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1篇
  免费   1029篇
  国内免费   1720篇
化学   3461篇
晶体学   236篇
力学   332篇
综合类   178篇
数学   785篇
物理学   27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使用CTAB作为软模板,水热处理柚子皮,再以碳化和KOH活化过程得到了分级多孔碳(HPC),这种分级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1 813 m~2·g~(-1),相比于没有水热步骤制备的多孔碳(PC),拥有更加丰富的介孔结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XPS分析结果表明HPC的氧掺杂量更高,会比PC贡献更大的赝电容。三电极测试体系中,HPC的比电容达到285 F·g~(-1)(0.5 A·g~(-1),1 mol·L~(-1)KOH)。同时,组装的两电极对称超级电容器拥有很好的倍率性能,循环12 000次充放电后,比电容依旧保留99%。HPC拥有这样优异的性能归结于较大的比表面积,高氧掺杂量和合理的孔径分布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建立了超声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检测茶青中18种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丙酮(1∶1,体积比)超声提取,通过甲苯溶剂置换后,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和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在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丰度比定性,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优化了气相色谱-质谱条件,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吸附剂种类和用量、提取时间和净化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18种PCBs在5~5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 999 8;在5、10、100μg/kg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2. 3%~111%,相对标准偏差(n=6)为1. 2%~7. 9%;方法检出限为0. 5~1. 4μg/kg,定量下限均为5μg/kg。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样品净化效果好,可用于茶青中18种PCBs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993.
以密胺餐具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密胺餐具中重金属铅、镉的迁移规律,对密胺餐具中的铅、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并提出密胺餐具中铅、镉的安全卫生标准建议值.  相似文献   
994.
阐述了研究生参与大型仪器管理的必要性、运行机制及实施环节,建立了"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用管结合,开放使用"的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措施的实施对规范大型仪器管理、提高仪器利用率以及实验室科研项目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以内蒙古褐煤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在不同温度下萃取制备无灰煤,进而利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究萃取温度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灰煤萃取温度对煤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无灰煤及原料褐煤的灰分含量,表面官能团含量和对应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对比发现,330℃下萃取制备出的无灰煤在碱煤质量比3∶1,活化温度650℃,活化时间2h的活化过程中具备最适宜的反应性,对应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1 252 m~2·g~(-1),表面官能团含量适中,在3 mol·L~(-1)KOH电解液中50 m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322 F·g~(-1),2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保持率仍可接近90%。  相似文献   
996.
麦麸酯酶对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麦麸酯酶的抑制作用,以酶活抑制率为指标,通过测定酶动力学常数(Ki、Ka、K2)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揭示麦麸酯酶的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麦麸酯酶对3种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大小顺序依次为:敌敌畏甲基对硫磷乐果,其对麦麸酯酶的IC50分别为0.176、1.754、2.583 mg/L;对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叶蝉散西维因丁硫克百威,其对麦麸酯酶的IC50分别为0.489、0.799、2.035 mg/L;各农药抑制麦麸酯酶的动力学常数(Ki、Ka、K2)及IC50值表明,不同农药对麦麸酯酶的抑制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农药与麦麸酯酶的亲和力强弱是导致麦麸酯酶对农药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运用该方法检测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得出莴笋叶、四季豆和葡萄中含有农药,且确定葡萄中为乐果残留。该研究可为麦麸酯酶应用于农药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选取聚乙烯醇滴眼液和维纶纤维为教学素材,对"进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一章进行了全新的单元整体设计和教学实践。按照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程3个专业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实验中获取新知,认识到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一般性研究方法,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考察添加不同含量Cl离子对浸渍法制备的Cl-V_2O_5-WO_3/TiO_2催化剂低温NO转化率的影响。随着Cl离子质量添加量从0增加到2.5%,Cl-V_2O_5-WO_3/TiO_2催化剂NO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结合在含有SO_2和H2O的SCR实验结果,确定1.5%Cl-V_2O_5-WO_3/TiO_2为性能最优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49-362℃,NO转化率大于95%;在145-385℃,NO转化率大于90%。采用XRF、BET、XRD、TG、FT-IR和H2-TPR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在反应气氛中加入SO_2和H2O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减小,副反应产物含有NH+4和SO_2-4。适量Cl离子可以抑制硫物种沉积,减少副反应产物生成,增强催化剂抗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999.
Microfluidic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life science, analytical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other fields in the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microfluidics systems usually use a highly integrated system with multiple components for handling the fluid in the micro/nano scale.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integrated microfluidics usually require highly sophisticated instruments and operation professionals. With the experience inherited from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the modular microfluidics system has been experienc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Modular microfluidics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a series of individual modules to achieve complicated liquid handling function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icrofluidics approach, the modular microfluidics method has the potential in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fabrication cost by using the massive production of single chip, besides, it is easy to be operated, and the user can easily assembly the modules to obtain their customized microfluidics system. The concept of modular microfluidics also indicat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icrofluidics system and also provide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he industrial massive production of microfluidics. However, the study of modular microfluidics is still in an early stage. Although lots of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with varies materials, fabrication methods and interface technologies, issues like modular interface still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icrofluidics.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r the latest research on the modular microfluidics and applications i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fields is provid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of modular microfluidic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00.
焦化废水中氨氮和COD(化学需氧量)无法通过生化处理达到排放和回用标准,采用改性二氧化铅电极(ESIXPb-I)对其进行电化学降解实现废水零排放,并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及氯离子浓度对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IXPb-I电极提高了Ti/PbO2电极的稳定性和析氧电位,显著降低了电荷转移电阻与膜电阻.ESIXPb-I电极降解焦化废水30 min后,氨氮与COD去除率均达到100;,该降解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