量比为63∶27∶10∶0.25时,用溶液加工方法得到高效白光器件,此时CIE色坐标为(0.30,0.39),最大电流效率为10.8 cd.A-1,亮度可达到4200 cd.m-2.在此基础上,引入水溶性电子注入材料聚[9,9-二(3′-N,N-二甲基胺基丙基-2,7-芴-2,7-交-(9,9-二辛基芴)](PFN)修饰阴极界面,使载流子注入和传输更平衡,当阴极为PFN(20 nm)/Al(120 nm)时,电流效率获得显著改善,达到13.1 cd.A-1,此时电流密度为4.9 mA.cm-2,亮度可达到6096 cd.m-2,白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3,0.39),同时发光光谱稳定.另外通过电致发光(EL)、光致发光(PL)光谱及能级结构图分析了载流子俘获和能量转移在发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陈静  张庆红  方文浩  王野  万惠霖 《催化学报》2010,26(8):1061-1070
 研究了多种载体负载 Pd 催化剂上苯甲醇无氧脱氢反应. 结果发现, 以兼具较强酸性和碱性的水滑石 (HT) 为载体时, Pd 催化剂具有优异的苯甲醇转化活性和苯甲醛选择性, 当 Pd 含量为 0.32%~0.55% 时催化性能最佳. Pd/HT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且对于含推电子取代基的芳香醇、2-噻吩甲醇、α,β-不饱和醇与环状脂肪醇等的直接脱氢反应均具有较好催化性能. HT 表面的 Pd(II) 物种反应后转变为平均粒径为 2.0~2.5 nm 的 Pd 纳米粒子或纳米簇. 具有较高分散度的 Pd(II) 物种易转变为较小的 Pd 纳米粒子, 从而具有较佳的催化性能. 本文推测, 催化剂表面的碱性位可促进苯甲醇 O–H 键的活化, 形成 Pd-苯甲氧基中间体, 该中间体进一步脱氢生成苯甲醛和 Pd-H 物种; 而催化剂表面的质子酸位可与 Pd-H 作用, 促进 H2 的脱除.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一种鉴别重叠色谱峰类型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模差渐进投影(MDEP)法。该方法利用二维色谱数据中相邻两个色谱流出点的光谱矢量模的和与该两个矢量和的模之差,建立模差-时间(dm-t)曲线判断非纯色谱峰的纯组分区,同时判定第二组分色谱流出点和倒数第二组分色谱结束点。分别以纯组分区的光谱矢量建立正交阵对该色谱峰进行投影运算,得到投影后转换色谱。该转换色谱消除了纯组分区所对应化合物的色谱和光谱信息。对转换色谱重复上述操作至整个色谱峰的模差-时间曲线均为0时终止,得到重叠色谱峰各组分的色谱流出点和结束点。利用上述结果,采用不包含待测组分光谱信息的该重叠峰二维色谱数据建立正交矩阵对该色谱峰进行投影运算,获得待测组分的相似色谱图。通过比对分析即可得到该组分在重叠色谱峰中的光谱和色谱信息。依次操作,即可获得重叠色谱峰中各组分的光谱和色谱信息。采用模差渐近投影法对4组分模拟重叠二维色谱峰及杜香挥发油GC-MS的重叠色谱峰进行了解析,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6.
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采集了大亚湾10个采样点春、夏、秋和冬4季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的生物硅(BSi)、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结果表明:大亚湾生源要素含量与国内外港湾相比属于中等水平;春季BSi、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9%、0.043%;夏季BSi、TOC、TN、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1.05%、0.37%、0.043%;秋季BSi、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9%、0.038%;冬季BSi、TOC、TN、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9%、0.84%、0.11%、0.039%。根据TN/TP和TOC/TN比值判断,大亚湾沉积物为磷限制;夏季TOC主要来源于水生有机碳,冬季为混合来源。夏季表层沉积物中BSi、TOC、TN和TP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其他季节;其中夏季各站位TN的含量较冬季要高,反映了夏季较高的硅藻生产力以及较丰富的地表径流。大亚湾大部分采样点TOC和TN的污染基本属于Ⅱ类,TP属于Ⅰ类,可能对底栖生物群落具有一定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7.
溶胶凝胶法固定抗体制备黄曲霉毒素免疫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正硅酸乙酯在HCl存在下水解形成的硅溶胶和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混合液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非标记型电化学阻抗免疫传感器。以[Fe(CN)6]3-/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测试底液,分别研究传感器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行为。实验表明,电极因免疫反应所形成的复合物阻碍了[Fe(CN)6]3-/4-在电极表面的扩散,其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减小,电子转移阻抗随黄曲霉毒素浓度增加而线性增大。当介质pH=6.5和孵育时间为20 min时,免疫前后传感器的电子转移阻抗变化值最大。在此最佳条件下,传感器电子转移阻抗对黄曲霉毒素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0μg/L;检出限为0.1μg/L(S/N=3)。此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可应用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
晋城无烟煤加压快速热解特性及其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加压热重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晋城无烟煤加压快速热解特性的研究,并结合热天平半焦等温热失重分析,考察了热解温度、停留时间和热解压力等外部操作条件对煤焦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提高、停留时间的延长和热解压力的增大,所得到的半焦产率降低,气化反应性减弱,活化能提高;高温产生较小的比表面积,而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压力的提高产生较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与气化反应速率无明显的依存关系。水蒸气气化速率是CO2的四倍左右。  相似文献   
99.
Two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Dy)2(3,5-PDA)3(H2O)2]n 1 and [(Pr)2(3,5-PDA)3(H2O)3]n 2 (3,5-PDA = pyridine-3,5-dicarboxylate) have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prepared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TG analyse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14.104(2), b = 11.1129(16), c = 15.086(2) , β =92.138(2)o, V = 2362.8(6) 3, Z = 4, C21H13Dy2N3O14, Mr = 856.34, Dc = 2.407 g·cm-3, F(000) = 1616, μ(MoKα) = 6.359 mm-1, the final R = 0.0422 and wR = 0.1016 for 2000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Complex 2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 = 8.9441(13), b = 9.3959(14), c = 14.625(2), α = 98.065(2), β = 95.481(2), γ = 104.9130(10)o, V = 1164.7(3) 3, Z = 2, C21H15Pr2N3O15, Mr = 831.18, Dc = 2.370 g·cm-3, F(000) = 800, μ(MoKα) = 4.224 mm-1, the final R = 0.0355 and wR = 0.0731 for 4092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These polymers are constructed from the 3,5-PDA ligand but they exhibit different kind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tructures. Complexes 1 and 2 are constructed from M-C-O zigzag corner-linked chains (M = Dy and Pr). In 1, the chains are composed of 8-coordinated DyIII centers, while the chains are made up of 8- and 9-coordinated PrIII centers in complex 2. These chains are cross-linked to each other by the pyridine rings of 3,5-PDA ligands,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architectures. The magnetic behavior of compound 1 has been investigated, showing it exhibits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among the DyIII ions.a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for Functional Molecule,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b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ment-organic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法国METRAVIB公司MAK-04型粘弹谱仪在测试过程中关于高频相位角校准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