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化学   250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76篇
物理学   2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随着深井、超深井数量的快速增加, 钻柱振动导致的钻具失效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钻柱振动的研究可分为理论与数值模拟、测量分析两种方法. 由于钻柱振动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 使得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受到了很大限制, 因此井下振动测量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钻柱振动测量技术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 并对几个应用较为成熟的国外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应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所得结论可为我国井下振动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2.
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分析研究堆肥过程腐殖酸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材料中腐殖酸的组成和结构直接影响堆肥产品品质和腐熟度。为研究堆肥腐殖酸的组成和形成过程,进行了生活垃圾堆肥并提取了不同堆肥阶段样品中的胡敏酸和富里酸,采用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分析,探讨了堆肥过程胡敏酸、富里酸的组成、结构及随时间演化规律。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堆肥胡敏酸组成复杂,在2 917~2 924,2 844~2 852,2 549,1 662,1 566,1 454,1 398,1 351,990~1 063,839,711 cm-1均出现了吸收峰;相对于胡敏酸,堆肥富里酸结构简单,仅在1 725,1 637,990 cm-1出现了吸收峰。上述吸收峰的出现表明堆肥胡敏酸和富里酸均含有木质素来源的苯环和糖类结构,但胡敏酸还含有丰富的脂族和蛋白类结构,这些在富里酸中含量较低;堆肥过程糖类、脂类、蛋白类及木质素结构均发生了降解,但是在胡敏酸和富里酸中它们的降解优先顺序不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胡敏酸中降解先后顺序为脂肪类—蛋白类—多糖类和木质素,而富里酸中为蛋白质—多糖和脂肪类,降解过程均生成了羧酸、酮类和酯类结构,其中羧酸类物质一部分在堆肥中形成了碳酸盐。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分析不仅可以获得堆肥腐殖酸官能团组成,还可以揭示堆肥过程这些官能团降解顺序,确定堆肥腐殖酸合成机制和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3.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LaNiO3薄膜,并通过改变退火温度和薄膜厚度对其微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X射线衍射(XRD)和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和厚度的增加,LaNiO3薄膜的结晶质量明显提高,薄膜电阻率也逐渐下降.当退火温度为800℃时,厚度为630 nm的LaNiO3薄膜电阻率最小,达到了1.37 mQ·cm.此外,利用LaNiO3薄膜作为下电极制备的2; Nb-Pb(Zr06Ti0.4)O3薄膜呈良好的钙钛矿相结构,且经过1010铁电循环测试周期以后,2; Nb-Pb(Zr06Ti0.4)O3薄膜的铁电性能未出现明显下降,表明该LaNiO3薄膜是生长PNZT铁电薄膜的优良下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74.
钼及其植物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鼎湖山钼矿区内植物的含钼量、植物群落种类以及植物生理生态效应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个体对钼的积累与土壤中钼的含量密切相关,即土壤中钼含量高时植物叶片中的钼也高;(2)土壤中的含钼量影响植物群落种类和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3)豆目植物是钼的重要指示植物,而鼠刺对钼的有控吸收力最强。  相似文献   
75.
(Y,Gd)BO3:Tb3+的真空紫外及紫外激发光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Y,Gd)BO3:Tb荧光体,对所制得的荧光体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晶良好。(Y,Gd)BO3:Tb在147nm真空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射主峰在544nm(Tb^3+的^5D4→^7F5跃迁),是一种绿色发光材料。样品的真空紫外激发光谱及紫外激发光谱表明,(Y,Gd)BO3:Tb的基质吸收带位于150nm附近。Gd^3+离子对真空紫外区的光吸收有增强作用,存在着Gd^3+→Tb^3+的能量传递。测量了荧光粉在室温下的荧光衰减特性,其余辉时间约为8ms,能够满足显示显像技术的要求。因此,(Y,Gd)-BO3:Tb是一种有前景的PDP用绿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76.
Dy3+/Tm3+共掺杂钒磷酸钇的共沉淀法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Y2O3、Dy2O3、Tm2O3、V2O5、(NH4)2GPO4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化学法合成了体色纯白的Dy^3 、Tm^3 共掺杂YP1-xVxO4荧光粉。对合成荧光粉的V^5 /p^5 、Dy^3 /Tm^3 摩尔比等条件进行了研究。利用SEM、变温紫外激光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及紫外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对所合成的粉体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YP1-xVxO4:Dy^3 ,Tm^3 荧光粉在325nm紫外激光激发下,低温时存在基质VO4^3-的蓝色宽带发射,随着温度升高,VO4^3 吸收的激发能量更有效地传递给Dy^3 、Tm^3 ,使其发光逐渐增强;在254nm的紫外光激发下,YP1-xVxO4:Dy^3 ,Tm^3 荧光粉发白光,是一种潜在的二基色高压汞灯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77.
选择分析纯邻苯二甲酸和浓氨水为反应物,合成了邻苯二甲酸氢铵.利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表征了它的组成和结构.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定了它在78~400 K温区的摩尔热容,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尔热容(Cp,m)随折合温度(X)变化的多项式方程,利用此方程计算出该温区内每隔5 K的舒平热容值和相对于298.15K的各种热力学函数值.另外,依据Hess定律,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所设计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得到该反应的反应焓为△rHθm=(1.787±0.514)kJ·mol-1.最后,利用此反应焓和反应中其他物质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出邻苯二甲酸氢铵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θm[NH4(C8H5O4),s]=-(912.953±0.628)kJ·mol-1.  相似文献   
78.
合成了配体3,5-二溴水杨醛缩-L-酪氨酸希夫碱(HL)和3,5-二氯水杨醛缩-L-酪氨酸希夫碱(HL′)及其铜(Ⅱ)配合物[Cu2L2(DMF)2(1)和CuL′(DMF)(2)],其结构经UV, 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 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a=11.432(19)(A), b=11.840(2)(A), c=15.984(2) (A), α=88.998(3)°, β=83.562(2)°, γ=73.210(2)°, V=2 057.9(6)(A)3, Z=4, Mr=1 155.6, F(000)=1 140, R1=0.049 9, wR2=0.128 1. 2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5.865(16) (A), b=13.220(2)(A), c=26.850(3)(A), α=90.00°, β=90.00°, γ=90.000°, V=2 081.7(7)(A)3, Dc=1.375 mg·m-3, Z=4, Mr=488.79, F(000)=996, R1=0.060 6, wR2=0.073 4.研究了1和2的光谱性质,抗菌活性和电化学性质.抗菌实验结果表明,1和2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9.
对一类状态时滞连续模糊系统模型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其系统的稳定性,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得到其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用数值例子进一步说明本文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翟发辉  郭献洲 《中国科学A辑》2009,39(11):1337-1359
Hilbert空间H上有界线性算子T的(U+K)-轨道定义为(U+K)(T)={R^-1TR:R是作用在H上且具有酉算子+紧算子表示形式的有界可逆算子}.本文刻画了满足H=∨{ker(T-λI):λ∈ρF(T)}及σp(T^*)=(?)的本质正规三角算子T的(U+K)-轨道闭包,建立了具有三角算子、三角算子的伴随算子、正规算子直和形式的本质正规三角算子模型,并证明了如果这种算子模型具有相同的谱图象,则它们生成相同的(U+K)-轨道闭包,同时也刻画了这种算子模型(U+K)-轨道闭包.这些结果推广了本质正规算子(U+K)-轨道闭包的有关已知结果,而且为Marcoux在"A survey of(U+K)-orbit"中的问题2提出的公开猜想给出了更多肯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