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5篇
  免费   1019篇
  国内免费   1704篇
化学   3406篇
晶体学   187篇
力学   352篇
综合类   193篇
数学   613篇
物理学   220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Indolocarbazole derivativ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promising organic semicon- ductor candidates and electroluminescent (EL) materials. One novel indolocarbazole derivative, 2,8-acetyl-5,11-dihexyl-6,12-(di-p-tolyl)-5,11-indolo[3,2-b]carbazole (YK4),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has also been carefully studied. YK4 is triclinic, space groups Pi with a = 9.409(5), b = 13.974(5), c = 15.488(5) A, α = 90.281(5), β = 105.456(5), Z= 93.728(5)°, M,. = 688.94, V= 1958.1(14) A3, Z = 2, Dc.= 1.168 g/cm-3,μ = 0.070 mm-1, F(000) = 740, Rint = 0.0475, R (I〉 20(/)) = 0.1146, wR (I〉 20(/)) = 0.2186, R(all data) = 0.2192 and wR (all data) = 0.2701. Like other indolo[3, 2-b]carbazole derivatives which were introduced in the 5- and 11-positions, the intermolecular short contacts are localized between the pendant groups and acetyl groups of the neighboring indolocarbazole molecules. The molecule of YK4 possesses poor face-to-face π-π stacking between two adjacent molecules in the crystal. The calculated bond lengths and bond angles of YK4 also proved the result of crystallography.  相似文献   
192.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对一系列具有黄铜矿结构的AgGa(S1-xSex)2固溶体的构型、电子结构、线性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各固溶体具有类似的能带结构, 体系带隙随x值增加而逐渐减小. 当所引入的Hartree-Fock交换项贡献为22.56%时, 对应的杂化PBE泛函得到的带隙值与实验结果相近. 固溶体的各种光学性质, 包括折射率、双折射率、反射率、吸收系数和二阶倍频系数等均随着组成的改变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 变化范围介于AgGaS2和AgGaSe2二者之间. 因此, 利用固溶体光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可从中寻找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的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193.
水热法制备了单斜CdS与Pt/TiO2复合的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BET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可见光光解纯水和海水制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CdS-Pt/TiO2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海水中无机盐的存在有利于电子给体捕获光生空穴,提高了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果;海水中单斜CdS可转化为立方和六方混合晶相.最佳条件下,催化剂光解海水制氢活性比纯水提高了33%,而且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4.
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AuNRs)以构建光学传感器,用于 Fe3+和 Cu2+的高选择性快速可视化检测。在酸性环境中,Fe3+和 Cu2+通过与 KI溶液反应,将 I-氧化成 I2。I2刻蚀 AuNRs,导致其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吸收峰蓝移,从而实现对Fe3+和Cu2+的检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时,添加0.8 mL 0.1 mol·L-1 HCl、2 mL AuNRs生长液和20 mmol·L-1 KI溶液,与 2 mL 500 μmol·L-1 Fe3+或 30 μmol·L-1 Cu2+反应 25或 90 min,可将 AuNRs刻蚀至 LSPR 吸收峰消失。该方法对 Fe3+和 Cu2+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和准确性,对于 Fe3+、Cu2+共存体系的检测,可通过加入适量 F-与 Fe3+生成配合物[FeF6]3-完成对 Fe3+的化学掩蔽,消除Fe3+的干扰,实现共存体系中Cu2+的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95.
研究了(氮甲基咪唑-2-基)双(3,5-二甲基吡唑)甲烷(L1),2-吡啶基双(3,5-二甲基吡唑)甲烷(L2)及4-吡啶基双(3,5-二甲基吡唑)甲烷(L3)与羰基钨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单齿,双齿及三齿氮配位的羰基金属衍生物LW(CO)5 (L=L1或L3),LW(CO)4 (L=L1,L2或L3)和LW(CO)3 (L=L1或L2).核磁,红外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这3种配体表现出了可变的配位方式.在LW(CO)5中,当配体为L1时,其倾向于通过咪唑氮与金属配位,而为L3则倾向于利用吡啶氮与金属作用;在LW(CO)4中,配体L1表现为通过咪唑氮和吡唑氮原子配位的[N,N']双齿配体,而L2和L3表现为通过吡唑氮原子配位的[N,N]双齿配体;在LW(CO)3中,L1和L2起着[N,N,N']三齿螯合配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6.
黄娜  马昌凤  谢亚君 《计算数学》2015,37(1):92-102
本文研究了一类大型稀疏Hermitian鞍点线性系统Az=(B E E* 0)(x y)=(f g)=b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其中B∈C~(p×p)是Hermitian正定阵矩阵,E∈C~(p×q)是列降秩.本文分别给出了该系数矩阵正特征值与负特征值界的一个估计式,同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本文所给出的特征值界的估计是合理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7.
以离子液体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盐)作为电解质和掺杂剂采用电化学一步法制备了微纳米复合结构的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薄膜,薄膜由槽内排布着纳米珠链的棒状结构组成. 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电流密度的大小,可以调节棒状结构和珠状结构的平均直径. 离子液体中的咪唑阳离子和对阴离子均掺杂到聚合物中,该薄膜具有可逆的电化学活性及水下超疏油特性.  相似文献   
198.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Pechini合成方法和柠檬酸配位法,制备了系列锂锰复合氧化物LiMn2O4催化剂,应用于NH3-SCR反应,并与固相反应法合成的MnO2进行了比较。采用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NH3程序升温脱附、NO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LiMn2O4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入Li有利于提高锰基催化剂的SCR活性和抗硫性。Pechini法制备LiMn2O4的NO转化率可在130~260℃达到90%以上;固相反应法制备LiMn2O4的NO转化率大于90%的温度为90~310℃;MnO2的温度窗口则仅为140~280℃。与MnO2相比,引入Li可形成LiMn2O4结构,因此,催化剂中更多的锰离子保持在相对较低的价态Mn3+,并调整表面活性氧含量;同时,Li的存在调变了LiMn2O4表面的酸位,从而减少高温下MnO2表面容易发生的NH3非选择性氧化,改善其催化NH3-SCR反应的温度窗口,也增强了抗硫性。  相似文献   
199.
以层状MCM-22P为前驱体,四甲基铵硅酸盐为柱化剂,采用动态水热法考察了MCM-36分子筛的合成条件,并通过XRD、N2物理吸附、TEM、27Al-MAS NMR以及NH3-TPD等手段对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采用正硅酸乙酯为柱化剂的柱化过程相比,以四甲基铵硅酸盐为柱化剂时,已溶胀的前驱体不经干燥处理即可直接在含水体系进行柱化插层合成得到层间距均一的层柱状MCM-36分子筛,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先在80℃的高pH值(约13.5)环境下对前驱体溶胀24 h,然后在100℃下柱化插层24 h。表征结果表明,MCM-36分子筛具有层内微孔和层间介孔的复合孔道结构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是外比表面积);与HMCM-22相比,HMCM-36的表面酸性虽明显降低,但其层间介孔结构的形成使大量B酸中心暴露于大分子易于接近的层间介孔孔壁,可为涉及较大分子的催化反应提供更多可接近的活性位中心。  相似文献   
200.
硅醚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 分离分析和精细化工等领域. 六甲基二氮硅烷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硅基化试剂, 被用于硅醚的高效合成, 但由于六甲基硅烷较为惰性, 通常需要加入催化剂活化. 本文报道了一种无催化剂下醇、 酚的高效硅基化新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兼容一级苄醇、 杂芳基苄醇、 脂肪醇, 二级醇甚至三级醇, 多数反应可以实现定量转化, 无需柱层析即可实现产物的分离纯化. 该方法可以拓展到酚的高效硅醚化, 也可以很方便地放大到100 mmol, 收率达到99%, 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