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6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1718篇
化学   3412篇
晶体学   228篇
力学   312篇
综合类   169篇
数学   755篇
物理学   26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Polyurethanes are one kind of relic protection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During artificial photo-ageing, three polyurethanes, HDI-based polyurethane, MDI-based polyurethane and TDI-based polyurethane,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undergo UV radiation.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the polyurethanes has been monitored by mean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with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accessory (FTIR-ATR). It was prov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polyurethanes might be the scissions of carbamate (urethane) groups and the re-reactions of radical groups formed in the scission reactions. From the experiment results HDI-based polyurethane, an aliphatic diisocyanate, c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more suitably used as relic protection materials among these three polyurethanes for its ageing products with less color.  相似文献   
92.
H2SO4处理的Nb2O5/γ -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与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ammett指示剂法、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热重法(DSC-TG)和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等研究了H2SO4处理的负载型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异丁烯(IB)与异丁醛(IBA)反应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DMHD)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所用H2SO4浓度增加,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增强,B酸量增加,L酸量先增加后下降。经H2SO4处理的Nb2O5/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增加,但当H2SO4浓度超过0.05 mol·L-1时催化活性又急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H2SO4处理的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强酸中心上,产物分子进一步转化为积炭且封闭催化剂活性表面,导致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3.
以Keggin结构的钼磷酸(H3PMo12O40·13H2O)与苯丙氨酸(Phe)为原料,利用一步固相化学反应于室温合成了纳米氨基酸杂多电荷转移配合物(HPhe)3PMo12O40·2H2O,采用元素分析,IR,XRD,TEM,UV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纳米粒子为均匀的球状,粒径约为30~40nm.该化合物中杂多阴离子部分仍保持Keggin结构,但在钼磷酸与苯丙氨酸之间发生了显著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94.
本文继续前一篇文章讨论描述刚性聚合物稀溶液流变性质的多棒刚杆分子模型,计算了应力发展的非定常剪切流动,结果表明,η~+将有所希望的“过冲”现象,且在无因次时间常数τ≥5后,流变性质达到定常均匀剪切流的结果,同时亦可方便地导得多球刚杆分子模型和无水学相互作用的刚性哑铃模型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此模型是较为完善的描述刚性聚合物稀溶液的分子模型。本文还对W_e≤0.7的情况作了深入的分析,比较了各阶近似解的计算结果。表明在W_e≤0.7时,用二阶近似解可代替高阶近似解计算,不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但可大大缩短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95.
氧化锌脱硫中氢和氧的双气氛效应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热重法研究了氧化锌脱硫中氢氧的气氛效应以及氢氧共同存在下氧化锌脱硫的微观动力学行为。实验温区为200 ℃~320 ℃,氧化锌粒度为100目~120目。研究结果表明,在0%~40%的体积浓度范围内,氢可促进脱硫反应进行;氧则由于会引起氧化锌表面析硫使得脱硫过程随其浓度的变化复杂化。氢氧双气氛下,氧化锌脱硫动力学行为可用改良收缩核模型进行描述,表面反应活化能和固体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4.96 kJ/mol和46.77 kJ/mol。  相似文献   
96.
为了进一步拓展具有螺二氢茚骨架的亚磷酸酰胺酯、亚磷酸酯、亚膦酸酯等手性螺环单磷配体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范围, 研究了手性螺环单磷配体在铑催化苯乙烯衍生物的氢甲酰化反应中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7.
在C3v点群对称场中,运用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计算了LiNbO3晶体中Pr^3+离子的40个配位场能级,与实验值相比,其均方根偏差为19.94cm^-1,优于文献值(44.22cm^-1).所得晶体场参数也明显好于文献值,说明双层点电荷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实验结果,对于研究C3v对称场中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Construction of tetrahydropyran rings has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s in organic synthesis in recent years1, since tetrahydropyran moiety constitutes a structural unit in a number of natural products2. In addition, tetrahydropyran derivatives possess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such as anticancer activity3 and antihypersensitivity4. Many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ch compounds have already been developed5. Among them, condensation of α, β…  相似文献   
99.
4,4'-联吡啶与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配合物[Cd(DBTC)2]2 (1)反应得到加合物[Cd(DBTC)2(4,4'-bipy)] (2) (DBTC=N,N-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及红外光谱等研究其结构与性质. 结果表明: 引入小分子配体会破坏[Cd(DBTC)2]2 (1)的二聚结构, 加入吡啶则得到单核的吡啶加合物[Cd(DBTC)2py] (3), 而引入4,4'-联吡啶后其结构变为新型的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2, 这种结构在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配合物中少见报道. 也比较了不同配体如吡啶及4,4'-联吡啶对Cd(II)及Zn(II)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Quinolin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occur in numerous natural products. Many quinolines display interesting physi ological activities and have found attractive applications as pharmaceuticals and agrochemicals as well as being general synthetic building blocks. [1] Many synthetic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quinolines, [2] but due to their great importance,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synthetic methods remains an active research area.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