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1篇
  免费   985篇
  国内免费   1662篇
化学   3148篇
晶体学   186篇
力学   316篇
综合类   187篇
数学   576篇
物理学   21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51.
八面沸石中的骨架铝可按其环境次邻位上出现的铝数分为4类。环境无次邻铝的铝离子形成分子筛的强酸中心;周围有1至3个次邻铝的铝离子形成的酸中心酸性较弱,与前者相比易于从骨架上解脱。基于一级动力学近似,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八面沸石脱铝过程,得到4种类型铝离子的数目随硅铝比改变而演化的规律。预计硅铝比在6.68附近,脱铝八面沸石中的强酸中心数目达到极大值;如果强、弱酸中心铝离子的解脱速率差别较大,则脱铝八面沸石中强酸中心浓度较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2.
Aliphatic tertiary amino-group N-substituted acrylamides, N-acryl-N′-methylpiperazine (AMP)and N-methacryl-N′-methylpiperazine (MAMP) were synthesized directly from N-methylpiperazinewith corresponding acryloyl chlorides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of their picrates,~1H-NMR, IR and MS. AMP did not polymerize with benzoyl peroxide (BPO), but could poly-merize with lauroyl peroxide (LPO). The rate equation of the polymerization was given as R_P=K_P [AMP]~(1.5)[LPO]~(0.5) and the overall activation energy of this polymerization system was 10.8Kcal/mol. The redox nature of LPO with the monomer itself was suggested. Even though AMP and MAMP hardly proceed the polymerization initiated with BPO, butunder lower concentration would form redox system with BPO to initiate the polymerization of MMAreadily. The rate equation of the polymerization of MMA initiated with MAMP-BPO systemwas given as R_P=K_P [MMA] [MAMP}~(0.5) [BPO]~(0.5) and the overall activation energy was 10.2Kcal/mol. The analysis of the obtained polymers confirmed that MAMP not only initiated the poly-merization of MMA by combining with BPO, but also took part in the polymer chains impartingthem with better biocompatibility.  相似文献   
153.
154.
环氧化橡胶及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环氧化橡胶及其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趋势,重点介绍了环氧化天然橡胶、环氧化聚丁二烯、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及其合金的优点,以及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和环氧化橡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5.
Introduction Optically active 1,1'-bi-2-naphthol (BINOL)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chiral ligands of catalysts for asymmetric reactions and effective host compounds for the isolation or optical resolution of a wide range of organic guest molecule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crystalline inclusion complexes.1,2 The wide-ranging and important applications of these com-pounds in organic synthesis have stimulated great inter-est in developing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  相似文献   
156.
研究并建立了护发和皂类产品中羟乙磷酸及其盐类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将护发和皂类样品分散于3mmol/L盐酸中,于振荡器上振摇至完全溶解,护发和皂类样品提取液分别调节pH值至2.5和5.5,依次过尼龙滤膜和OnGuardⅡRP固相萃取柱。滤液采用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检测法分析测定,以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40mmol/L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等度洗脱,ASRS-400阴离子型抑制电导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8.0mg/L,相关系数为0.9999,对羟乙磷酸的定量限为0.025%,护发产品在低、中、高3种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4.0%~93.5%,相对标准偏差为1.3%~3.0%;皂类产品在低、中、高3种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1.4%~92.3%,相对标准偏差为1.8%~5.1%。该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护发和皂类产品的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57.
建立全长人PPARγ重组蛋白的固相金属亲和层析纯化方法.利用E.coli BL21 (DE3)细胞外源性表达出全长人PPARγ重组蛋白,采用固相金属亲和层析法纯化目标蛋白.通过考察咪唑浓度对纯化的影响,确定在8 mol/L尿素下,用含50 mmol/L咪唑的缓冲液冲洗,200mmol/L咪唑缓冲液洗脱,可获得纯度为95%的目标蛋白,透析复性后经放射配体受体饱和结合实验测定全长人PPARγ重组蛋白的解离常数Kd为106士6nmol/L.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够成功纯化出高纯度的目标蛋白,经复性后,可获得用于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全长人PPARγ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聚丙烯基体的熔体粘度(以熔体流动速率表征)、增韧剂POE的粘度(以门尼粘度表征)、增韧剂POE的含量等因素对聚丙烯复合材料熔接痕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基体/增韧剂的粘度比越小,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熔接痕强度越高,即聚丙烯粘度越小、增韧剂粘度越大,整个复合材料的熔接痕强度越高;增韧剂POE的含量越大复合材料的熔接痕强度越小。  相似文献   
159.
采用薄膜分散法合成磷脂微囊,根据胶粒的双电层理论,通过在微囊中加入氯化锰、氯化钙和氯化镁电解质溶液,使微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研究发现加入氯化锰和氯化钙溶液,微囊胶体的粒径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加入一定浓度氯化镁溶液,其粒径明显变大.为了进一步增加磷脂微囊稳定性,将氯化锰、氯化钙、氯化镁磷脂微囊胶体分别与海藻酸钠(SA)溶液混合.结果表明,氯化镁与SA几乎不能形成水凝胶,氯化钙与SA形成水凝胶能力强于氯化锰.微囊胶体溶液中的磷脂酰丝氨酸(PS)可以与Ca~(2+)和Mg~(2+)键合形成PS-Ca~(2+)和PS-Mg~(2+),但不能与Mn~(2+)键合形成PS-Mn~(2+).对氯化钙磷脂微囊与海藻酸钠合成的复合水凝胶的形貌、溶胀率及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钙与SA形成的水凝胶可以捕获胶体中磷脂微囊,且形貌规整,结构稳定,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60.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o/SBA-16催化剂,并通过氮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氢程序升温还原、氢化学吸附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催化剂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随着负载钴含量的增加,金属钴的分散度降低了,这是同Co3O4晶粒增长和比表面积降低相一致的。Co/SBA-16催化剂展示了高的一氧化碳转化率,低的C1选择性和高的C5+选择性,特别对柴油组分有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